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目 录Abstract 1 ———— 01摘要PPART 01———— 03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的分类比较PPART 02———— 06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未来预期及消费倾向PPART 03———— 10消费者对市场消费价格、房价的判断及对房地产相关政策成效的评价PPART 04———— 14消费者对当前消费环境的判断PPART 05———— 15消费者家庭余钱的主要用途PPART 06———— 25未来半年消费者打算购买商品和服务PPART 07———— 33未来半年消费者的旅游计划PPART 08———— 39未来半年消费者打算购买汽车情况PPART 09———— 4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PPART 10———— 48消费者用餐方式变化情况PPART 11———— 50人工智能发展对消费者带来的影响PPART 12———— 52老年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PPART 13———— 57对消费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PPART 14———— 59消费者对提振消费的相关建议PPART 15———— 60政策建议01为动态把握消费者消费信心、消费行为、消费意愿的变化趋势,了解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的意见建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立信数据研究院联合组织开展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季度调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覆盖全国城乡以及东、中、西、东北各区域的5000消费者样本,其中城市包括一、二、三、四线城市。本报告为根据2025年6月组织实施的调查形成的2025年二季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1(以下简称消费意愿指数)为120.2,高于景气临界值100。与上季度相比,消费意愿指数下降1.2点;其中代表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11.7,下降0.8点;代表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28.8,下降1.7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意愿指数下降7.1点;其中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下降1.9点;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下降12.4点。动态来看,最近三个季度消费意愿指数处于筑底企稳阶段。(见图1)调查的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如下: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基本满意,预期家庭经济状况趋于改善,当前消费者消费意愿基本平稳,未来消费支出计划处于筑底企稳区间。城乡消费者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消费意愿差距呈扩大态势。当前超半数消费者认为物价“偏高”,比一季度略有上升,在二季度CPI同比下降0.1%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消费者对商品降价的惯性期待,形成内卷式竞争的市场背景。 自2024年下半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揽子政策出台以来,消费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改善现象。目前,这种积1 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反映消费者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和反映消费者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值在0-200之间,指数值越大,代表消费意愿越强烈。其中,100为景气临界值,即当指数值小于100时,指数处于弱消费意愿区间;当指数值大于100时,指数处于强消费意愿区间。城乡及不同区域、收入、学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分化明显,其中不同收入分化加剧。01Part摘要Abstract2025 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处于景气区间,略有回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的分类比较分学历看分区域看数据来源:立信数据研究院图 1 2025 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132.9133.3127.3123.5119.3121.5120.2118.6117.7113.6111.7110.3112.4111.7147.3148.9141.1135.3128.4130.5128.823年四季度24年一季度24年二季度24年三季度24年四季度25年一季度25年二季度消费意愿指数即期消费意愿指数预期消费意愿指数02极改善的趋势出现放缓迹象,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消费者对当前消费环境基本满意,满意度略有回落。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对于提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家庭日常开支之外的余钱主要用于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和医疗。消费者储蓄意愿再创新高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消费者家庭子女培养教育负担较重对其他消费支出形成制约;Z世代年轻人与“年轻的”银发族形成旅游需求的双轮驱动;减轻房贷压力有助于推动消费;完善医疗保障对于提振消费意义重大。未来半年消费者打算购买家电及数码产品、服装鞋帽箱包、旅游、教育培训以及休闲健身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大。消费者购买家电及数码产品需求比重连续三个季度上升表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在加强。消费者文旅休闲健身需求稳健,但城乡之间和不同收入之间需求差距明显。未来半年消费者旅游预算有所提升;消费者较为青睐自然风光与文旅融合;乡村游充分展现出“距离产生美”的特征;消费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存在就近原则;注重自由、灵活、沉浸、放松的出游方式成为当前旅游的主流模式。在汽车厂商降价促销、国家补贴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下,汽车消费意愿有所回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持续上升,但上升趋势有所减缓;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喜好的结构变化可能会影响汽车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10 - 20万元的中价位车型依然占据市场主流地位,但其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国产品牌车、SUV依旧是消费者购车首选,但国产车扩张态势有所放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触达面持续扩大。家电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购买的主要商品。打算通过“以旧换新”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比重下降,提示消费促进政策或需进一步完善。连续四个季度消费者选择在家做饭次数增加了,外出就餐和点外卖的次数减少了,这解释了餐饮行业一年来面临的压力。接近九成消费者听说过AI(人工智能),其中近七成消费者使用过AI。超九成消费者认为AI会对生活、工作带来积极影响。需重视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群体的AI普及工作,谨防因AI应用产生的马太效应导致社会差距扩大。超七成老年消费者健康状况较好,但健康状况随年龄增长呈现出明显下滑态势;绝大多数老年消费者保持开心或基本正常的积极心理状态;老年消费者花钱比过去略显谨慎;超七成老年消费者选择居家养老,一线城市选择入住专业养老机构的比重明显超过其他城市;老年消费者当下最关注的是身体健康和亲人的陪伴。增加收入、稳就业稳增长、完善社保是消费者愿意多花钱的前提。消费者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加大稳增长稳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力度,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切实减轻子女培养教育负担,适时给消费者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举措提振消费信心。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多措并举稳定消费者预期。包括持续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尤其是财政扩张和宽松货币的力度,改变地方政府因资产负债表收缩导致对经济产生负的乘数效应,积极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的落地并取得成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举措,结合微观层面的品牌创建活动,走出内卷式竞争的恶性循环。采取措施积极推动股市回暖,通过财富效应稳定消费者对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乐观预期。二是基于民营经济发展与消费者收入增长、就业稳定高度相关,要加强《民营经济促进
[立信数据]: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21M,页数6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