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动荡变革期的中国和平外交:当前实践与未来愿景

动荡变革期的中国和平外交:当前实践与未来愿景China’s Peace Diplomacy in a Period of Turbulence and Transformation: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Vision负责人:牛海彬作 者:牛海彬 蔡 亮 周士新 龙 静 周玉渊    楼项飞 刘 欣 李彦良 周生升创新工程项目成果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2025年3月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牛海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周边外交研究室主任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玉渊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副主任蔡 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龙 静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动荡变革期的中国和平外交:当前实践与未来愿景作者简介楼项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民间外交研究基地秘书长李彦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 欣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周生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作者简介动荡变革期的中国和平外交:当前实践与未来愿景目 录摘要································01一、和平发展:大国和平外交的新探索···············02(一)百年变局呼唤维护国际和平新路径·············· 03(二)中国之道: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06二、和平之路:中国推动国际热点问题政治解决的外交实践·····10(一)劝和促谈:中国外交与乌克兰危机·············· 11(二)和平斡旋:中国外交与中东局势··············· 16(三)和平治理:中国外交与南海问题··············· 20三、和平之辩: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外交的多元认知 ·········25(一)美西方对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和平外交的错误认知······ 26(二)美西方对中国在中东开展和平外交的错误认知 ········· 30(三)全球南方国家对中国和平外交的认知············· 32四、和平之愿:新时代的中国和平外交将发挥更大作用 ········37(一)持续弘扬命运与共的精神,提升全球安全倡议感召力····· 38(二)持续维护国际准则和联合国体系的权威性 ··········· 39(三)持续开展外交行动,妥善处理热点问题 ············ 41(四)持续构筑国际共识,团结国际社会的和平力量 ········· 42摘要动荡变革期的中国和平外交:当前实践与未来愿景摘 要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关系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泛安全化和大国竞争的挑战,国际安全合作面临不确定性上升带来的严峻挑战。特朗普二度执政进一步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上的裂痕难以弥合,二战后国际秩序在冷战结束后迎来重大挑战,世界亟需具有创新性的和平理念和实现路径。  中国外交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致力于国际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为国际社会注入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展现了动荡变革期大国和平外交的新努力。中国的和平外交努力主要遵循了下述思路。一是从人类命运与共的高度、有机和整体的角度看待国际和平问题。二是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各国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努力,致力于从根本上实现长治久安。三是坚持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为治理国际安全问题的主渠道,履行大国安全责任与协作义务,推动国际和平事务治理走上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向。  中国的和平外交努力在全球南方获得积极回响,而美西方更多地从怀疑论、威胁论和对抗论的视角看待中国的和平外交努力,这反映出当前国际安全体系的复杂性和二元性,也凸显了中国和平外交努力的宝贵价值。特朗普新政府大幅扭转了美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上的立场,近期提出扩张美国领土、接管加沙地带与实力谋和平的设想,令国际冲突和平与持久解决的前景增加了新的变数。在此新形势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国际冲突政治解决的和平外交努力。01和平发展:大国和平外交的新探索第一章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伴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国际关系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秩序进入深刻调整期,国际热点问题卷入更多大国博弈的因素。审视乌克兰危机等国际热点问题的根源,大国对世界政治、国际安全的观念与愿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参与之道。北约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前途问题上持有相互对立的安全观念,似乎都寄望于通过军事行动来决定最终解决方案。奉行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的特朗普重返白宫,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新政府如何看待和应对乌克兰危机为代表的国际冲突,这再次展示了大国的世界观与安全观对维护国际和平的重要性。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高度重视本国在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中的建设性作用。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以来,其不但成为指导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还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树立了榜样,更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国际安全与和平,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全球安全倡议等新理念,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推动国际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向世界展现出一种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大国和平外交新气象。百年变局呼唤维护国际和平新路径动荡变革期的中国和平外交:当前实践与未来愿景031 [ 英 ] 戈尔 · 布思:《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杨立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 页。2 “《我 们 的 共 同 议 程》政 策 简 报 9:新 和 平 纲 领,”联 合 国,2023 年 7 月,第 11 页。https://www.un-.org/sites/un2.un.org/files/our-common-agenda-policy-brief-new-agenda-for-peace-zh.pdf(一)百年变局呼唤维护国际和平新路径  身处仍然是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主权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的安全,这是确保一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也是各国国家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最低目标。其实现方式无外乎用战争或和平两途在国际上为本国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一般而言,所谓的和平信念有绝对和平主义与相对和平主义之分。前者意指将和平作为一种理想,并以此为金科玉律来约束一切的思想与行动。狭义上,它指对一切战争行为(包括民族解放战争等)均采取否定的立场。后者虽然强调以非暴力思想作为一国制度设计和政策推行的基本原则,但不排除在若干例外场合(如自卫战争等)可以使用暴力。相比较而言,绝对和平主义更多地停留在理念层面,而各国在实践中更多强调的是相对和平主义。换言之,在现实政治中战争作为维护和平的最后手段这一功能仍不能否认。然而,基于武力威胁带来的和平是一种恐怖的和平,且确保和平的成本高昂,势难长久维持;战争相较于和平而言,始终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欧内斯特 · 梅森 · 萨道义认为,外交是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4-14
54页
6.11M
收藏
分享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动荡变革期的中国和平外交:当前实践与未来愿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11M,页数5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5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5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14收入不平等与500个美国城市预期寿命的相关性(2019年)
综合
2025-04-14
来源:未来财务韧性的基础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图9联合国2023年和2050年世界人口展望
综合
2025-04-14
来源:未来财务韧性的基础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图7个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在53个测试因素中)
综合
2025-04-14
来源:未来财务韧性的基础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图4全球金融素养差异较大(金融素养成年人的百分比)
综合
2025-04-14
来源:未来财务韧性的基础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图表 1财务缓冲能力的差异
综合
2025-04-14
来源:未来财务韧性的基础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云南省咖啡产业布局重点州(市)及县域
综合
2025-04-14
来源:一文了解云南省高原特色种植业发展趋势及分布-农小蜂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