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如何看待跨境支付现状及未来趋势?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2日如何看待跨境支付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师:应瑛yingying@csc.com.cnSAC 编号:S1440521100010行业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研究助理:张敏zhangminjsjz@csc.com.cnSAC 编号:S14401240400292核心观点核心观点全球跨境支付模式主要包括代理行模式、互联模式、单一平台模式以及点对点模式四大类,基于SWIFT的代理行模式在跨境支付中占据主导地位。SWIFT已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通讯基础设施,但资金流与信息流“双轨制”以及治理结构导致弱势中心化,逐步沦为美国金融制裁工具。 未来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1)基于SWIFT体系,打造以本币为结算货币的支付系统。2)基于本国支付体系,通过单边连接或者双边连接等方式,拓展延伸覆盖范围。3)第三方支付以移动支付场景为切入口,构建独立的支付网络体系。 4)基于区块链技术,全新构建基于数币以及货币桥的支付体系。目录CONTENTS1、跨境支付发展现状:基于SWIFT的代理行模式占据主导地位,金融制裁潜在风险不容忽视2、跨境支付发展趋势:多极化加速,互联、单一平台、点对点等跨境支付新模式全面推进3、重点标的推荐41. 1支付体系运行基本规则:支付基础设施是实现支付的关键要素、底层支撑体系运行基本规则:支付基础设施是实现支付的关键要素、底层支撑支付三要素:支付(狭义)、清算与结算,支付环节强调场景,清算和结算强调基础设施支付环节:用户发起支付,确认身份、确认支付工具后,产生支付指令并发送出去,完成付款。清算环节:机构间进行支付指令的交换,根据实时全额或定时批量净额的方式计算待结算金额。支付指令的交换过程包括交易撮合、清分以及数据收集等环节。结算:根据清分结果,完成账户间的最终实际划拨过程,包括收集待结算债权、结清债权,并通知相关各方。支付体系运行主体:主要包括监管机构、清算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与收单机构、市场服务机构等。支付身份确认确认支付工具发送支付指令•交易场景下完成金额确认及付款动作清算指令交换清分计算待结算金额•算账搞清楚什么时间给谁多少钱结算结果检查划拨资金通知结果•付账实现资金在不同账户间的转移发送支付指令发送支付指令发送支付指令发送清分指令付款方收款方监管层基础设施层清算机构市场服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与收单机构中国银行(支付司)、分支机构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大小额支付系统等)•银联、网联、跨境清算机构、城商行清算中心、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等•中债登、中证登、上海清算所、票据交易所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等其他业务;第三方收单机构数据来源:金融科技前沿fintech;金融咨询行业;陈天宇宙公众号;中信建投支付环节强调场景清算和结算强调基础设施图表 支付体系运行基本规则51.2 1.2 跨境支付定义及主要模式:基于付定义及主要模式:基于SWIFT的代理行模式是跨境支付的主流模式的代理行模式是跨境支付的主流模式跨境支付是指付款方与收款方处于不同司法管辖区,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报告,全球跨境支付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基于SWIFT的代理行模式在跨境支付中占据主导地位。代理行模式:是指传统的跨境支付清算模式,指一国商业银行在境外代理银行开立清算账户,主要通过Swift渠道发送跨境报文,借助境外代理行的支付清算体系完成跨境资金支付清算的模式,长期在跨境支付中占据主导地位。互联模式: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定义,互联模式是指不同管辖区的支付系统之间的一系列协定、技术连接、标准和运营组件,使得各国支付服务提供商能彼此进行交易,如同各国支付服务商处于相同的支付体系内一样,主要包括单边接入模式、双边接入模式、中心服务模式和共同平台模式。单一平台模式:闭环单一平台模式通过一个独立的平台或系统,将支付交易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网络环境中进行。跨境支付的收付款方必须同属于一个PSP。这些平台提供了购物、转账、缴纳公共事业费用、购买保险等,主要包括国际信用卡、电子钱包、第三方支付(西联汇款、微信、支付宝等)和在收付款方所在地区均有分行的商业银行。点对点模式:是指在两个交易主体之间直接进行支付,无需第三方机构参与,主要包括现金交易、数字货币等。数据来源:金融咨询行业;中信建投传统模式新兴模式图表 跨境支付主要模式图表 互联模式61.31.3 SWIFT发展现状:发展现状: 已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通讯基础设施为全球覆盖面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通讯基础设施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简称 SWIFT),是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质的国际合作组织,在全球金融通信领域占据关键地位,是各国实现跨境支付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成立背景、定位与功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支付清算需求激增。1973年,美国、加拿大和欧洲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发起成立SWIFT,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SWIFT定位为中立性国际组织,支持提供标准化金融报文传输服务的信息通道,专门用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传递,如支付指令、信息确认等,不为用户持有资金或管理账户,也非清算机构。组织架构与治理:董事会作为其最高决策机构,在组织治理、战略规划、风险管控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董事会是依据各国使用报文服务程度提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六国分别有2个董事席位,其他国家最多有1个甚至没有董事席位(截至2024年10月)。参与主体与业务现状:SWIFT连接了200多个国家的11000多家机构,几乎涵盖了全球所有重要的银行和金融组织,用户包括银行、公司、证券公司、支付服务提供商和中央银行等。此外,SWIFT有3500多家金融机构作为股东。根据SWIFT Annual Review,2023年SWIFT系统处理超过135亿条报文,金额达到7800万亿美元。商业模式:会员费(基础会员费+附加服务费用)、交易通信费(报文数量或交易金额)以及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费用。数据来源:贸易金融联盟,亚太经济杂志社;中信建投图表 SWIFT运行机制图表 SWIFT体系支付流程71.4 SWIFT 运行原则:原则:资金流资金流与信息与信息流“双流“双轨制”轨制”以及治以及治理结构理结构导致弱导致弱势中心势中心化系统名称运营主体成立时间定位主要货币日均处理量覆盖范围核心特点挑战CHIPS纽约清算所支付公司(The Clearing House Payments Company L.L.C.)1970年全球最大美元跨境清算系统美元(USD)日均 1.5万亿美元 全球(以美国为中心)实时净额结算(RTNS),分钟级清算,仅限美元,参与机构需在美国设立代理行受美国监管影响大,单币种局限CIPS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跨境银行间支
[中信建投]:支付行业:如何看待跨境支付现状及未来趋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