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能源结构绿色化进展及前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4年11月22日能源结构绿色化进展及前景行业研究 · 行业专题公用事业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证券研究报告 | 证券分析师:黄秀杰021-61761029huangxiujie@guosen.com.cnS0980521060002证券分析师:郑汉林0755-81982169zhenghanlin@guosen.com.cnS0980522090003联系人:崔佳诚021-60375416cuijiacheng@guosen.com.cn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核心观点•能源转型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空间较大。2023年,国内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量为10.24亿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9%。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预计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政策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发展,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将大幅提升。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发布的《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预测,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85%左右,化石能源的占比为15%左右国家政策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提升。•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水电稳中有升,新能源发电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增量。水电方面,截至2024年9月,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5亿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比例为13.6%;水电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常规水电装机容量仍有增长空间,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抽水蓄能方面,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抽水蓄能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灵活性资源,将迎来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新能源发电方面,截至2024年9月,全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4.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量装机容量的比例为15.18%;全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7.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量装机容量的比例为24.46%。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合计12.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量装机容量的比例为39.64%,接近40%。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新能源将成为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提升的主要增量,未来装机容量有望持续提升。目前,新能源发展面临电价、消纳等方面的挑战,国家不断出台促进新能源消纳改善的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能源消费,加快推动输电通道建设和配电网改造升级,引导产业转移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同时绿电、绿证交易规模扩大,新能源发电的环境属性得到体现,有助于新能源发电项目维持合理收益率水平。•核电发展势头强劲,关注新型核电技术突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数量达到56台,总装机5821.8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核准常态化,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达到46台,总装机5547.1万千瓦,在建规模全球第一,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核电作为基荷电源在电力系统的作用日益显著,绿色价值得到认可,全球发展核电的信心显著增强,装机规划大幅提高,同时小堆、四代堆等新型核电技术得到广泛关注,有望进一步打开核电发展空间。•绿氢绿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多种路径。由于风光在能源转型存在稳定性差,利用率低的问题,绿氢可以充分利用弃风、弃光电解水并储存,在电力不足时将储存的氢气通过燃料电池生产电力,既能实现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零产生、零排放,又能与上游过剩的可再生能源直接耦合,充分实现电能与氢能的协同互补。绿氢生产消费灵活性高,可以在应用终端直接生产,减少储存、运输成本。据中国氢能联盟统计,2020年化石能源和工业副产制氢几乎占据全部市场,绿氢仅占3%。据中国氢能联盟测算,未来三十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生物制氢等技术将迅速扩张,到2050年有望占据市场80%份额。中国合成氨产量在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从2018年的4587.05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5806.0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中国的合成氨主要通过煤制合成氨,约占总产能的80%,绿氨制备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电价是影响合成氨成本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新能源电价0.1~0.2元/kWh时,生产合成氨的全成本区间范围是2275~3563元/吨。•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项目建设投运不及预期;电价下调;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能源转型发展,非化石能源发展空间较大01水电稳中有升,新能源发电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增量02全球核电复苏强劲,长期发展稳步推进03绿氨、绿氢长期发展趋势向好04目录风险提示0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比持续提升•国家政策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提升,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从国内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来看,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持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生产量为10.24亿吨标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21.2%;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量为10.24亿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9%,与国家政策要求的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提升空间为46.48%。图:国内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图:国内能源消费结构(%)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能源转型推进,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达80%以上•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政策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发展,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将大幅提升。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发布的《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预测,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85%左右,化石能源的占比为15%左右,非化石能源将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在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主要增量来自于核电、风电、光伏等一次电力能源装机的容量的持续增长。图:2022-2060年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电热当量法)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图中BCNS表示基准碳中和情景,ICNS表示理想碳中和情景图:2022与2060年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对比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中国能
公用事业:能源结构绿色化进展及前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6M,页数3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