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版数字能源 2030
20302024 版数字能源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02数字能源 2030十八世纪以后,煤炭、石油、电力的广泛使用,先后推动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能源为推动社会进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之一。同时,人类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显而易见,近年来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统计,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变化量每年约为 237 亿吨(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每年大约排放 200 亿吨)。其结果就是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过去 65 万年(平均水平)高了27%。特别是工业革命时代开始大量燃烧煤炭,二氧化碳水平开始急速上升,有可能引发气候系统前所未有的变化,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失调。这已促使人们讨论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来降低温室气体的产生。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形成更加明确的共识,2015 年的签署的《巴黎协定》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目标。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实践来看,“解绑”化石能源依从巴黎协定到阿联酋 COP28 会议,减碳成为全球确定性趋势01COP28 会议启动“结束化石燃料”的时代,超过 150 个国家提出减碳承诺03数字能源 2030赖是实现减碳目标的最优途径之一。“解绑”化石能源依赖一方面要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各国纷纷提出针对性的能源改革发展目标和温室气体控制目标。2023 年底在阿联酋举办的 COP28 会议上,多个国家地区形成共识,将在 2030 年前加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包括加快由化石燃料向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争取到 2030 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两倍、能源效率提高一倍的目标,启动“结束化石燃料”的时代。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已有超过 150 个国家提出了减碳相关承诺。如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到 2030 年,中国新增能源需求将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60 亿吨标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 左右;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欧盟《2030 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提出了“到 2030 年将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相较于1990 年水准至少减少 55%,可再生能源消费目标提高到 38-40%”的目标。美国政府承诺到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 2005 年水平减少 50%-52%,而实现这一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要求 2030 年美国电网 80% 的电力来自无排放的能源。04数字能源 2030地球人口的膨胀和国家工业化发展,促进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估计,自从 19 世纪 50 年代出现商业石油钻探以来,全球已经开采超过 1350 亿吨的原油,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目前每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约140 亿吨油当量,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仍达到85% 以上,距离化石能源枯竭的日子不再遥远。根据 BP 统计数据,按目前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强度,全球探明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采比分别约为 54 年、49 年和 139 年。所以发展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立根之本。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会议上通过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七中设定了发展的基本目标:2030 年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全球能效改善率提高一倍。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获取清洁能源的研究和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以及先进和更清洁的化石燃料技术,并促进对能源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以便根据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内陆发展中国家各自的支持方案,为所有人提供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服务。 世界各国正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2023 年,印度政府发布最新的国家电力计划,明确提出 2026—2027 年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量达到336.6GW,2031—2032 年 达 到 596.3GW。 越南政府预计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0.9%~39.2%,205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 67.5%~71.5%。马来西亚政府宣布更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到 2050 年可再生能源在全国电力结构中将占 70% 左右。阿联酋计划到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产量提高两倍,为此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约 550 亿美元。意大利政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性的能源供给,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式05数字能源 2030风光发电成本竞争力优势明显,发展迅速,2030 年占可再生能源70%,成为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 府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发展目标从此前的 80GW 提升至 131GW,葡萄牙政府将 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发展目标从此前的 27.4GW提升至 42.8GW。2023 年 9 月,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推动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提案,2030 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最终能源消费中的份额目标从 32% 提升为 42.5%,各成员国应努力实现45%。我们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 65%。全球电力生产以化石燃料为主,是因为它们相对其他能源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因此转型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深度脱碳能源系统的关键是提高可在生能源相对于化石燃料的成本竞争力。近几十年,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许多国家都将风电、光伏发电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得益于技术创新的驱动,风电、光伏发电成本过高的情况已经完全改变。牛津大学学者 Max Roser 的跟踪研究发现,2009 年,光伏大型地面电站度电成本为 0.36 美元。到 2019 年,光伏成本下降了 89%,度电成本下降到 0.04 美元。而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电的上网电价成本几乎保持不变。背后的原因是,煤电发电效率最高达到 47%,大幅度提高效率的空间不大,而且,化石燃料的电价不仅取决于技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本身的成本。发电厂燃烧的煤炭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40%。即使建造发电厂的成本会下降,燃料成本也决定了总成本有一个下限。而光伏组件每增加一倍的累计装机容量,价格就会下降 20.2%。随着新的光伏组件技术和工艺的成熟,未来光伏度电成本将持续下降。 风电和光伏生产灵活性更高。长期以来,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基于资源禀赋,风电和光伏作为新兴绿色能源技术,突破了载体的资源禀赋限制,可以在任何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生产,比如分布式光伏投资门槛低,投资吸引力迅速提升,各行业争相参与投资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经济性和灵活性提升促使园区、大工业、工商业等用户利用分布式发电的意愿增加,而这也正在改变全球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作为风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
2024 版数字能源 2030,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4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