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银发加AI”应用趋势报告
“银发+AI”应用 趋势报告目 录序言八大趋势趋势一城乡老人“各有所AI”,高黏性有活力趋势二医疗AI行业火爆,延长健康预期寿命AI的价值与黏性:跨越年龄与城乡的双重数字鸿沟老年先行者:AI使用的维度、强度和深度不弱于年轻人差异与分层:年龄、性别与职业toC赋能用户:AIGC直给正确答案,更符合老年用户需求toB赋能机构:专业机构是AI价值的转化器和放大器赋能基础科研:“AI+银发”事业的决战场1P4-P7P9-P18P19-P28P8趋势五AI排解晚年孤独,但有陪伴无“人”情趋势四AI机器人分担照护重任,但难以替代真人养老护理人力难以为继,具身智能被寄予厚望预期与落地并未同频共振,三重挑战亟待突破远期技术想象仍需兑现,专用机器人已经落地趋势三AI打造安全之网,成为居家养老标配居家养老的痛点:健康管理、疾病防治、突发应急给老年人打造一张数智化的健康与安全之网被动交互与情境感知的缺失,文化背景与方言习惯的隔阂,无法共情的“标准答案”破局之路:重新审视AI陪伴的价值与未来2P29-P35P43-P47P36-P42趋势六智能产品适老化,创造巨大消费增量趋势七人机协作,老人善用AI发挥更大余热趋势八银发族AI应用普及=易用的产品+多元化培训智能健康管理与陪伴适老化智能家居打通知识获取渠道:将AI普及融入公共服务体系消除安全顾虑:多方协同构建数字安全屏障AI时代,人人都能驾驭AI创造和调用工具人机协作之下,“一人公司”迎来黄金时代本报告排版设计优先照顾手机端浏览体验智慧出行服务代际情感消费3P48-P54P59-P63P55-P58老龄化和智能化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两者同步推进、相互嵌入,形成巨大的张力。智能化是老龄化社会的重要解法,老龄化是智能化应用的重要领域。国家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指出,截至2024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我国当前正处在加速从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14%)向超高龄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演进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和普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半年翻了一番,其中40岁以下中青年占比74.6%。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对AI的使用率仍然很低,并未真正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利,如不序言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6%4加速推广普及,老年群体面临的传统“数字鸿沟”将转化为新型“数智鸿沟”。2025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40岁以下中青年占比74.6%老年群体AI使用率仍然较低5可以说,“人工智能+银发事业”首先是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提振消费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9月,阿里巴巴与浙江开放大学联合发起了“老有所AI”公益行动,携手共同推动老年群体学AI、用AI。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汇聚了全省求知欲最旺盛、学习能力最强的老年人,我们认为,让这部分老年人先“AI”起来,借由他们的率先示范,让AI带来的便利被更多人看见,有助于推动AI应用在整个老年群体中的普及。《意见》还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覆盖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业态,加快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支持开辟智能助理等服务新入口。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率……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织密人际关系、精神慰藉陪伴、养老托育助残、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6为此,阿里巴巴在公司内部发起了员工公益行动,征集各方面的志愿者,在AI生态中梳理与老年人生活场景强相关的AI产品,编撰并录制课程,手把手教老年人AI有何用、怎么用;并充分利用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深入基层的优势,开展学术性问卷调查。在连接相关资源、推动“老有所AI”公益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AI正在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关键变量,深刻改变老年人健康医疗、饮食起居、精神文化、亲情社交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并为银发经济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从中总结概括了8个趋势,供社会各界参考。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用AI赋能提升服务供给水平,并在老年群体中持续推进AI应用普及,AI就一定能够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一股澎湃暖流,温暖每一个老人、幸福每一个家庭。7八大趋势8趋势一城乡老人“各有所AI”,高黏性有活力。9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在全省办学体系内发放并回收了5557份AI应用调查问卷,覆盖6个年龄段:50~55岁、56~60岁、61~65岁、66~70岁、71~75岁、76岁+。调查发现,这6个年龄段的AI使用率分别为69.67%、67.32%、60.04%、55.29%、50.26%、42.52%,呈现年龄段越大、使用AI的人数占比越低的特点,符合大众的经验与直觉。AI的价值与黏性:跨越年龄与城乡的双重数字鸿沟0255075图:各年龄段是否正在使用AI工具的分布趋势-调研反馈正在使用听说过但从未使用完全不了解曾使用过但已停用50-5569.72%22.45%5.61%5.63%7.29%9.26%12.03%13.55%2.34%1.72%1.51%1.25%25.99%31.42%33.94%36.08%67.32%60.04%55.29%50.17%42.52%56-6061-6566-7071-7576岁及以上0110值得注意的是,这6个年龄段“每天都经常用AI”的高频用户占比分别为29.94%、33.37%、36.42%、40.26%、46.58%、45.05%,基本遵循年龄段越大、高活用户占比越高的特点。也就是说,虽然高龄老人使用AI的比例更低,但他们一旦开始使用,反而黏性更大、频次更高。1020304050图:各年龄段的AI工具使用频率(“正在使用”组)-调研反馈每天都经常用,已经离不开每隔一两天会用到平时不用,想起来才用用得很少50-5529.87%25.85%15.59%14.83%27.46%21.98%14.29%12.33%13.48%15.62%24.69%20.5%23.13%20.55%18.68%33.37%36.42%40.26%46.58%45.05%56-6061-6566-7071-7576岁及以上110255075图:各居住地老年群体是否正在使用AI工具的分布趋势-调研反馈正在使用听说过但从未用完全不了解曾使用过但已停用城市62.98%29.86%5.91%1.25%县城或乡镇农村上述现象同样发生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对比中。通过对居住地在“城市”、“县城或乡镇”、“农村”这三组用户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地域从城市下沉到农村,当地老人的AI认知普及率明显下降;而一旦开始使用AI
[阿里研究院]:2025“银发加AI”应用趋势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41M,页数6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