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专题系列1:锂电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乾坤未定竞角逐,产业趋势渐明晰-国海证券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乾坤未定竞角逐,产业趋势渐明晰——固态电池专题系列1评级:推荐(维持)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03月11日专用设备张钰莹(证券分析师)S0350524100004zhangyy03@ghzq.com.cn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2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专用设备9.2%5.8%26.1%沪深3000.7%-1.7%10.8%最近一年走势-23%-13%-3%7%17%27%2024/032024/062024/092024/122025/03专用设备沪深300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3重点公司代码股票名称2025/03/10EPSPE投资评级股价20232024E2025E20232024E2025E300450.SZ先导智能23.131.130.170.7420.47136.0631.26增持301325.SZ曼恩斯特79.503.180.521.3025.00152.8861.15增持832522.BJ纳科诺尔62.511.851.722.0833.7936.2530.03未评级300457.SZ赢合科技21.270.851.211.6121.6917.5313.23未评级688155.SH先惠技术49.300.522.253.45106.9821.9514.31未评级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注:先导智能、曼恩斯特盈利预测来自国海证券研究所,其他标的盈利预测均来自Wind)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4u为什么是全固态电池?u1)传统液态锂电池在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发展进入瓶颈,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或将成为下一代“革命性”电池技术。u2)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据起点固态电池公众号,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一般在5%-10%,是从液态向全固态的过渡型技术。硫化物在离子电导率的关键性能最为突出,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技术路线。u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如何?u1)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全固态电池聚焦高镍三元+硫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根据欧阳明高院士,2027年左右将实现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u2)从成本角度看,全固态电池量产初期综合成本偏高,但随着原材料降本、工艺优化、良率提升、制造规模的扩大,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30年后全固态电池电芯价格将降至1元RMB/Wh左右,2035年有望降至0.6-0.7元RMB/Wh。其中比亚迪认为硫化物固态三元电池和液态三元电池理论上可实现“固液同价”。u全固态电池设备的变量及增量(特别是硫化物路线)?u1)干法电极设备:a.纤维化:粘结剂纤维化法成本低、产品性能高,有望成为干法工艺的主流方案。b.辊压:在干法电极工艺下,可应用于电极成膜和热复合,应用场景得到拓宽;干法工艺对辊压机的工作压力、辊压精度及均匀性提出更高要求。u2)固态电解质制膜设备:干法工艺优势明显,亦为干法设备增量环节。其中干法压延与干法喷涂技术更匹配硫化物电解质膜的大规模量产。u3)等静压机:从设备或工艺上解决固固界面问题的关键设备。等静压工艺致密化均匀性、一致性优势明显,且尤其适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的成型,当前多被用于固态电芯堆叠后的一体化压制和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u4)叠片机:从工艺成熟度、效率、成本等方面考虑,叠片是最适合全固态电池的装配工艺,电池封装方式适用软包。a.叠片机单GWh价值量高于卷绕机,叠片效率为关键竞争因素;b.全固态电池对叠片机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有所提升。u行业评级与投资建议: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材料端重点关注硫化物路线,设备端核心增量在于“干”“压”“叠”。1)前段:变化最为明显,干法电极设备及固态电解质干法成膜设备有望逐步替代传统湿法设备,主要包括:纤维化设备、辊压机;2)中段:仅可用叠片机(搭配软包),且对叠片机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提升,此外无需注液机,新增等静压机核心致密化设备;3)后段:固态电池要求大压力化成,常规电池化成压力在3~10吨,固态电池化成压力要达到60~80吨,由此产生高压化成分容设备需求。我们维持锂电设备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先导智能、曼恩斯特;建议关注纳科诺尔、赢合科技、先惠技术等。u风险提示: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应用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固态电池降本,重点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5近期催化:u 2月15日,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ü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演讲时提到,2025年,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将确定主攻技术路线。并预测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车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ü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指出,比亚迪计划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预计在2030年前后实现大规模量产。在成本控制上,孙华军表示,长期来看,规模化生产后,液态的三元电池跟固态的三元电池理论上可实现“固液同价”。ü中国一汽首席科学家王德平也表示,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原型样件阶段,预计2-3年实现小批量应用,3-5年实现规模化应用。一汽计划以整车需求为指引,2027年进行小批量应用。u 2月13日,广汽集团宣布,其采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与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计划2026年实现装车搭载。u 2月9日,长安汽车推出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长安金钟罩”,宣称可实现1500公里纯电续航。长安汽车董事长明确量产时间表:2025年底完成功能样件开发,2026年启动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后续催化:u 现代汽车“梦想”全固态电池试点产线将于2025年3月建成并启动试产,年底将推出首款搭载该电池的原型车。u 2025年3月26-28日,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讨会;2025年4月16-18日,CLNB全固态电池前瞻技术论坛。u 2025年4月23日-5月2日,2025年上海车展将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曾发布凝聚态电池。2025年上海车展有望释放部分固态电池增量信息。u 上汽名爵将于2025Q2推出全系标配半固态电池车型,售价亲民。此前上汽品牌半固态电池装车聚焦于智己L6,上汽名爵或将成为扩大半固态电池装车的起点。资料来源:电池百人会、锂电前沿、SMM新能源、我的电池网、高工锂电微信公众号,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官网,国海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61、全固态电池:产业进程加速,硫化物路线或为趋势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7u 传统液态锂电池在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发展进入瓶颈,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革命性”电池技术。按照固态电解质含量,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据起点固态电池公众号,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一般在5%-1
固态电池专题系列1:锂电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乾坤未定竞角逐,产业趋势渐明晰-国海证券,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27M,页数3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