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研究·创新药系列-双抗系列报告之三:TCE,不止血液瘤
双抗系列报告之三:TCE,不止血液瘤证券研究报告·医药行业研究·创新药系列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发布日期:2024年9月18日贺菊颖hejuying@csc.com.cnSAC 执证编号:S1440517050001SFC 中央编号:ASZ591袁清慧yuanqinghui@csc.com.cnSAC 执证编号:S1440520030001SFC 中央编号:BPW879研究助理:赵旭 zhaoxu1@csc.com.cn1核心观点T细胞衔接器类药物(TCE,T cell Engager)通过借助T细胞来实现肿瘤杀伤作用,已在血液瘤中实现突破。目前,在血液肿瘤中,CD3搭配CD19、CD20和BCMA等靶点均已有药物上市,效果突出。在此基础上,TCE类药物在向实体瘤和自免适应症中迈进。在实体瘤中,Amgen创新药物Tarlatamab(CD3/DLL3)已在美国实现上市销售,CD3/CLDN18.2、CD3/EGFR和CD3/PSMA等药物均在临床早期展现良好效果。在自免适应症中,安进的CD3/CD19双抗Blinatumomab在6个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初步数据中显示出积极疗效。我们认为,目前TCE类药物已从血液瘤向实体瘤和自免适应症发展,建议关注国内布局TCE平台的公司,如信达生物、泽璟制药、百济神州和康诺亚等。2摘要CD3分子是T细胞膜上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辅助TCR传导信号。TCR受体蛋白绝大部分位于细胞外,胞内基本只有3个氨基酸左右的长度,因此在传导胞外信号到胞内时,需要CD3蛋白来辅助TCR受体蛋白来进行信号传导。TCE类药物通过借助T细胞来实现肿瘤杀伤作用,已在血液瘤中实现突破。TCE类药物多以多抗形式存在,主要以CD3搭配TAA的形式来进行设计。TAA端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抗体靶向肿瘤组织,而CD3端能靶向T细胞,通过借助T细胞释放的肿瘤杀伤物质(穿孔素/颗粒酶等)来进行抑制肿瘤。目前,在血液肿瘤中,CD3搭配CD19、CD20和BCMA等靶点均已有药物上市,效果突出。TCE在实体瘤中已逐步实现突破。 TCE在实体瘤中的研发面临多个困难点,如实体瘤TAA靶向安全性问题喝实体瘤淋巴细胞数量较少问题等。目前,随着Amgen创新药物Tarlatamab(CD3/DLL3)已在美国实现上市销售,以及CD3/CLDN18.2、CD3/EGFR和CD3/PSMA等药物均在临床早期展现良好效果, TCE类药物已在实体瘤中实现突破。TCE未来有望走向自免适应症。针对部分B细胞介导的自免适应症(SLE、RA、MS),B细胞耗竭疗法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而TCE类药物搭配B细胞TAA的产品设计有望在这一类自免适应症中迎来突破。安进的CD3/CD19双抗Blinatumomab在6个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初步数据中显示出积极疗效。所有患者的临床疾病活动迅速下降,滑膜病变得到改善,并降低了自身抗体水平。国内企业布局TCE平台,适应症多样化。目前,随着TCE平台的逐步成熟,国内企业也开始布局TCE平台,泽璟制药在实体瘤有所布局,信达生物则在实体瘤及血液瘤均有布局,智翔金泰等公司在血液瘤有所布局,同润生物的CN201以及其他公司有望在自免适应症进行布局。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企业在TCE上的研究日渐成熟,看好后续各种类型的TCE类药物在多种适应症上迎来突破。投资建议:作为肿瘤免疫类药物的新机制, TCE类药物已逐步在血液瘤中站稳脚跟,并在向实体瘤和自免适应症突破。整体看,在布局TCE药物的公司中,我们看好信达生物、泽璟制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再鼎医药、康诺亚等,同时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等公司。3目录41CD3:T细胞激活通路中的核心分子,T细胞衔接器中的关键蛋白4CD3:小细胞肺癌取得显著成功,其他实体瘤种可期3CD3:实体瘤突破需克服多个限制2CD3:在多个血液瘤中取得成功6相关标的7风险提示5CD3类双抗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潜力1CD3:T细胞激活通路中的核心分子,T细胞衔接器中的关键蛋白56为什么在这个时点,我们建议重视TCE?T细胞衔接器(T cell engager, TCE)是一种能同时结合特定抗原和T细胞CD3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可招募T细胞特异性杀伤疾病细胞,在一些血液瘤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TCE已经在血液瘤实现突破,近年来密集进入商业化阶段。目前,TCE类多抗药物已经在血液瘤实现突破,搭配CD19、CD20和BCMA等靶点均有良好结果。TCE类药物开始向实体瘤进行突破,产品适应症限制有望突破。受限于实体瘤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此前TCE类多抗药物主要针对血液肿瘤进行研发。但随着Amgen的Tarlatamab(CD3/DLL3)在SCLC上展现出色疗法并获批上市、CD3/PSMA在前列腺癌上展现初步优异良好数据等事件,目前TCE类多抗药物研发已经逐步向实体瘤进行转移。未来,若CD3能成功突破实体瘤,则将有望成为肿瘤中ADC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后第三个重要赛道。TCE类药物向自免适应症突破。在血液肿瘤中,TCE类多抗可特异性针对B细胞来进行肿瘤控制,这一机制同样可应用在B细胞导致的自免适应症中。目前,TCE类多抗药物已开始在自免适应症中进行早期探索,后续临床推进值得关注。CD20、BCMA和CD19等TAA均已经搭配CD3成药7数据来源:Pubmed,中信建投TCE已在血液瘤中实现突破,多个靶点均有成药自2014年Blincyto(CD19/CD20)获批上市以来,多个TCE类多抗药物均已迎来上市。目前,TCE类主流靶点主要集中于血液瘤,其中BCMA、CD19、CD20和GPRC5D在研的多抗类产品数量分别为34、30、23和17个;已获批上市的分别为2、1、3和1个;在三期临床或BLA阶段的为2、0、1、0个,其余均在早期阶段。7TCE血液瘤药物在研及获批情况0510152025303540BCMA/CD3类CD19/CD3类CD20/CD3类GPRC5D/CD3类已上市BLA或三期临床早期全部2023年CD3类多抗药物销售额近10亿美金8数据来源:Pubmed,中信建投TCE类多抗药物整体市场处于早期发展状态2023年,已获批的CD3类多抗药物销售额近10亿美金。根据公开消息,2023年CD3/CD19双抗药物Blinatumomab销售额为8.61亿美金,CD3/CD20类药物Epcoritamab销售额为0.31亿美金,加和后约10亿美金。CD3类多抗药物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除Blinatumomab外,CD3类多抗药物主要在近两年迎来上市高峰期,整体市场规模处于早期放量阶段。8CD3类药物市场销售额规模(亿美元)01234567891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Blinatumomab(CD3/CD19)Epcoritamab(CD20/CD3)免疫的本质是人体识别外来物质并排斥外来物质的一种生理功能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研究·创新药系列-双抗系列报告之三:TCE,不止血液瘤,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34M,页数6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