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风险观察报告:走出去、留下来与活下去-邓白氏
走出去、留下来与活下去—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风险观察报告邓白氏中国2025年9月随着大洋彼岸的一位古稀老人和一位耄耋老人为了获得一个工作岗位而明争暗斗的大戏的落幕,随着我们发现俄乌之间的枪声并未在“24小时”内销声匿迹,随着“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等词汇突然被“关税”、“贸易战”抢走了热门词条的排名,似乎在转瞬之间,我们迈入的动荡不安的2025年已然过去大半,而我们却依然担心这可能还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近年来,冲突、衰退、逆全球化逐步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趋势。由于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大量国家和地区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行量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在疫情中的生存率,在走出疫情以来,低利率与过多释放的流动性一度形成几乎席卷全球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由于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区域性“热点”依然持续发酵,伊以、印巴之间产生新的摩擦,能源价格、供应链稳定性等因素也持续影响着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系统性风险的威胁下,各国的需求趋于萎靡,疲软的购买力导致刚从疫情中走出的各类企业继续面临困境,而逐步退出的宽松性货币政策则对原本就脆弱的中小企业釜底抽薪,引发了新一轮企业破产。在这一形势下,即便“不出海,就出局”成为了当前国内市场的普遍共识,但从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不仅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关税政策、投资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海外合作伙伴不透明的经营状况、难以预判的付款行为同样让出海之路难以平坦,在海外投资、经营的中国企业面临着宏观环境动荡、微观风险加剧的双重夹击,在“走出去”之后,怎么“留下来”,又怎么“活下去”,已然成为许多出海企业所面对的一道必答题。作为世界知名的商业信息服务机构,邓白氏在商业数据领域深耕近200年,在积累全球200多个国家超过6亿条企业信息的同时,也见证了近50多年来的全球化历程和近200年来全球经济的多轮动荡起伏,不仅对企业在经济形势的动荡下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深刻认知,同时也借助高质量的商业数据能够提升企业对外部环境、交易对手的认知程度,从而更有效规避风险的特点了如指掌。因此,邓白氏基于全球数据覆盖的能力,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破产、清算数据形成《全球企业破产分析报告(Global Bankruptcy Report)》,为企业指引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经营风险;邓白氏还在半个多世纪前的1975年在客户群体中发起了“付款信息交流计划™”(DUNTrade®),将其作为免费向用户群体开放的信息平台,由参与的企业每月向邓白氏共享自身的应收账款账龄表,并以“数据交流”的形式获取其他供应商处对应客户付款的情况,帮助参与计划的企业第一时间获得客户现金流状况,助力企业有效规避回款风险,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当前,邓白氏收集的全球企业破产数据已经覆盖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并基于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出海的中国企业预警海外合作伙伴的财务风险;同时,付款信息交流计划™每年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数以十亿计的应收账款记录,在严格遵循国内外各项数据安全相关法规的同时,也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用户提供着准确、及时的珍贵信息,以远快于企业财务报表的更新频率帮助企业快速了解国内外采购方的付款表现,从而科学制定财务政策、合理推动风控措施的介入。今天,您手中的这份《2025年全球风险观察报告》蕴藏着邓白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的深厚数据实力。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希望帮助您和您的企业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中,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充满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寻找确定性,守护企业的资金安全。同时,我们也期待您一起加入付款信息交流计划™的大家庭,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全球范围采购方的付款信用信息,用数据为国内“走出去”的企业共同搭建起市场蓝海中的信息灯塔,照亮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陆文皓研究经理,邓白氏数据运营部前 言在近年来企业“走出去”的进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尽管中国企业面临着“贸易战”、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等挑战,但每年全球范围内登记成立的中国企业依然维持在数千家的规模,且境内市场对外的出口额也在2025年上半年逆势增长,尽管对美国的出口额大幅下降,但对其他大部分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基本都呈现增长。在此情况下,海外市场的企业经营环境、生存状况及信用环境的变化对出海能否成功走出去、能否在海外市场存活并继续经营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在海外市场风险领域,本报告中对中国出海的企业主要目标市场的破产风险、企业付款风险进行关注。其中:在企业破产风险领域,疫情后的一系列全球负面经济事件以来,全球企业的破产数量被推至数年来的新高水平。在中国企业对外出口、对外投资较为集中的亚太市场中,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破产企业数量在2024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仅中国香港、俄罗斯、韩国三个市场的破产企业数量在2024年出现下降,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破产企业数量分别较上年大幅增长37%和40%。与亚太市场相比,大部分欧美市场的破产企业数量在2024年都处于增加的态势中,仅巴西、英国两个国家的破产企业数量在2024年有3%的小幅下降,挪威的破产企业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在企业迟付风险领域,亚太地区的大部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都在2024年有所升高,其中印度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增幅达到11.1个百分点,为区域内最高;而欧美市场的表现则与亚太地区存在一定差异,付款及时的企业占比下降的国家占据多数。在中国主要在外投资、对外出口的市场中,仅有荷兰、德国的及时付款企业比例超过60%,墨西哥、比利时两国的及时付款企业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36.4%和38.1%。在海外市场风险变化的情况下,境内主要外贸行业的经营状况也值得关注。在企业经营层面中,电子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电气机械和器材三个行业依然在规模和增速上“领跑”境内制造业,但除了上半年经历了一波舆情的汽车行业外,其余所有涉及出口的主要行业的DSO都进一步延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的DSO截止6月已经分别达到117.3天和141.1天。在企业付款角度,上半年尽管企业的付款账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企业的平均逾期天数略有增加。在主要出口的行业中,大部分行业的企业付款表现都有所好转,其中机电设备所涉及的机械、电子类产品的付款表现在上半年都好于上年同期,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逾期账款占比也有所下降。相比之下,金属制品行业、服装及纺织品行业的企业付款状况有所波动,结合行业当前的低增速,风险管理人员可以对行业内合作方的经营状况进行一定关注。摘 要一 .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海外信用风险1.1 中国内地企业对外投资、对外出口的动向 1.2 海外主要市场风险情况 1.3 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风险小结二 . 中国外贸涉及主要境内行业的运行情况与付款表现 2.1 出口相关主要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2.2 2025年上半年境内主要出口相关行业付款表现 2.3 外贸所涉境内行业运行情况小结 三 . 结语附录01020820222427333435CONTENTS 目录 01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海外信用风险一、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海外信用风险02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海外信用风险7,653 8,285 10,353 7,310 2,292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
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风险观察报告:走出去、留下来与活下去-邓白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2M,页数4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