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与排放趋势 2025年9月简报
中国能源与排放 趋势2025年9月简报●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6.6%,而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仅增长1.6%,显示出大部分电力增长来自未纳入工业统计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8月份,受炎热干燥天气影响,煤电和燃气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2.2%和15.4%,而水电下降9.9%。今年以来,煤电和燃气发电量累计下降0.6%。●光伏、风电*和核电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46.2%、35.2%和5.5%。高温天气和水 电疲软推动火电增长*这是基于假设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弃电率较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大幅上升的预测。国家统计局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由于未纳入分布式光伏而偏低,CREA的发电量计算方法请见这里●2025年8月,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满足了全部电力需求增长。然而,由于水电发电量下降,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5%。●2025年前八个月,太阳能和 风能*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高于去年同期的19%。两者的发电量同比增长27%,远快于全国用电量4%的增速。*这是基于假设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弃电率较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大幅上升的 预测。太阳能和风能继续满足电力需求增长化石燃料进口增长乏力●2025年8月,中国煤炭进口同比下降6.8%;今年前七个月累计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12%。●原油进口同比增长0.8%,前八个月累计同比增长2.5%。●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0.8%,但1—8月累计进口量同比下降5.9%。●8月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3.2%。由于国内煤炭消费下降,国家能源局近期启动了对煤矿超产的核查。●当月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9%,今年前八个月累计同比增长6.1%。随着进口下降,总供应量保持稳定。●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2%,前八个月累计同比增长2.5%。●8月份成品油供应环比小幅下降0.6%,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月的增长。国内煤炭产量继续下降钢铁和水泥产量持续下降●2025年8月,生铁产量同比增长1%,粗钢产量下降0.7%,钢材产量则增长9.7%。●当月粗钢产量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并连续第四个月下滑。今年前八个月粗钢累计产量同比下降2.8%。中国计划在2025-2026年间削减钢铁生产并限制新增产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6.2%,为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化纤和有色金属产量分别同比增长7.1%和3.8%。●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平板玻璃产量同比下降2%。如果将用电排放计算在内,钢铁和水泥是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行业。它们也是中国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其它固定资产投资的风向标,对中国的经济和排放有着重要影响。●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仍高于去年同期,电炉利用率则明显高于去年同期。●8月份钢铁供需两端走弱, 库存有所累积;预计9月份需求将温和回升, 钢厂生产将小幅回升。●“钢铁之都”唐山的9月第一周高炉运营率仍处于同比高位,唐山也是北京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河北省的工业产出是国家政策的晴雨表:当保证空气质量和控制排放成为首要任务时,该地区由于对北京空气污染的影响,会受到最 严格的监管。钢铁市场预期温和复苏阅读更多: 绿色钢铁目标受阻后的中国战略重置太阳能和风能扩张略有放缓2025年1-7月中国电力新增装机情况:●光伏:新增223吉瓦,同比增长81%。●风电:新增54吉瓦,同比增长79%。●火电:新增42吉瓦,同比增长72%。●水电:新增6吉瓦,同比增长1%。●核电:新增0吉瓦。阅读更多:2024年清洁能源对中国GDP的贡献将达到创纪录的10%英文原文: Clean energy contributed a record 10% of Chinaʼs GDP in 2024●光伏装机方面,新疆、江苏和广东位居前列。其中江苏和广东以分布式光伏为主,而新疆则依靠大基地引领。●风电方面,内蒙古、新疆和广西增量领先。广西是海上风电重点发展省份,而新疆和内蒙则是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电方面,广东、甘肃和新疆新增装机明显加快。近年来,广东在火电新增装机方面持续领先,影响了其清洁能源发展表现,并在2024年出现煤电过剩的迹象分布式光伏和 风光大基地引 领清洁能源装机阅读更多: 中国电力结构图鉴:北方清洁化,南方相对落后●受国内外强劲需求推动,8月份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7%,当月达到70吉瓦,1—8月累计达到550吉瓦。●电动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3%,而汽柴油汽车产量则保持不变。●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的三个月平均市场份额超过45%。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产量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31个省会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PM2.5浓度12个月滑动平均值超过了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年均PM2.5浓度最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中西部地区,包括陕西、河南、湖南、河北和甘 肃的省会,年均浓度分别为43、42、40、39和39微克/立方米。●此外,广东、贵州和广西的省会城市,其PM2.5浓度12个月滑动平均值较上月有所上升。截至7月,10个省会城市 PM2.5 浓度超标,南方地区 较6月有所上升●8月,大多数省会城市的 PM2.5同比下降。例外的是呼和浩特、 济南、石家庄和北京,PM2.5分别上升13%、4%、4%和3%,主要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其中河北 则是排放增加所致。●去除气象影响后,海口、太原和 乌鲁木齐的PM2.5同比涨幅最大。●臭氧仅在长春小幅上升(+1%),而福州、海口和昆明等南方城市 虽显示大幅下降,但去除气象影响后 实际呈增长趋势。截至7月,9个省会城市臭氧移 动12个月浓度超标,8城较上月上升●8月,石家庄(河北) 录得全国省会城市中最高的PM2.5浓度,平均为21 µg/m³,其次是太原(山西)和天津,均 为20 µg/m³。●华北地区臭氧浓度整体位全国前列,石家庄以133 µg/m³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西南区域的成都和天津,均 为132 µg/m³。●广州(广东)录得最高的二氧化氮 浓度,达23 µg/m³;兰州(甘肃)和呼和浩特(内蒙古)分列其后,分别为22 µg/m³和20 µg/m³。二氧化氮不仅危害人体健康, 还会促进PM2.5和臭氧的生成。●广东省会的二氧化氮( NO₂)浓度最高,为20微克/立方米,其次是甘 肃省会和新疆省会,分 别为20和1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不 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促进PM2.5和臭氧的形成。●总体而言,空气质量最好的为部分南方和东北省会城市,包括福建、海南和 贵州的省会。8月,河北PM2.5 和臭氧污染最为突出,南方与 东北空气相对较好PM2.5 、臭氧和二氧化氮整体同比下降,但部分北方城市出 现上升●8月,大多数省会城市的PM2.5同比下降。例外的是呼和浩特、济南、石家庄和北京,PM2.5分别上升13%、4%、4%和3%,主要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其中河北则是排放增加所致。●去除气象影响后,海口、太原和乌鲁木齐的PM2.5同比涨幅最大。●臭氧仅在长春小幅上升(+1%),而福州、海口和昆明等南方城市虽显示大幅下降,但去除气象影响后实际呈增长趋势。●二氧化氮方面,银川(+6%)和南京(+5%)升幅最高,大多数城市则因排放减少而下降,而去除气象影响后河北因排放引起的升幅最大。我们的分析采用了针对每个城市实际数据进行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天气因素对空气污染水平的影响
中国能源与排放趋势 2025年9月简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22M,页数1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