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
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律商联讯 睡睟睡督引言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2科技革命再次掀起狂潮,生成式人工智能站在浪尖之上。这场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变革浪潮已经不仅限于互联网行业的前沿企业,它正迅速扩展到各行各业,不断颠覆着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法律行业也不例外。法律从业者们已不单单停留在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想象,而是积极地拥抱这一变革,对于利用人工智能来摆脱繁琐冗长的案头工作进行着探索和尝试。2024年4-5月,律商联讯对中国内地近400名法律行业人士进行了一项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情况和观点的调查,从使用方法、挑战和对策、影响与风险等角度,去洞察在当下法律从业者正在如何理解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在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法律行业。当前,法律专业人士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综合性新闻媒体和行业活动等渠道获取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信息。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曾在工作中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最常见的用途包括提升工作效率、进行法律研究和简化工作程序等。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其在处理更复杂的工作如审核法律文件、制定诉讼策略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总的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法律行业的工作方式,法律专业人士对其未来发展抱有积极而审慎的态度。薛骏骐LexisNexis律商联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法律行业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工具或技术问题,更深层次地,它是关于我们如何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中重新定义法律职业的价值和使命。生成式AI,如ChatGPT等工具,已经在提升效率、处理繁琐任务以及提供辅助支持方面展示出其强大的潜力,为法律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变革契机。然而,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暴露了新的问题。在美国一名男子起诉哥伦比亚航空公司(Avianca Airlines)的案件中,律师因引用AI生成的虚假案例而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使用这类型工具时,必须保持高度的专业审慎和伦理标准。AI不会取代律师,但使用AI的律师将会取代那些不使用AI的律师。这一技术革命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创新机会,但也对法律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与全球法律专业人士紧密合作,共同探索生成式AI的最佳实践和伦理指南,推动法律行业的全面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潜力的新时代,我们期待与全球的法律专业人士一起,探索和塑造这一未来。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3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4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提取式AI和生成式AI。专注于从已有数据中提取信息,常见于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中,它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找出最相关的信息或答案。指的是能够基于输入数据创造全新内容的AI系统,例如文本、图像或音乐。这类AI不仅复制现有模式,还能生成前所未有的创意作品。人工智能:从概念到现实A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等人在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自那以后,AI经历了多次“寒冬”和“复兴”。今天,随着数据量的激增、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创新,AI技术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教育、交通以及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改善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AI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从规则基础的专家系统到机器学习,再到今天的深度学习,每一阶段的进步都为AI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可能。机器学习让计算机能够通过分析和学习数据来提高任务处理的准确性,而深度学习则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处理方式,使机器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度和效率。 作为AI时代的一份子,我们正见证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增强的新世界的诞生。未来,人工智能将继续深化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仅仅是技术领域,还包括伦理、社会、法律等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AI)已从科幻小说的幻想逐步变为现实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人工智能指的是使计算机和机器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技术。这些任务包括学习(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规则的整理)、推理(运用规则到具体实例以达到合理的结论)、自我修正以及理解语言。提取式AI生成式AI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深入法律行业法律行业正逐步接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力。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扩展,我们发现法律专业人士对其的熟悉度和理解程度不断提高。这一现象不仅标志着法律行业对新兴技术的适应,也反映了对未来法律实践形态的深刻预期和准备。绝大部分(95%)受访者认为自己对生成式AI工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至少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中1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您对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掌握程度如何?这一趋势在律师行业当中更为显著,四分之一(25%)的律师、实习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士认为自己对生成式AI非常了解。*由于四舍五入到整数,百分比之和可能不等于100法律专业人士普遍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全部受访者律师、实习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士企业法务合规、风险管理人员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6完全不了解略有了解非常了解12%83%5%25%70%6%9%86%5%法律专业人士偏好通过综合媒体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相比于行业活动和行业报告,法律人士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和综合性网站了解生成式AI工具。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三(74%)的受访者会通过微信、微博等社媒平台了解生成式AI工具,约三分之二(66%)的受访者会通过综合性新闻媒体和资讯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这一趋势在律师事务所或企业法务合规人员中并无巨大差异。受访者列举的其他渠道包括:公司内部培训、个人调研和学术研究、OpenAI网站、高校协会等。您目前通过哪些信息来源了解生成式AI工具?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 74%综合性新闻媒体和资讯网站66%行业活动,例如会议和研讨会 52%行业通讯与报告37%其他4%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7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在法律从业者中被广泛运用法律专业人士正在活跃地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约三分之二(68%)的受访者表示曾经使用过这些工具。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法律服务人士采用生成式AI的比例更高(81%)。而在企业中,法律相关人士使用生成式AI的占比也接近三分之二(65%)。在地域差异上,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的法律专业人士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最高(72%)。您是否曾经在工作中使用过生成式 AI 工具?不同类型受访者使用过生成式AI的比例:是68%否27%不确定5%全部受访者律师、实习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士68%81%企业法务合规、风险管理人员65%中国东部中国北部72%60%粤港澳大湾区57%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8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在法律从业者中被广泛运用提升工作效率进行法律研究简化工作程序撰写法律文件初稿编写电子邮件进行尽职
法律专业人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态度和展望调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51M,页数2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