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成长投资系列七:新质生产力之“新兴产业扩订单”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研究 A股策略专题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研究 / [Table_Date] 2024.08.08 新质生产力之“新兴产业扩订单” [Table_Authors] 方奕(分析师) 021-38031658 fangyi020833@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0120005 黄维驰(分析师) 021-38032684 huangweichi@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0110005 马浩然(分析师) 021-38031560 mahaoran027837@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3020002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主题交易好转 2024.08.07 8 月金股策略:股指企稳震荡,重主题轻大势 2024.08.05 美国大选的近与远 2024.08.05 新质生产力之“未来产业拓产品” 2024.08.03 新质生产力之“传统行业提效率” 2024.08.02 ——“新质生产力”成长投资系列七 本报告导读: 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国内已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并逐步奔向国际化的星辰大海。 投资要点: [Table_Summary] 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环境下紧迫性抬升。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从外部环境来看,逆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冲突加剧。随着地缘政治摩擦持续升级,海外对中国的科技制裁层层加码,“小院高墙”背景下亟待科技制造实现突围。从内部发展瓶颈来看,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科技发展与国际前沿存在差距,同时关键领域面临供应链约束。 从海外经验看新兴产业的突围路径。1)美国:建立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政府采购订单支持研发,并且不断出台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产业计划。2)日本:各企业主动与高校成立共同研究中心,搭建创新、引资的重要桥梁。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三者在不同分工中实现资源协同、联动发展,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3)以色列:实施“科技立国”战略,部署科技创新体系。同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作为以色列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开辟了创新成果推广的国际渠道。 新兴产业的中国模式探索。1)国家战略层面,实施科教兴国,重在基础研究。过去来看,推进 973 计划,加强原始创新,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强基计划,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突破关键技术。2)资本市场层面,设立科创板,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科创板为创新资本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渠道,激发了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积极性。3)企业实践层面,加强独立自主与专精特新,成功的案例包括:通过去 IOE,抓牢数据安全,实现国产数据库崛起;聚焦“专精特新”,瞄准“缝隙市场”,解决“卡脖子”问题。4)走向全球:新兴产业国际化的星辰大海。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出口的增量空间来自于汽车、机械、电力设备等制造业,体现在新兴产业的产能弹性以及终端产品的性价比。 新兴产业新征程:聚焦八大投资线索。1)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是新基建、稳增长的关键环节。2)人工智能:算力芯片、光模块、服务器及 IDC 厂商等率先受益并获得订单、盈利的兑现,商业化应用的落地亦在加快。3)生物制造: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手段,破解石化原料瓶颈,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4)新能源: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齐头并进,氢能和核能是边际亮点。5)新材料:政策支持叠加产业高景气为新材料行业提供投资安全垫,聚焦能源/军工/半导体材料。6)高端装备:把握国产化提升趋势,看好高端数控机床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关注精密减速器国产化。7)商业航天:发射运载能力缺口大,提升运力、降低成本是商业航天发展方向。8)低空经济:政策规划和产业标准加速完善,低空经济产业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飞行器整机制造商与飞行服务公司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摩擦风险加剧;国内科技研发不及预期。 A 股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37 目录 1. 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 3 2. 新兴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 4 2.1. 外部国际环境:逆全球化加剧,科技竞争从幕后走向台前................. 4 2.2. 内部发展瓶颈: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供应链安全亟待保障 ......... 5 3. 从海外经验看新兴产业的突围路径 .............................................................. 7 3.1. 美国:资金支持科学研发,不断出台产业计划 .................................... 7 3.2. 日本:资金支持,战略布局,加快技术攻坚 ........................................ 9 3.3. 以色列:实施“科技立国”战略,部署科技创新体系 ...................... 11 4. 新兴产业的中国模式探索 ............................................................................ 13 4.1. 科教兴国:重在基础研究 ...................................................................... 13 4.1.1. 973 计划——加强原始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 14 4.1.2. 强基计划——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突破关键技术 ....................... 14 4.2. 资本市场:设立科创板,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15 4.3. 企业创新:独立自主与专精特新 .......................................................... 16 4.3.1. 去 IOE——抓牢数据安全,实现国产数据库崛起 ........................ 16 4.3.2. 聚焦“专精特新”——瞄准“缝隙市场”,解决“卡脖子”问题 18 4.4. 走向全球:新兴产业国际化的星辰大海 .............................................. 18 4.4.1. 新兴产业出海典范一:新
“新质生产力”成长投资系列七:新质生产力之“新兴产业扩订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05M,页数3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