面向5G-A与AI融合驱动的算网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白皮书(2025年)
任务驱动式智能互联技术白皮书任务驱动式智能互联技术白皮书2025年(2025年)面向5G-A与AI融合驱动的算网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白皮书当前,全球正迎来以 5G-A 与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我国已进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阶段,推动 5G-A 与 AI 深度融合,构建“算力、网络、智能”一体化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对网络与算力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网络架构面临“多而不融、言而无策、静而不柔、治而不智、连而无感”等系统性挑战,难以支撑工业控制、智能制造等场景对低时延、高可靠、数据本地化与智能决策的极致需求。与此同时,尽管 AI 技术发展迅速,但其在边缘侧仍存在部署门槛高、资源协同难、业务适配弱等现实瓶颈。唯有通过“算 - 网 - 智”深度融合,实现从“连接赋能”到“智能赋能”的跨越,才能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新动能。在此背景下,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依托自身网络优势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出“5G-A×AI 算网智一体化”解决方案。本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以“算为引擎、网为根基、智为大脑”为核心的一体化架构理念,重点介绍了边缘智能核心网、异构算力平台、智能驱动中枢等关键技术体系,并结合在工业制造领域 的真实案例,展现该架构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运营成本、增强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成效与价值。前言目录1.1. 政策导向和产业现状1.2. 痛点与挑战0102015G-A 与 AI 融合驱动发展的背景103042.1. 设计理念2.2. 算网智一体化架构2035G-AxAI 算网智一体化技术体系3.1. 赋能边缘智算核心网的算力平台3.1.1. 轻量化与弹性部署3.1.2. 跨异构适配3.1.3. 云边模型与数据协同3.1.4. 安全与高可靠运行3.2. 赋能企业专网的边缘智能核心网 3.2.1 异构接入3.2.2 意图化用网3.2.3 一网多能3.2.4 内生智能3.2.5 多模态感知3.3. 智能驱动中枢与模型服务基座3.3.1 赋能边缘智能的模型服务3.3.2 智能体引领与业务生态共创0606060707081008080809091011306算网智的关键能力特性4.1. 确定性时延 PLC 控制4.2. 意图驱动智能专网管理1415414应用案例517展望前言19联合发布及编制单位18缩略语列表20参考文献面向 5G-A 与 AI 融合驱动的算网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白皮书01 5G-A 与 AI 融合驱动发展的背景15G-A 与 AI 融合成新型工业化战略支撑。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阶段,5G-A 与人工智能(AI)的融合将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为构建“算 - 网 - 智”一体化基础设施提供政策的引导和战略的支撑。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强调“人工智能 +”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明确提出加快企业专网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强化 AI 在实时控制与机器视觉等方面的支撑;工信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聚焦 5G与 AI 协同创新,推动工业现场网升级,加强典型场景示范,助力智能制造、智慧港口等高价值应用落地;此外,多部委联合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化转型方案,也强调以 5G-A 和 AI 为核心构建工业大脑和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现状。在 5G-A 与 AI 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运营商、设备商和垂直行业参与者需打破传统角色边界,联合探索“业务 + 连接 + 运维”三位一体的融合理念,释放企业 AI 算力与智能化结合的潜力。运营商应突破“网络管道提供商”的定位,不仅要强化算网智一体化平台构建,推动自身资产价值升级,更应整合 5G-A 网络、算力资源,精准匹配企业专网多样化需求;设备商也要通过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与网络化协同,提升网络传输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更要强化设备“靠近生产要素”的优势,使其具备更优的移动性、实时性、安全性与端边协同能力,为 AI 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垂直行业参与者应主动联合运营商与设备商,深度参与行业需求定义、场景化应用开发、落地推广与生态共建,成为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核心纽带。1.1 政策导向和产业现状5G-A与AI融合驱动发展的背景面向 5G-A 与 AI 融合驱动的算网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白皮书5G-A 与 AI 融合驱动发展的背景在推进 5G-A×AI 算网智一体化的过程中,5G 专网存在部署不灵活、自运维难度高等问题,以及传统算力平台的负载适配不足与资源协同较差,以上问题均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企业专网面临系统性挑战:网络接入“多而不融”,园区内 5G、Wi-Fi、有线等异构网络并存,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实现接入的统一;业务需求“言而无策”,生产线的高层意图无法被网络理解与实时响应,从“需求”到“配置”仍需人工逐条配置,业务敏捷性严重受阻;网络资源“静而不柔”,一张专网难以同时高效承载差异化的业务场景,资源僵化闲置或者隔离不足相互干扰,均无法实现“一网千面”的精准供给;运维管理“治而不智”,仍依赖人工经验进行被动响应,缺乏预测性维护与主动优化能力,智能化水平滞后;网络能力“连而无感”,仅能提供基础连接服务,无法原生支撑定位、感知等融合应用,制约了智能化的深度与广度。融合技术拐点催生架构协同:下沉核心网虽解决了集中式核心网难以快速处理边缘侧海量数据的问题,契合企业专网本地化、实时化诉求,但“网算分离”的模式仍会导致网络资源与边缘算力适配滞后、数据流转效率低。唯有通过整合网络、算力、AI 与业务的协同架构,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业务支撑能力,匹配企业对实时性与本地化的核心要求。业务卡点破解依赖架构创新:企业专网面临双重业务挑战,一是工业控制等场景对端到端时延低于1ms、可靠性达 99.999% 的极致要求,单靠网络优化无法满足;二是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行业需求差异显著,且长期数据孤岛导致资源与数据难以共享,分散模式难以适配差异化场景与全链条流转需求。而打通“网络 - 算力 -AI- 业务”联动的架构,既能整合资源响应极致指标,又能打破数据壁垒,成为破解业务卡点的关键。1.2 痛点与挑战02 03 5G-AxAI 算网智一体化技术体系面向 5G-A 与 AI 融合驱动的算网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白皮书2面向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战略,中国移动创新构建了 5G-AxAI 算网智一体化技术体系,该体系以“算为引擎、网为根基、智为大脑”作为核心理念,强化“连接 + 算力 + 能力”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从“被动支撑”向“主动赋能”跃迁,同时助力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算为引擎:面对 UPF 转发与 AI 推理等差异化负载,算力平台需突破通用架构局限。通过轻量化内核、异构计算与云边协同,实现 CPU/GPU/NPU 等多样化算力资源的统一池化与智能调度,使算力灵活流动,紧密协同网络需求与 AI 任务,成为驱动业务智能的强劲引擎。网为根基:5G-A 网络不再仅是数据传输的管道,而是演进为具备内生智能的“感知 - 保障”系统。通过异构接
面向5G-A与AI融合驱动的算网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白皮书(2025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14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