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建材专题报告(动力煤):供给内外双增,煤炭旺季能否崛起
中信期货研究|黑色建材策略日报 中信期货研究|黑色建材专题报告(动力煤) 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2019-01-022019-01-162019-01-302019-02-202019-03-062019-03-202019-04-032019-04-182019-05-072019-05-212019-06-042019-06-192019-07-032019-07-172019-07-312019-08-142019-08-282019-09-112019-09-262019-10-17中信期货黑色建材指数走势中信期货商品指数中信期货黑色建材指数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669 号 黑色建材组 研究员: 曾宁 021-60812995 zengni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32296 投资咨询号:Z0012676 周涛 021-60812984 zhoutao@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18906 投资咨询号:Z0011749 任恒 021-60812993 renhe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63042 投资咨询号:Z0014744 联系人: 辛修令 021-60812973 xinxiuli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51600 李世朋 010-58135949 lishipe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47240 姜秀铭 021-60812982 jiangxiumi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62206 2019 10-31 供给内外双增,煤炭旺季能否崛起 报告摘要 进口增量,沿海冲击较强:2019 年 1-9 月份,沿海港口内产贸易煤下水发运量5.7 亿吨,这 2.5 亿吨的进口煤贸易占比达到沿海贸易量的 30%以上,替代能力也就代表了对内产煤的冲击能力,这也就出现了连续三个月沿海港口吞吐量同比负增长的现象,而且还是在 7-9 月份的煤炭消耗旺季时期。 产能扩张,内产持续增量:对于内产,我们通过对历史规律的分析以及电话调研,对 2019 年冬季生产量做不同情形下的预估,并对不同情形下的预估赋以权重进行计算,认为今年 11-12 月份,月均产量为不低于 3.22 亿吨,同比去年均值增加 400 万吨,累计增加预计不低于 800 万吨。 需求减少,火电增速难有亮点:对于电煤消费需求,我们通过对历史规律以及市场的分析,对 2019 年冬季消费量做不同情形下的预估,并对不同情形下的预估赋以权重进行计算,认为今年 11-12 月份,月均发电同比增速在 3.2%左右,即同比月均发电增量在 190 亿千瓦时左右,则火电同比月均增速在 110 亿千瓦时以上,同比增加煤炭消耗 480-500 万吨,11-12 月份累积新增 1000 万吨左右。 总结: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季燃煤消费旺季持较为悲观的态度,认为消费需求虽然仍有增长的空间,但需求增量不及供给增量,难以形成有效的去库存驱动能力,库存高位“堰塞湖”依旧是常态。而在供需总量宽松的情形下,长协价格难以成为有效托底工具,但依旧可能迟滞市场价格下跌的速度,类似于2015 年的市场情况可能不会出现。 风险提示:进口配额大幅收紧;产地复产不及预期重要提示:本报告中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期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中信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报告的任何信息。本报告难以设臵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信期货研究|专题报告(动力煤) 2 / 10 一、进口增量,沿海冲击较强 1、进口煤对沿海的冲击 自 2016 年供给侧改革以来,国内煤炭产量迅速减少,为弥补市场供需缺口,进口增加明显,但是由于国外煤炭到港成本优势明显,为防止低价劣质煤炭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同时从质量与通关总量上进行进口煤的管控措施。 2019 年以来,随着煤炭进口量的逐月攀升,市场上不断出现对进口通关配额收紧的担忧,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进口通关量不仅没有减少,甚至在 7-9 月份的旺季接连出现月均 3000 万吨以上通关量,直接推动累计进口量达到 2.5 亿吨的高度,而 2018 年同期也不过 2.28 亿吨,同比出现近一个月的增幅。 这 2.5 亿吨进口煤,基本分布于沿海港口地区,进而向其他地区扩散,那么这 2.5 亿吨在沿海市场具有多大的地位呢?我们从统计局数据来看,2019 年 1-9月份,沿海港口内产贸易煤下水发运量 5.7 亿吨,这 2.5 亿吨的进口煤贸易占比达到沿海贸易量的 30%以上,替代能力也就代表了对内产煤的冲击能力,这也就出现了连续三个月沿海港口吞吐量同比负增长的现象,而且还是在 7-9 月份的煤炭消耗旺季时期。 图 1: 全国煤炭进口量(单位:万吨) 图 2: 沿海港口煤炭下水发运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Wind CCTD SXCOAL 中信期货研究部 数据来源:Wind CCTD SXCOAL 中信期货研究部 2、煤炭进口增加源于成本优化 2019 年的进口量一度超出市场对政策的预期,但是如果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却能找到原因。2016 年以来,在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刺激推动下,国际煤炭市场进入了周期性的复苏,国际煤炭价格出现大幅增长,进而推动了煤炭行业的一轮投资。从 2017 年开始,国际主流煤炭出口国产量与出口量大幅增加,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万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500 7000 75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万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中信期货研究|专题报告(动力煤) 3 / 10 但实际需求却并未出现同样的增长,多个经济体通过节能减排与减少燃煤机组的方式,减少了煤炭的消费量,国际煤炭贸易再次悄然进入供需宽松的环境,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从 2018 年开始,煤价再次进入下行轨道,并一度达到 2016 年初期的价格水平。 国际煤炭价格的下行,对国内需求方来讲,自然是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从进口平均单价来看,2019 年进口煤炭累计平均单价是 79 美金/吨,同比 2018 年正好降低 10 美金/吨;从进口总金额来看,1-9 月份累计总金额为 198 亿美金,同比去年减少 4 亿美金,但是同比却增加了近 2200 万吨的煤炭。 图 3: 国际主流煤炭港口价格(单位:万吨) 图 4: 进口煤炭平均单价(单位:美元/吨) 数据来源:Wind CCTD SXCOAL 中信期货研究部 数据来源:Wind CCTD SXCOAL 中信期货研究部 3、冬季煤炭进口预估 从进口国别来看,主要来源国依旧是澳大利亚与印尼,澳大利亚
[中信期货]:黑色建材专题报告(动力煤):供给内外双增,煤炭旺季能否崛起,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