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新手妈妈现状调查报告——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
2025中国新手妈妈现状调查报告新手妈妈心理健康公益行动珀爱妈妈01千帆过尽,幸福相依烦恼。《柳叶刀全球卫生》的研究揭示[1],全球每年至少4000万女性被产后健康问题持续困扰。据中华医学会统计[2],我国60%的生育女性正经历盆底功能障碍的隐痛。湘雅医学院学者研究显示[3],近半数女性在怀孕早期和产后会出现焦虑症状,约三分之一的产妇在产后会经历抑郁情绪。然而,社会对心理与生理损失的认知,还停留在“忍一忍就过去”的集体无意识中。2024年到2025年,澎湃新闻携手珀莱雅公益基金会,历时三个月,对2481位全国新手妈妈进行问卷调研,结合深度访谈,试图穿透“为母则刚”的浪漫滤镜,还原当代生育叙事中的诸多问题:调研数据显示:近一半新手妈妈经历频繁的睡眠不足问题,半数时常陷入情绪低落、身心俱疲的状态;真正完成产后修复的女性不足三成。成为妈妈,女性们都会经历什么?导言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生完孩子的时候,你的角色在出生的那一刻转变。你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一种奇妙的养育体验。”(31岁,杭州,高校教师,若水妈妈)近一半新手妈妈经历频繁的睡眠不足、情绪低落,她们如何纾解情绪?当“腰背疼痛”成为六成妈妈的共同记忆,生育损伤该被归为“正常代价”吗?生娃和带娃,不再是妈妈的“单人任务”,新手爸爸的表现如何?在“科学育儿”与“传统经验”的碰撞中,家庭协作如何升级认知?“哺乳假”等职场权益沦为纸面权利时,职场与生育的兼容性是否存在解法?02在这场挑战中,新的观念生长——当代母亲在科学认知下形成新的育儿理念,她们在“经验育儿”之外,更倾向参考循证医学指南;在婴儿喂养选择上,她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母乳或配方奶;面对传统月子观念,她们也积极尝试科学的产后康复方案。其背后反映的,是母职认知方式的转移:生育损伤不必被浪漫化为命运馈赠,育儿困境更非“命该如此”。调研中55%的女性将育儿自主权列为家庭关系关键诉求,折射出从经验权威到科学育儿的价值转向——产后修复指南与婴儿睡眠公式,正在革新世代传承的“老规矩”。研究发现,新手爸爸是缓解妈妈产后生活困境的关键角色。当负面情绪悄然降临,六成女性内心深处渴望伴侣的情感慰藉。尽管现实里,不少伴侣提供的支持往往停留在“搭把手”的层面。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共同承担育儿责任,母亲们予以包容和理解——本报告显示,全国的母亲们给父亲们的育儿表现打出了平均分以上的成绩。在追求家庭和谐与性别平等的道路上,父亲角色的觉醒速度,正在追赶母亲角色不断进化与提升的步伐。回归职场与社会,尚有不少鸿沟亟待弥补。六成受访妈妈期望社会支持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服务。2023年智联招聘数据显示[4],61.1%的职业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婚育问题,男性仅为21.5%。“哺育时间”的职场权利,在现实中仅31.7%得以兑现。职能部门、企业与社区,需要为妈妈们的再融入,构建更加完善的支持网络。生育不应是场孤独的修行。从听见到行动,从理解到支撑,我们探索了新手妈妈经历了什么,而真正友好的生育环境,还需要做些什么。在数据与女性故事的共振中,发现修复的可能。导言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03孕育生命的旅程中,女性的身体经历了一场奇妙而复杂的生理变革[5]:身体“重建”与睡眠负债的双重挑战为了给新生命的到来腾出空间,身体会分泌松弛素,让关节和韧带变得柔软,为分娩做好准备;随着宝宝的出生,胎盘的娩出伴随着母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的急剧下降,会触发泌乳反射,母亲的身体开始为宝宝准备第一口珍贵的乳汁;婴儿的吮吸除了解决当下的饥饿,更是一种神奇的信号,它告诉母亲的身体未来还需要分泌多少奶水,从而在母婴之间建立起一种默契的供需平衡;同时,吮吸的动作还会帮助母亲收缩子宫、排出恶露,让子宫从西瓜大小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产后“修行”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04疼痛、疲惫,这些身体的不适,就像一场产后“修行”,给正在经历照顾婴孩挑战的新手妈妈们带来更多的困境。在新手妈妈的调研中,产后健康问题与睡眠困扰是两大最突出的挑战。松弛素虽然为分娩创造了条件,但也可能导致耻骨分离或腹直肌分离,给妈妈的身体带来疼痛,让产后修复之路变得艰难;泌乳过程也并非总是顺利,乳头混淆、含接困难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哺乳,还可能导致乳头皲裂,让妈妈们备受折磨;而产后母乳供需平衡的建立更是充满波折,很多时候,妈妈们会面临喂养不足的困境,宝宝频繁醒来,妈妈的睡眠被无情地剥夺。产后“修行”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然而,正是这套看似精密而完美的生理机制也常常会出错,让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6]:05生完孩子的妈妈们往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立刻要开启新手妈妈的“硬核”生活。而从身体损伤的结果来看,确实没有“早生不亏”的说法。年龄越大,产后恢复的挑战确实会更大一些。但产后能不能好好休息,才是身体恢复的关键。产后“修行”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06腰背疼痛头发大量脱落妊娠纹生产造成的伤口疼痛盆底肌肉松弛 (漏尿等)腹直肌分离乳腺问题手腕腱鞘炎以上都没有总体各年龄段最常见的身体损伤问题80后及以前 90后95后00后相比总体,越关注相比总体,越不关注产道伤口之外,各类身体损伤问题频发数据来源:澎湃新闻×珀莱雅公益基金会《2025中国新手妈妈现状调查报告 | 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N=2481)注:各年龄段数据的计算方式为该项在该年龄段的占比-该项的整体占比62.5%57.1%56.0%46.4%43.9%30.0%-6.3%2.3%-7.8%-1.6%-0.2%1.0%1.5%00.8%-1.9%-0.5%-1.2%-1.1%-1.2%0.1%1.1%1.2%-1.1%-0.8%0.1%23.5%17.6%1.6%7.0%11.6%-3.7%-4.5%3.2%2.0%-3.0%1.0%1.8%-3.6%3.3%-0.5%-0.2%0.7%02.3%无论是25岁还是35岁的准妈妈,生育对身体的影响都不能轻视。年轻一代对生育损伤的认知和关注度明显提升,反映在00后对脱发、妊娠纹等问题的较高报告比例上。“头发大量脱落”也是各年龄段育后损伤的高发问题,总体出现情况达到57.1%。体内激素变化为脱发主要元凶,而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内分泌系统失衡,也会加剧脱发[7]。调研发现,只有14%的妈妈表示“睡得很好”,将近一半的妈妈都在为睡眠问题困扰。其首要原因,是夜里喂奶、哄睡的日常,让妈妈们多次深夜苏醒、难以再次入眠。婴儿频繁夜醒和夜奶,多次吵醒后无法入睡精神紧绷,情绪起伏不定生理激素水平变化身体疼痛饮食不当,消化系统紊乱坐月子期间休息时间过多72.6%49.5%39.7%20.6%11.4%4.5%极少出现 (睡得很好,几乎没有睡眠问题)偶尔出现 (每个月会有几次睡眠问题)时常出现 (每周至少有1~2天出现睡眠问题)几乎每天14.39%40.31%31.12%14.19%照顾宝宝,借走了妈妈的好睡眠什么原因,夺走了妈妈的好睡眠产后“修行”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07数据来源:澎湃新闻×珀莱雅公益基金会《2025中国新手妈妈现状调查报告 | 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N=2481) 有时候,睡眠问题的背后,藏着一个“独自战斗”的现实。半夜宝宝哭闹,妈妈总是第一个苏醒。家人若支持不足,会使其更容易陷入焦虑烦躁,反过来继续影
[珀莱雅公益]:2025中国新手妈妈现状调查报告——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51M,页数3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