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4年第33期(总第544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助力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潜力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国际金融评论》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范若滢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2780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梁 婧 联系人:王 静 刘佩忠 电 话:010 – 6659 6623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4 年 7 月 30 日 2024 年第 33 期(总第 544 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解读系列之一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助力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潜力* 国民收入分配是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三者之间的分配所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分配是否合理会对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释放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关键。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占比偏低,且存在城乡、区域、行业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要素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居民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以及税制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在完善收入分配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社会利益的调整,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33 期(总第 544 期) 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助力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潜力 国民收入分配是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三者之间的分配所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分配是否合理会对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释放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关键。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对持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占比偏低,且存在城乡、区域、行业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要素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居民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以及税制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在完善收入分配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社会利益的调整,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释放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关键 当前,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疫情后,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能力和意愿降低等影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中枢较疫情前出现整体下移(图 1),需要引起高度重视。2024 年以来,消费表现不及预期,上半年消费累计增速仅为 3.7%,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4.5 个百分点。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会对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从指标构成上,我们可以将宏观居民消费率拆解成“消费倾向”和“居民收入分配占比”的乘积1。一方面,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会导致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相比居民收入绝对水平的增长,我国居民收入占比偏低的收入分配格局尚未有明显的改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潜能的充分释放。从数据表现看, 1 宏观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支出/GDP=(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GDP)=居民消费倾向×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部门收入占比。 2 2024 年第 33 期(总第 544 期) 我国居民消费率与居民收入占比具有较强的一致性,2008 年前后二者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态势(图 2)。 图 1:中国消费增长中枢下移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图 2:中国居民消费率与居民收入分配占比 资料来源:Wind,经作者计算整理 另一方面,城乡、区域、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会抑制整体消费倾向的提升。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水平并不会同比例增加,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是逐渐减少的,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在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下,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分别具有较低和较高的消费倾向3040506070809019521959196619731980198719942001200820152022%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33 期(总第 544 期) 3 (图 3),当收入差距扩大时会拉低社会的总体平均消费倾向,进而影响消费总量。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在城乡、区域、行业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仍有大量居民因收入水平低而导致潜在消费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总体社会消费需求的提升。 图 3: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化 资料来源:Wind 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部门占比偏低 (一)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占比不仅低于美、英等“小政府”模式国家,也低于德、日等“强政府”模式国家 美、英等传统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呈现“两高一低”的主要特征,即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占比较高、政府部门占比较低(图 4),反映出这些国家比较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的社会架构。2008-2021 年,美国居民部门占国民收入比重始终处于 60%以上,并由 2008 年的 63.6%增加至 2021 年的 65.7%,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比再分配与初次分配格局2,三个部门的占比变化表现为“一升一降一 2 各部门原始收入并不是全部用于消费,一部分会在各部门之间进行经常性转移,从而剩下的可支配收入才能用于消费支出。经常性转移包括收入税、社会保障缴款和社会福利、社保补助、其他经常性转移等。 505560657075808590201420162018202020222024%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均值)农村居民(均值)全体居民全体居民(均值) 4 2024 年第 33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4年第33期(总第544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助力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7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