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氢能行业简析报告

版权归属上海嘉世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氢能行业简析报告商业合作/内容转载/更多报告01. 行业定义:氢能是清洁且能量密度大的二次能源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嘉世咨询研究结论;图源网络•从能源基本形态分类看,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指自然界原始存在的资源,而二次能源(如煤气、汽油、氢能)需通过加工转换获得;氢能作为典型的二次能源,本质上是连接一次能源与终端应用的关键载体。 当前能源转型的核心挑战在于传统化石类二次能源(如汽油)使用过程中持续产生碳排放与污染物,亟需发展低碳高效的替代性能源载体。•氢能凭借两大核心优势成为与锂电互补的战略选择:其一,零碳清洁性——其燃烧或电化学反应仅生成水,彻底规避应用端碳排放;其二,超高能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达142MJ/kg,相当于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及焦炭的4.5倍,特别适用于重载运输、工业供能等高能耗减排场景,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技术路径。能源的分类氢能与传统化石能源对比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定义/特点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产品。是联系一次能源和能源用户的中间纽带。主要能源产品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核燃料等煤气、汽油、柴油、电力、氢能、锂电池储存的电能等氢能 (H₂)传统化石燃料 (如汽油)能量密度燃烧反应物142 MJ/kg~47 MJ/kg水 (H₂O)二氧化碳 (CO₂)、污染物 (如 NOx, PM)02. 行业发展:目前我国主要以灰氢为主,绿氢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制取工艺的碳排放差异,氢能可划分为三类:采用工业副产或化石燃料制取的灰氢;在灰氢基础上叠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实现减碳的蓝氢;以及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电解水生产的绿氢。当前我国氢源结构仍以高碳路线为主导:据中国氢能联盟2023年统计,全国氢气产量逾3500万吨,其中煤化工制氢占比达62%,工业副产氢占19%,天然气制氢占18.1%,而真正零碳的电解水绿氢产量仅占0.7%。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看,灰氢排放强度最高,绿氢趋近于零,其能效优势显著。随着电解槽技术迭代与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续下降,绿氢正加速从示范阶段迈向产业化,将成为重塑氢能供给格局的核心路径。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嘉世咨询研究结论;图源网络氢能的种类目前国内各类制氢方式占比灰氢通过化石燃料(煤或天然气)或者工业生产产生的副产物重整制取且未配置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氢气,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碳排放最高。 蓝氢通过化石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制取但配套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氢气,大幅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碳排放低于灰氢。 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电解水制取的氢气,全过程近乎零碳排放,是清洁氢能的最理想形态。62.0%19.0%18.0%0.7%0.3%煤制氢工业副产氢天然气制氢电解水制氢其他03. 行业前景:未来氢能需求巨大,当前供给远远不足•随着氢能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宽,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据行业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氢气年消费量约3342万吨,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需求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预测到2030年,氢气年需求量将攀升至3715万吨,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5%;至2060年将进一步跃升至1.3亿吨,占比达20%。当前3400万吨级的供给能力与未来二十年的指数级增长需求形成鲜明对比,2060年预期需求量已达现阶段的3.8倍,凸显出氢能产业巨大的成长空间与发展动能。这一增长轨迹表明,氢能正从辅助能源加速转向主力清洁能源载体,产业链扩张与技术创新将迎来长期机遇期。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嘉世咨询研究结论;图源网络2020-2024年中国氢能产量(万吨)2020-2060年中国氢能需求量预测(万吨)2500 3300 3421 3500 3650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2020212022202320243342 3715 5726 9690 13030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202030E2040E2050E2060E04. 行业规模:规模持续扩大,增长有望持续提速•2020-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规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行业从2020年1870亿元起步,以年均超13%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至2024年达3720亿元。且呈现逐步提速的态势,2022、2023年增速上升至20.3%以上,氢能产业化逐步完善叠加政策驱动,产业发展加速。随着技术降本与政策支持持续深化,2025年有望维持持续增长,市场规模跃升至4500亿元,同比增速21%。未来在绿氢制备、储运设施及燃料电池应用等领域高需求推动下有望带动行业持续高增。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嘉世咨询研究结论;图源网络2020-2025氢能行业规模及增速(亿;%)1870 2150 2560 3080 3720 4500 0.00%5.00%10.00%15.00%20.00%2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2020212022202320242025E05. 行业政策:政策大力扶持,驱动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已将氢能正式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升级。2022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从顶层设计层面确立氢能的战略新兴能源地位,明确构建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框架,并设定2025/2030/2035三阶段产业化目标。该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氢能产业进入国家战略驱动新周期,为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系统性政策保障。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嘉世咨询研究结论;图源网络近年出台的国内氢能行业相关政策时间政策来源战略要点与技术导向2024.03国家能源工作指导文件探索大机组掺氢/氨技术;编制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重点发展绿氢制备与应用场景;推进氢能技术国家研发计划;深化中东清洁能源合作(氢能专项)2023.07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征)将绿氢制备、多元储氢(固态/气态/液态)、管道输氢、加氢站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2023.01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征)推动氢燃料电池车、氢储能应用;规划电-氢二次能源系统深度融合2022.03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战略锚定:确立氢能战略新兴能源地位阶段目标:2025年绿氢年产能10-20万吨,减排100-200万吨;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5万辆级;加氢站网络初成2021.12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速氢能技术创新与基建布局,推动多场景应用2021.11工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引导氢能替代化石燃料;推进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2021.1碳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氢能在交通、化工、储能等场景应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2019.03国务院年度工作报告历史突破:首次将氢能写入国家工作报告;明确加氢设施建设任务06. 行业产业链:制氢、储运、加注、行业应用构成全产业链•氢能产业链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上游制氢环节主要包括化石能源重整、工业副产提纯及可再生能源电解三类技术路线制取氢气;•中游储运环节需根据氢能形态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9-16
嘉世咨询
16页
1M
收藏
分享

[嘉世咨询]:2025氢能行业简析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科顺股份防水涂料成本结构(2015 年) 图 26:保立佳乳液成本结构(2020 年)
综合
2025-09-16
来源:建材行业周专题2025W37:推荐非洲水泥,高弹性或加速兑现
查看原文
三棵树家装墙面漆成本结构(2015 年) 图 24:三棵树工程墙面漆成本结构(2015 年)
综合
2025-09-16
来源:建材行业周专题2025W37:推荐非洲水泥,高弹性或加速兑现
查看原文
玻纤行业生产企业库存天数(天)
综合
2025-09-16
来源:建材行业周专题2025W37:推荐非洲水泥,高弹性或加速兑现
查看原文
全国水泥出货走势 图 6:全国粉磨开工率走势
综合
2025-09-16
来源:建材行业周专题2025W37:推荐非洲水泥,高弹性或加速兑现
查看原文
全国水泥库存走势 图 4:全国熟料库存走势
综合
2025-09-16
来源:建材行业周专题2025W37:推荐非洲水泥,高弹性或加速兑现
查看原文
苹果产品采用 OLED 屏时间节奏图
综合
2025-09-16
来源:一周解一惑系列:8.6代OLED产线建设加速,车载、IT等需求逐步释放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