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基本原理
NO.012燃料电池基本原理燃料电池定义和特点: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具有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几乎无排放,环境友好。燃料电池基本原理: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构成,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化学电池类似,燃料在阳极氧化,电子从阳极通过负载流向阴极构成电回路,产生电流。各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PEMFC工作原理: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PEMFC)以全氟磺酸型固体聚合物为电解质,铂/炭或铂-钌/炭为电催化剂,氢或净化重整气为燃料,空气或纯氧为氧化剂,带有气体流动通道的石墨或表面改性的金属板为双极板,多种部件堆叠而成的电输出器件。PEMFC工作原理示意图PEMFC中的电极反应类同于其他酸性电解质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层中的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电极反应:该电极反应产生的电子经外电路到达阴极,氢离子则经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氧气与氢离子及电子在阴极发生反应生产水。生成的水不稀释电解质,而是通过电极随反应尾气排出。PEMFC的组成结构图PEMFC的发展简史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将PEMFC用于双子星座航天飞行。该电池当时采用的是聚苯乙烯磺酸膜,在电池工作过程中该膜发生降解。膜的降解不但导致电池寿命的短路,且还污染了电池的生成水,使宇航员无法饮用。其后,尽管通用电器公司曾采用杜邦公司的全氟磺酸膜,延长了电池寿命,解决了电池生成水被污染的问题,并用小电池在生物实验卫星上进行了搭载实验。但在美国航天飞机用电源的竞争中未能中标,让位于石棉膜型碱性氢氧燃料电池(AFC),造成PEMFC的研究长时间内处于低谷。1983年,加拿大国防部资助了巴拉德动力公司进行PEMFC的研究。在加拿大、美国等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PEMFC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采用薄的(50-150微米)高电导率的Nafion和Dow全氟磺酸膜,使得电池性能提高数倍;采用铂炭催化剂代替纯铂黑,在电极层中加入全氟磺酸树脂,实现了电极的立体化。阴极、阳极与膜热压到一起,组成电极-膜-电极“三合一”组件(membrane-electrode-assembly, MEA)。这种工艺减少了膜与电池的接触电阻,并在电极内建立起质子通道,扩展了电极反应的三相界面,增加了铂的利用率。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电池性能,而且使电极的铂载量降至低于0.5mg/cm2,电池输出功率密度高达0.5-2.6W/cm2,电池组的质量比功率密度和体积比功率密度分别达到700-1600W/kg和1000-3000W/L。PEMFC的特点与用途PEMFC的除了具有燃料电池的一般优点外,PEMFC还具有: 1)室温下快速启动; 2)无电解质液流失; 3)比功率和比能量高; 4)寿命长。PEMFC的用途:作为电化学转换装置,PEMFC的用途还包括: 1)分布式电站; 2)移动电源,是电动车、移动通信和潜艇等的理想电源; 3)也是最佳的家庭动力源。PEMFC的主要部件PEMFC的电极:PEMFC的电极均为气体扩散电极。它至少有两层构成:起支撑作用的扩散层和为电化学反应进行的催化层。PEMFC扩散层的功能1)起电池的支撑作用:要求扩散层适于担载催化层,扩散层与催化层的接触电阻要小;催化层主要成分是Pt/C电催化剂,故扩散层一般选炭材制备;2)反应气需经扩散层才能到达催化层参与电化学反应,因此扩散层应具备高孔隙率和适宜的孔分布,有利于传质。3)阳极扩散层收集燃料的电化学氧化产生的电流,阴极扩散层为氧的电化学还原反应输送电子,即扩散层应是电的良导体。因为PEMFC工作电流密度高达1A/cm2,扩散层的电阻应在mΩ/cm2的数量级;4)PEMFC效率一般在50%左右,极化主要在氧阴极,因此扩散层尤其是氧电极的扩散层应是热的良导体;5)扩散层材料与结构应能在PEMFC工作条件下保持。扩散层的上述功能采用石墨化的炭纸或炭布是可以达到的,但是PEMFC扩散层要同时满足反应气与产物水的传递,并具有高的极限电流。这是扩散层制备过程中最难的技术问题。PEMFC的催化剂1)担载型催化剂:催化剂--高分散的纳米级Pt颗粒;担体--高导电、抗腐蚀的乙炔炭黑等。2)Pt/C电催化剂:胶体铂溶胶法、离子交换法、H2PtCI6直接还原法、真空溅射法。3)Pt-M/C电催化剂:共沉淀法、以Pt/C催化剂和过渡金属盐水溶液为原料制备(还原)、真空溅射法。Pt-M-HxWO3/C电催化剂复合担体PEMFC的质子交换膜它是PEMFC的最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与寿命。质子交换膜应满足的要求:1)高的H+ 离子传导能力;2)在FC运行条件下,膜结构与树脂组成保持不变,即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3)具有低的反应气体渗透性,保证FC具有高的法拉利效率;4)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种类化学结构摩尔质量EW(g/mol)Nafion膜x=6~10,y=z=11100Dow膜x=3~10,y=1,z=0800~850EW值,Equivalent Weight,表示1mol磺酸基团的树脂质量,EW值越小,树脂的电导越大,但膜的强度越低。膜的酸度通常以树脂的EW值表示,也可用交换容量(IEC,每克树脂中含磺酸基团的物质的量)表示,EW和IEC互为倒数。PEMFC的质子交换膜目前使用的主要是Du Pont杜邦公司的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即Nafion膜,售价高达$500-800/m2。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交换膜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传导质子必须要有水存在才行,其传导率与膜的含水率呈线性关系。实验表明,当相对湿度小于35%时,膜电导显著下降,而在相对湿度小于15%时,Nafion膜几乎成为绝缘体。PEMFC的双极板PEMFC电池组一般按压滤机方式组装。双极板必须满足下述功能要求:① 实现单电池之间的电联结,因此,它必须由导电良好的材料构成;② 燃料(氢)和氧化剂(氧)通过由双极板、密封胶等构成的共用孔道,经各个单池的进气管导入,并由流场均匀分配到电极各处;③ 因为双极板两侧的流场分别是氧化剂与燃料通道,所以双极板必须是无孔的;如果由几种材料构成的复合双极板,至少其中之一是无孔的,实现氧化剂与燃料的分隔;④ 构成双极板的材料必须在阳极运行条件下(一定的电极电位、氧化剂、还原剂等)抗腐蚀,以达到电池组的寿命要求,一般为几千小时至几万小时;⑤ 因为PEMFC电池组效率一般在50%左右,双极板材料必须是热的良导体,以利于电池组废热的排出;⑥ 为降低电池组的成本,制备双极板的材料必须易于加工,最优的材料是适用于批量生产加工的材料;至今,制备PEMFC双极板广泛采用的材料是石墨和金属板。PEMFC的双极板采用蛇形流场的石墨双极板图双板板流场结构示意图PEMFC的双极板流场流场:作用是引导反应气流动方向,确保反应气均匀分配到电极各处,经扩散层到达催化层参与电化学反应。流场主要有:网状、多孔、平行沟槽、蛇形和交指状等,还包括了丰田特有的专利3D流场。流场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很多是高度保密的专有技术。点型流场平行沟槽流场至今,
燃料电池基本原理,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3M,页数2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