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区域研究报告 1 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公共融资部 严奇昊 经济实力: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地处我国最南端,具备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并积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海南省形成了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兴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中旅游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全省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经济不断发展,2023 年海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51.18 亿元,同比增长 9.2%,增速位列全国第 2 位。2024 年前三季度,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海南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583.5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2%。 海南省内各市县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导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其中海口经济总量稳居第一,儋州由于和洋浦实现一体化发展,经济总量位居第二,与三亚同属第二梯队;其余市县经济实力相对较弱。2023 年由于旅游业复苏带动经济增长,各市县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较高增幅。2024 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各市县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财政实力:海南省综合财力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构成,且对上级政府补助收入和债务收入有较大依赖,财政实力在全国排名靠后。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900.71 亿元,较上年增长 8.20%,收入规模位列全国第 28 名,其中税收收入为 667.37 亿元,较上年增长 9.52%,税收比率为74.09%,收入质量水平较高;当年海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40.05%,较上年上升 0.36 个百分点,自给水平仍欠佳。2023 年海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463.89 亿元,同比下降 1.06%,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 49.11%,较上年下降4.29 个百分点,支出平衡对债务收入的依赖度升高。2024 年前三季度,海南省综合财力有所下滑,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666.91 亿元,同比略降 0.3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228.64 亿元,同比下降 11.41%。 2023 年,海南省绝大部分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收入规模基本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各市县财政实力仍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其中海口仍遥遥领先,三亚、儋州和澄迈财政实力也较强,同时收入质量及自给率排名亦处全省上游,其他大部分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同时收入质量及自给率水平普遍较弱。2024 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多数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但增幅普遍不高。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2 2023 年海南省各市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然差距较大,其中三亚与海口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远超其他市县,对地方政府财力的贡献也较大。从增速看,三亚、陵水和临高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幅度位居前列,其余大部分市县则呈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排名第二的海口亦有 27.01%的降幅。2024 年前三季度,三亚和海口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分别为 69.01 亿元和 60.99 亿元,仍领先于其他市县,但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降幅分别为12.20%和 22.80%。 债务状况:2023 年以来,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增长较快,但债务规模在全国 36 个省市中仍处于较低水平。2023 年末,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106.14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19.51 亿元;与财政实力相对比,是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4.56 倍,该比例较上年增加 0.37 倍,该指标位列全国 36 个省市降序排列第 13 位,较 2022 年上升 2 个位次,债务压力有所增大。海南省内公开发债城投企业相较于全国其他省市较少,城投债发行规模较为有限;2023 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 49.27 亿元,城投债务规模小。 海南省下辖各市县政府债务规模体量差异较大,主要集中于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文昌市、东方市和琼海市,2023 年末全省各市县政府债务余额均呈增长态势。在债务规模较大的市县中,财政实力较强的海口市和三亚市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同时其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可对债务的偿付提供较好补充,其他大部分市县由于财力较为有限,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目前海南省仅儋州市和海口市各有一家发债城投企业,存续债券余额和带息债务规模均不大,偿债压力较小。 一、海南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海南省经济实力分析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地处我国最南端,具备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并积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海南省形成了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兴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中旅游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全省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经济不断发展,2023 年海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51.18 亿元,同比增长 9.2%,增速位列全国第 2 位。2024 年前三季度,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海南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3.5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2%。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隔北部湾与越南相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3 对,东面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地处边疆海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海南省建省较晚,于 1988 年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辖 4 个地级市、5 个县级市、4 个县、6 个民族自治县,省会为海口市。海南经济特区与海南省同时成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 3.54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 200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海南省常住人口数量较少,截至 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1043 万人,较上年末增加 16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 62.46%,较上年末提高 0.97 个百分点。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受制于特殊的海岛地理环境因素,省内无与岛外直接连接的公路和铁路,也成为制约海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三大机场通航路线的增多、环岛铁路的建成运行以及“四方五港”格局的形成,海南省交通布局不断完善。具体来看,航空方面,海南省内设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琼海博鳌机场,目前已开通大量空中国际航线与国内航线;海运方面拥有 1944 公里长的海岸线,68 个自然港湾,已基本形成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等“四方五港”格局;公路方面,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超 4 万公里,路网密度 118.5 公里/百平方公里,环岛高速路网贯通全岛;铁路方面,已建成海南环岛高速铁路和粤海铁路海南西环线,对于省内交通和旅游发展的贡献巨大。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其中以作物资源、水产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最为突出。作物资源方面,岛上原
[新世纪评级]: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1M,页数2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