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养老金融评论2024 年第 7 期(总第 104 期) 董克用:个人养老金制度补齐我国养老金体系短板 金维刚:平稳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郑秉文:个人养老金一周年评估与前瞻——基于一个理论框架的分析 唐霁松: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 促进高质量发展 朱俊生:发展养老金融的关键是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www.caff50.net内部资料妥善保存 本期重点关注2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简介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Tsinghua PBCSF Pension Finance Forum 50)是聚焦中国养老金融领域的高层次、国际化智库平台,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运营,致力于打造养老金融领域的顶级专业智库,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践行改善民生福祉的社会责任。论坛前身系中国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CAFF50),是 2015 年成立的非营利性专业智库组织,由我国养老金融领域权威专家董克用教授创立,论坛成员多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未来,论坛依托清华五道口在政策、学术、行业领域的研究优势与广泛资源,持续推动我国养老金融的顶层设计和养老金融事业全面发展,打造成国内顶尖的养老金融行业各参与方建言政策、分享实践、交流合作的平台。论坛秘书长:董克用 魏晨阳常务副秘书长:张 栋 施文凯副秘书长:孙 博 王赓宇 1《养老金融评论》简介《养老金融评论》是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月度官方刊物,秉承“专业性、前瞻性、国际性”的学术理念,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为宗旨,重点反映论坛成员的学术成果与观点;跟踪国际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探讨中国养老金融改革与发展,促进养老金融领域交流与融合。我们诚挚欢迎业界、学界的专家踊跃撰稿,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贡献智慧。《养老金融评论》编委会主编:董克用 魏晨阳执行主编:张 栋 孙 博编辑组成员:施文凯 于东浩 陈 瑶 刘佳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稿、订阅及索要过刊等事宜,请发邮件至编辑部工作邮箱caff50review@caff50.net 进行联系。 2目 录【本期重点关注】董克用:个人养老金制度补齐我国养老金体系短板............................4金维刚:平稳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11郑秉文:个人养老金一周年评估与前瞻——基于一个理论框架的分析..................................................................................................................16唐霁松: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 促进高质量发展................................57朱俊生:发展养老金融的关键是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66【养老金融观点集萃】阳义南 等:老年人金融排斥的养老金融发展治理研究....................73安 华 等:应对老龄化风险的养老保障合作治理路径..................100【CAFF50 大事记】2024 年 6 月 CAFF50 动态...................................................................106 本期重点关注3导读: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其现状与发展方向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养老金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在 36 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已一年多时间,目前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 6000 多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全面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提高其覆盖率和缴费水平。本期《养老金融评论》重点关注如下内容: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提出通过个人养老金制度补齐我国养老金体系短板;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金维刚分析如何平稳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郑秉文教授基于一个理论框架的分析对个人养老金一周年进行评估与前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提出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促进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阐述发展养老金融的关键是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以飨读者。 本期重点关注4董克用:个人养老金制度补齐我国养老金体系短板①董克用: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过充分调研与筹备,个人养老金作为养老金体系的第三支柱,已于 2022 年 11 月 25 日正式启动。这一制度的前身是 2018 年开始试点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前的退休政策以及之后逐步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均采取现收现付的模式,即年轻一代承担对老年一代的抚养责任。然而,根据人口预测,未来三十年内,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上升,从目前的 14%可能增加到 20%、25%、30%,甚至达到 35%。这一趋势若长期持续,将给养老金体系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本文摘自《新理财(政府理财)》2024 年第 4 期。 本期重点关注5是当每个在职人员需要供养一个退休人员时,传统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将面临严峻考验。因此,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旨在通过个人自愿积累养老金,增强个人养老保障能力,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确保养老保险体系的稳健运行。此举不仅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一、为什么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发达国家已率先完成了养老金体系的建设,故而在探讨更为深化的积累型养老金制度。这种养老金制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雇主主导的职业养老金,作为第二支柱,例如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二是个人主导的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我国个人养老金的设立,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旨在弥补第二支柱的不足,同时为那
2024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M,页数1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