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产业规模2035年有望翻番,贡献中国现代化经济目标的五分之一

0 清洁能源产业规模2035年有望翻番,贡献中国现代化经济目标的五分之一 2025年6月 作者 劳力麋伟(Lauri Myllyvirta), 林孝蓓 (Belinda Schaepe) 设计 吴文迪(Wendi Wu) 图片版权:Cai Fang on Unsplash 1 核心要点 ● 根据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能够实现《巴黎协定》排放目标情景测算,到2035年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规模有望实现倍增,预计将为国民经济贡献1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1万亿美元)。 ● 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有力支撑中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贡献同期GDP增长目标的五分之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在高目标情景下,清洁能源产业对经济的总贡献值预计可达29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1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前德国或日本全年的经济总量。 ● 该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依托国内市场需求升级,另一方面受益于全球市场扩张。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清洁能源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 研究建议在“十五五”规划中指定更具雄心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并通过更新国家自主贡献(NDC)方案强化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这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 除经济贡献外,清洁能源的发展还可以使中国碳排放量较当前水平下降30%,实现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的协同推进。 2 引言:经济转型的十年 2035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年份,清洁能源行业将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而言,这意味着GDP需从2020年的100万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35年的200万亿元人民币,实现人均GDP翻番。这要求"十五五"期间保持约5%的年均增速,"十六五"期间维持在4%左右,未来十年整体年均增长率约需达到4.7%的水平。 为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中国正着力构建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到2035年,中国计划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其中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被称为"新三样"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光伏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在努力深入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出口和投资驱动转向内需主导的发展模式,强调"双循环"战略。与此同时,碳排放将在达峰后下降,通构建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在这一系列重大转型过程中,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该行业已不再是边缘行业——事实上,它正迅速成为重要的工业增长引擎。2024年CREA的分析显示,清洁能源领域已占据GDP总量的10%,对经济增长的高能贡献率高达25%,其市场规模首次超越房地产行业。展望2035年,清洁能源行业的规模有望实现倍增,届时将与传统支柱产业并驾齐驱,成为推动中国产业体系现代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GDP增长与碳排放呈现结构性脱钩趋势,而清洁能源正是这一转变的主导力量。尽管2024年中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却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这一突破性进展主要得益于中国史无前例的清洁能源扩张,其带来的减排效果抵消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排放增长。此次排放下降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中国首次在经济保持稳健增长、能源需求旺盛的正常发展状态下实现的,表明清洁技术已经逐步深度融入中国能源和经济体系。 作为全球清洁技术生产和开发的领导者,中国正通过出口和投资深度参与全球市场布局。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出口规模达到约1770亿美元,同时中国企业承诺投入至少580亿美元用于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110亿美元。在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这些出口和投资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更将创造超越国内市场的附加经济价值。 3 本报告采用情景分析法,系统评估中国清洁能源行业至2035年的经济发展潜力。研究设定两种差异化发展情景进行量化对比: 高目标情景:中国通过实施强有力的国内产业政策和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业等清洁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该情景假设国内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其中全球对太阳能、风能和动力电池的进口需求将参照国际能源署(IEA)净零情景标准,并叠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翻倍承诺的综合影响。 低目标情景: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停滞,无法有效对冲房地产和重工业等传统行业增长放缓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果行业投资规模萎缩至当前水平以下,出口市场疲软,最终将导致该行业从经济增长的推动者变为制约因素。 4 把握中国清洁能源行业的机遇 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清洁能源行业正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投资增长和经济繁荣的亮点。然而,这一发展态势并非必然,如果中国和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放缓,不仅将危及现有投资回报,更将削弱整体经济的韧性。 图1: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价值预测:不同情景下的增长潜力 来源:CREA分析 高目标情景 如果中国和全球清洁能源产业保持当前的发展势头,到2035年中国清洁能源产业规模有望实现倍增,为国民经济贡献15万亿元人民币。仅该领域即可支撑中国2035年GDP增5 长目标的20%,其经济总规模将达到29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1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前德国或日本全年的GDP总量。 实现这一愿景需要中国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国内层面,至2035年清洁能源投资需较"低目标情景"基线情景增加5万亿元人民币,约占预期GDP的2.5%。其中,"新三样"——光伏、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将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预计到2035年,国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5000GW大关,其中风光装机占比达90%,规模超过4500GW。 电动汽车产业虽然增速较五年前有所放缓(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增至2024年的近50%),但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到2035年,电动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渗透率将超过80%,国内年产量增长80%至2300万辆。届时,包括插电混动在内的电动汽车行业将贡献GDP总量的7%。 国际层面,全球能源转型预计将按照IEA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 和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翻倍目标持续推进。至2035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占比预计超过80%,风光装机容量将达14800GW。清洁能源投资的最大增长将来自中国以外的发展中经济体,按照IEA情景预测,这些地区到2035年的投资规模将增长六倍以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吸纳中国大部分清洁技术出口,其中光伏产品占比约70%,风电和电池储能占比60%。 综合来看,国内和国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将强化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领导地位。除直接经济贡献外,得益于电力和交通部门的脱碳转型,中国碳排放量较当前水平有望下降30%,为履行《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需要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国内层面,即将启动编制的"十五五"规划需要确立具有突破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电动汽车推广计划,为产业升级提供明确指引。在国际承诺方面,中国可通过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5-07-07
10页
1.49M
收藏
分享

清洁能源产业规模2035年有望翻番,贡献中国现代化经济目标的五分之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9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电力行业主要公司估值表
化石能源
2025-07-07
来源:电力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查看原文
风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图 51:光伏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化石能源
2025-07-07
来源:电力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查看原文
水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图 49:核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化石能源
2025-07-07
来源:电力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查看原文
分地区 2025 年 1~5 月累计新增装机情况
化石能源
2025-07-07
来源:电力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查看原文
新增风电装机分月情况 图 43:新增太阳能装机分月情况
化石能源
2025-07-07
来源:电力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查看原文
新增电源装机分月情况 图 41:新增火电装机分月情况
化石能源
2025-07-07
来源:电力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