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用工调整影响分析报告-FORVIA

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 用工调整影响分析报告委托调研机构:执行摘要近期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税新政策调整,已经对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之一,中国汽车行业对关税政策变动尤为敏感。2025 年初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汽车及零部件实施了新一轮关税调整,这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也间接影响其人力资源战略和用工决策。 在此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着如何平衡短期成本压力与长期人才战略的挑战。一方面,关税增加导致的成本上升促使企业考虑通过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来控制成本 ;另一方面,过度的人力资源紧缩可能损害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深入了解当前汽车行业企业在关税政策影响下的用工调整策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深入洞察现状、把握趋势并指导实践,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佛吉亚(Faurecia)委托中国领先的研究和技术服务公司 HRflag 发起“关税政策对企业用工调整的影响调研”,并基于该调研数据对汽车行业企业在关税政策影响下用工调整策略深度研究与分析形成《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用工调整影响分析报告》,旨在通过系统分析汽车行业企业在关税政策影响下的用工调整行为,揭示不同类型和规模企业的差异化应对策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和战略指导,帮助其在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核心发现 :· 尽管面临潜在的贸易压力,绝大多数企业(82.0%)仍处于观望状态,尚未采取激进的人力资源调整措施· 在已采取的应对措施中,冻结或降低招聘人数(22.0%)成为企业首选的缓冲策略· 几乎没有企业选择冻结加薪· 民营企业展现出较为激进的应对措施,采取裁员手段的比例最高(9.1%)· 国有企业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决策模式(冻结或降低招聘人数和未采取措施各占 50%),外资 / 合资企业则采取更为谨慎的观望态度(88.4%)关键洞察 :· 企业对政策影响的长期性和严重性评估仍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倾向于通过控制新增人力成本而非调整现有员工结构来应对不确定性· 企业更倾向于延缓而非完全停止薪资调整,以维持核心人才稳定性· 小型企业在多项调整措施上的采取比例较高,反映出其面临的业务连续性挑战· 中型企业观望比例最高(89.5%),显示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或更谨慎的决策风格· 大型企业则是唯一有明确裁员计划的群体(9.1%),表明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人员优化来应对挑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重要启示· 当前阶段应保持战略耐心,避免过度反应· 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人才策略危中寻机,差异化应对2整体趋势分析 :战略性观望与精准微调34LABOR ADJUSTMENTS IMPLEMENTED OR PLANNED BY COMPANIES AFTER APRIL 2025 DUE TO THE IMPACT OF TARIFFS OR TRADE WARS因关税或贸易战影响,公司在 2025 年 4 月后实施或计划采取的用工调整 战略性观望:理性等待还是被动犹豫?在关税政策变动的背景下,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对关税政策的影响持谨慎评估态度,尚未采取实质性的用工调整,观望等待是当前主流选择。调研数据显示,82% 的企业选择“观望中,尚未采取措施”,反映出绝大多数企业在 2025 年 4月后并未立即进行用工方面的变动,以静观贸易环境变化为主基调。015招聘冻结:无痛调整的首选缓冲策略在已采取的用工调整措施中," 冻结或降低招聘人数 "(22%)成为企业的首选策略。这一选择具有明显的战略合理性 :首先,控制新增人力比调整现有员工结构的阻力更小,对企业内部稳定性和员工士气的负面影响较小 ;其次,招聘冻结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控制人力成本增长,为企业创造财务缓冲空间 ;最后,招聘冻结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措施,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随时调整,不会对企业造成长期的结构性影响。然而,招聘冻结也带来潜在风险 :长期实施可能导致人才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下降和关键岗位人才缺口。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变革的背景下,过度限制新人才引进可能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因此,企业在实施招聘冻结时,应当采取差异化策略,保持对战略性岗位和创新领域的有限招聘,确保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不受损害。从已采取的具体措施来看,企业的应对策略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优先控制增量 :通过冻结或降低招聘人数来控制人力成本增长,这是影响最小、最容易实施的措施。2. 延缓支出 :延迟加薪和冻结奖金发放等措施可以在不减少现有员工的情况下降低短期人力成本。3. 临时性调整 :强制休假和停工停产等措施具有临时性和可逆性,企业可以根据政策变化灵活调整。4. 谨慎考虑裁员 :仅有少数企业计划在未来 3-6 个月内裁员,表明大多数企业尚未将裁员作为首选的应对策略。02薪酬策略:延迟而非冻结的精准微调调研数据显示,6% 的企业选择延迟加薪,而几乎没有企业(0%)选择完全冻结加薪。这一现象表明,企业在面对成本压力时,倾向于采取相对温和的薪酬调整策略,通过延缓而非取消薪资增长来平衡成本控制与人才保留的双重需求。这种策略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竞争压力的持续关注,即使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仍然重视核心人才的稳定性。同时,仅有 2% 的企业选择冻结奖金发放,进一步证实了企业在薪酬管理上的谨慎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在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完全冻结薪酬或奖金可能导致核心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的长期损害可能超过短期成本节约带来的收益。03这种高比例的观望态势反映了关税政策的实际影响尚未全面显现,企业普遍采取等待观察的策略。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政策不确定性与滞后效应 :关税政策的实际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企业需要时间评估政策对供应链、成本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具体影响。2. 汽车行业特有的长周期特性 :汽车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有较长周期,企业通常会提前锁定关键零部件供应和价格,短期内可以部分缓冲关税波动的影响。3. 人力资本投资的沉没成本考量 :汽车行业尤其是技术岗位的员工培训成本高、替代难度大,贸然裁员可能导致未来复苏时面临人才短缺。4. 市场预期与心理因素 :企业普遍认为关税政策可能是阶段性的,而非长期结构性变化,因此倾向于采取临时性、可逆性强的应对措施。6极端措施:低采用率背后的预警信号调研显示,采取强制休假(4%)、停工停产(2%)和裁员计划(4%)等较为极端措施的企业比例较低。这表明,尽管面临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大多数企业仍然避免采取可能对企业声誉、员工士气和业务连续性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激进措施。这种谨慎态度反映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长期价值认可,以及对维持组织稳定性的重视。然而,即使是较低比例的极端措施也值得关注,因为它们可能预示着部分企业已经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营压力。特别是那些同时采取多种调整措施的企业,可能正经历更为显著的成本压力或市场挑战。对于行业协会和政策制定者而言,应当密切关注这些 " 早期预警信号 ",考虑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防止个别企业的困境扩散为行业性风险。04扫码解锁专享权益* 进一步的详细深度数据分析及更多前瞻洞察请登录 HRfl

立即下载
汽车
2025-05-07
45页
7.1M
收藏
分享

2025年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用工调整影响分析报告-FORVIA,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1M,页数4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重点公司估值列表
汽车
2025-05-07
来源:汽车行业系列深度九-上海车展前瞻:创新智联,自主竞逐高端
查看原文
自主品牌车企主产品竞争优势与智驾进度
汽车
2025-05-07
来源:汽车行业系列深度九-上海车展前瞻:创新智联,自主竞逐高端
查看原文
上汽智己 LS6 外观 图 40:上汽智己 LS6 外观
汽车
2025-05-07
来源:汽车行业系列深度九-上海车展前瞻:创新智联,自主竞逐高端
查看原文
长城魏牌高山外观 图 38:长城哈弗枭龙 MAX 外观
汽车
2025-05-07
来源:汽车行业系列深度九-上海车展前瞻:创新智联,自主竞逐高端
查看原文
长城坦克 400 Hi4-Z 外观 图 36:长城坦克 400 Hi4-Z 外观
汽车
2025-05-07
来源:汽车行业系列深度九-上海车展前瞻:创新智联,自主竞逐高端
查看原文
长安阿维塔 06 外观 图 34:长安阿维塔 06 外观
汽车
2025-05-07
来源:汽车行业系列深度九-上海车展前瞻:创新智联,自主竞逐高端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