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职场人AI工具使用体验报告

2025 职场人 AI 工具使用体验报告在科技浪潮汹涌的 2025 年,AI 深度融入了我们的工作日常, AI 与职场人的故事正徐徐展开。为探寻这场人机协作的奇妙之旅,智联招聘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平台用户展开调研,回收 4023 份有效样本。智联招聘《2025 职场人 AI 工具使用体验报告》呈现职场人与 AI 工具从“初见倾心”到“深度磨合”的点滴。【核心发现】一、与 AI 工具的邂逅初遇:乱花渐欲迷人眼,有 AI 才能“把薪提”8 成职场人在工作中使用 AI 工具,00 后“亲密互动”更频繁超 8 成职场人通过网络搜索、社交媒体了解 AI 工具,30%被同事朋友安利56.7%的职场人挑选 AI 工具时陷入两难境地,高管更需要“量身定制”二、与 AI 工具的爱恨情仇:智能有时难遂愿,体验悲喜各参半AI 工具开发者们任重而道远,女性较男性更注重细节超半数的职场人对 AI 生成的内容保持独立思考,3 成职场人选择“半依赖”模式45%的职场人担心 AI 会泄露工作数据,男性相对女性明显“心更大”AI 的“个性化隐私权限设置”被 48.7%职场人列为最需优化功能之首45.5%的职场人认可 AI 工具价值,但使用体验仍存优化空间2025 职场人 AI 工具使用体验满意值 3.28,“人类同事”或迎信任危机【正文】一、与 AI 工具的邂逅初遇:乱花渐欲迷人眼,有 AI 才能“把薪提”8 成职场人在工作中使用 AI 工具,00 后“亲密互动”更频繁AI 工具搭载着科技的快车呼啸而来,化身小能手为人类排忧解难。调研数据显示,大约 8 成的职场人在工作中使用 AI 工具。有 33.4%的职场人每周都会使用,其中 13.4%每天要使用 1-3 次,10.1%则每天使用 3 次以上,将 AI 作为职场得力搭子。而在时代浪潮中成长起来的 00 后,更是与 AI 开启“高频互动模式”!28.5%的 00 后每天都要与 AI“亲密互动”,高于其他代际职场人。超 8 成职场人通过网络搜索、社交媒体了解 AI 工具,30%被同事朋友安利市场上的 AI 工具五花八门。为寻找那份专属于自己的“命定之 AI”,高达 82.2%的职场人化身“鉴宝大师”,在网络搜索、社交媒体中“挖呀挖呀挖”。而同事、朋友的推荐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30%的职场人被身边人“种草安利”,有了熟人“打前站”,用起来更安心、更放心。此外,还有一部分职场人是通过公司部署以及行业展会了解到的。56.7%的职场人挑选 AI 工具时陷入两难境地,高管更需要“量身定制”要在 AI 工具的“大观园”里寻宝,职场人频频上演“选择困难症”。56.7%的职场人陷入选择免费版和付费版的两难境地,占比最高。免费版本功能“被封印”,付费版又觉得不划算,着实令职场人头大。其次是 49%的职场人直呼难以在茫茫工具库中挑到适合自己的那款。值得关注的是,56.4%的高管把“缺乏行业垂直领域的专业工具”列为头号难题,高出职场人总体的 40.5%。毕竟作为企业领航人,面对的都是复杂烧脑的行业挑战,急需一款“量身定制”的 AI“智囊团”。能精准击破专业难题,才是高管们真正需要的“职场神器”。二、与 AI 工具的爱恨情仇:智能有时难遂愿,体验悲喜各参半AI 工具开发者们任重而道远,女性较男性更注重细节虽说 AI 一登场就惊艳众人,但眼下还只是“青铜”段位。调研数据显示,57.4%的职场人认为 AI 生成的内容不够准确,需要反复修正;另有 38.8%的职场人对数据安全及隐私存在担忧,毕竟市面上还没有哪款 AI 工具能保证万无一失,一旦商业机密泄露,那损失简直不敢想。还有超 3 成的职场人遇上生成内容缺乏原创性和深度、功能匹配不上需求的糟心情况。值得关注的是,职场女性妥妥是“细节控”。在“生成内容不准确,需要反复修正”这一点上,女性比例为 61.2%,男性比例为 55.4%;在数据安全及隐私担忧方面,女性比例比男性高出 7 个百分点。而在操作复杂、学习成本高的问题上,男性比女性更“挠头”,可见女性在这方面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学习。超半数的职场人对 AI 生成的内容保持独立思考,3 成职场人选择“半依赖”模式当问及对 AI 生成内容的依赖程度时,57.5%的职场人均表示仅作为参考,是否采用主要依赖自身判断;3 成职场人选择“半依赖“模式,先让 AI 打个草稿,自己再修修改改。45%的职场人担心 AI 会泄露工作数据,男性相对女性明显“心更大”为了提供更智能的服务,AI 默默记下大家的操作习惯和输入内容,本是“贴心之举”,却也埋下了隐私隐患。对于数据安全问题,45%的职场人表示“较担心,会刻意避免输入敏感信息”,还有 21.7%的小伙伴直接拉响警报,坚决不使用需要授权个人数据的工具。不同性别的职场人对此也表现出了不同态度,13.1%的男性职场人表示“不担心,更关注工具便利性”,而仅有 5.5%的女性敢如此洒脱。大部分女性较为谨慎,选择刻意规避敏感信息输入的比例远高于男性。AI 的“个性化隐私权限设置”被 48.7%职场人列为最需优化功能之首常言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 AI 最需要优化的个性化功能,职场人也是各有看法。其中,选择人数最多的是“个性化隐私权限设置”,将近 5 成的职场人将其置于首位,由此可见,隐私管理对职场人而言至关重要。45.5%的职场人认可 AI 工具价值,但使用体验仍存优化空间当被问及 AI 的使用感受,45.5%的职场人表示感到被高效辅助,工作自主性得到提升,妥妥“职场神助攻”;36.8%的人因 AI 的“智能”收获成就感或新鲜感。然而,有人收获“胜利高光”,也有人遭遇“关卡烦恼”。35.3%的人觉得被工具“限制”,需按固定流程操作,灵活性太掉线;27.2%的打工人碰上过 AI“犯糊涂”,需求听不懂,输出内容总翻车,气得直跺脚。2025 职场人 AI 工具使用体验满意值 3.28,“人类同事”或迎信任危机当职场人给 AI 工具的使用体验打分时,50.2%给出“中规中矩”的 3 分,29%打出 4分好评,最终满意值定格在 3.28。有趣的是,面对“AI 工具是否比‘人类同事’更可靠”的灵魂拷问,60.9%的职场人直言“不确定,要视情况而定”,看来“人类同事”的可靠性某些时候还不如一个智能程序,“人类同事”信任度受到挑战。职场人与 AI 工具的“双向奔赴”已渐入佳境。总体而言,职场人对 AI 工具的表现基本满意。但 AI 若想要让其“托付终生”,仍需实现从“青铜”到“王者”的进阶,尤其是解决数据保护和隐私安全问题,这是 AI 工具赢得职场人信任的关键。版权声明本报告及相关内容由北京网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联招聘”)编制并拥有版权。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时,需在显著位置清晰标注“转自(或引自)智联招聘”,并确保内容完整、准确,不得进行篡改、歪曲或误导性解读。如需进一步了解本报告内容或有合作意向,请在公众号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5-19
智联招聘
9页
0.82M
收藏
分享

[智联招聘]:2025职场人AI工具使用体验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2M,页数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0 年三城发放消费券的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图表10:我国教育支出占 GDP 的比重低于美欧
综合
2025-05-19
来源:我国服务消费,现状、国际比较与发力方向
查看原文
中美日服务消费结构对比(中国、日本为 2024 年数据,美国为 2023 年数据)
综合
2025-05-19
来源:我国服务消费,现状、国际比较与发力方向
查看原文
美国居民消费结构(2023 年) 图表7:日本居民消费结构(2024 年)
综合
2025-05-19
来源:我国服务消费,现状、国际比较与发力方向
查看原文
就业端,服务业就业占比持续提升 图表5:中国居民消费结构(2024 年)
综合
2025-05-19
来源:我国服务消费,现状、国际比较与发力方向
查看原文
需求端看,我国居民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偏低 图表3:供给端看,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偏低
综合
2025-05-19
来源:我国服务消费,现状、国际比较与发力方向
查看原文
近年来服务消费相关政策
综合
2025-05-19
来源:我国服务消费,现状、国际比较与发力方向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显示2025年AI工具已深度融入职场,80%职场人使用AI工具,但体验满意度仅3.28分,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成为主要担忧。 1. 80%职场人使用AI工具,00后使用频率最高,28.5%的00后每天使用AI工具,高于其他年龄段。 2. 56.7%职场人面临免费版与付费版选择困境,高管更需行业垂直领域的专业AI工具,56.4%高管认为缺乏专业工具是主要问题。 3. 57.4%职场人认为AI生成内容不够准确,女性更关注细节和数据安全,61.2%女性认为内容需反复修正,数据安全担忧比例比男性高7%。 4. 45%职场人担心AI泄露工作数据,48.7%认为个性化隐私权限设置是最需优化功能,数据安全成为使用AI的主要障碍。 5. 45.5%职场人认可AI工具价值,但体验仍需优化,60.9%职场人不确定AI是否比人类同事更可靠,显示AI工具仍需提升可靠性。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