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产能增加或为中国头部船厂打开利润空间上限
1 行业报告│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国防军工 产能增加或为中国头部船厂打开利润空间上限 ➢ 24H1 造船数据稳健提升,产能或为本轮周期核心要素 2024 上半年受全球贸易重构导致的运距拉长、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及海外制造业复苏导致的供需失衡使得三大航运指数有涨有跌,三大航运指标BDI、BDTI、CCFI 分别上涨-6.98%/-15.58%/122.56%。新船市场景气持续,上半年中国新船造价指数(CNPI)涨幅为 3.9%,同比增加 6.1%;造船市场景气上行但尾部船厂仍在出清,BRS 数据显示 2023 年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为307 个,较 2022 年减少 25 个。新签及交付方面,全球船舶新签/交付订单分 别 同 比 -2.83% 、 +0.13% ; 中 国 船 厂 新 签 / 交 付 订 单 分 别 同 比+11.72%/+22.66%,好于全球平均水平,产能优势已在新签和交付订单数据上有所展现。 ➢ 2030 年前全球产能扩张有限,中国产能优势明显且持续扩大 2023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50.2%、66.6%和 55%,较 2022 年分别增长 2.9、16.8 和 6 个百分点,份额首次全部超过 50%。产能上,中国船厂产能的提升优势也在增加,2023 年全球以及中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加 5.2%/11.8%,而日韩分别同比下滑 1.4%/4.5%,2024 上半年,这种领先优势继续扩大,中国交付量增速与日韩增速形成剪刀差。2021 年至今,全球重启船厂约有 13 家,其中仅两家在日韩,未来产能差距或逐渐拉开。 ➢ 产能利用率是供给端重要的边际提升变量 中船防务年报回复函显示,船厂设计产能=设计船型修正吨数 x 年产量,因此从定义上讲实际产能与设计产能存在较大弹性空间,用工时长、工艺改进以及流程改进都能有效提升产能利用率。进入新的周期,船企用工成本每年以 5%-10%的幅度增长,精益管理以及智能制造将是更具性价比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方式。如黄埔文冲船厂通过精益管理、自主设计、批量生产、智能制造等方式整体建造效率提升 17%以上,智能制造目前是中韩船厂共同的选择,未来通过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船厂的盈利能力或将边际打开 ➢ 投资建议:头部船厂在本轮周期中或更为受益 本轮船周期尚未进入替换高潮,预计替换高潮期将在 2030 年前后到来,船价仍有上行空间;供给方面随着新增产能逐步爬坡以及自动化产线的逐步投产,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以及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帮助头部船企进一步扩大份额、打开盈利上限,重点推荐明年进入业绩释放期的中国重工,继续关注已进入业绩释放期的中国船舶。 风险提示:绿色船舶替换不及预期;下游航运不及预期;海外金融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2024 年 07 月 14 日 投资建议: 强于大市(维持) 上次建议: 强于大市 相对大盘走势 作者 分析师:吴爽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3110001 邮箱:wushuang@glsc.com.cn 相关报告 1、《国防军工:海外比较视角下弹药产业链需求几何?》2024.06.30 2、《国防军工:5 月低空政策梳理:关注基建,长期看好制造》2024.06.15 -40%-23%-7%10%2023/72023/112024/32024/7国防军工沪深300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2 行业报告│行业专题研究 正文目录 1. 24H1 造船数据稳健提升,产能或为本轮周期核心要素 .................... 3 1.1 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场数据稳健提升 ............................... 3 1.2 供给端产能逻辑或为本轮周期核心 ............................... 5 2. 产能端中国优势明显,关注产能利用率指标边际影响 .................... 7 2.1 中国造船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 7 2.2 产能利用率是供给端的边际提升变量 ............................. 9 2.3 国际对比其他各国产能提升限制较大 ............................ 11 3. 头部船厂在本轮替换需求主导的周期中更为受益 ....................... 13 4. 风险提示 ........................................................ 14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24 上半年新船造价指数持续上涨 ............................... 3 图表 2: 下游增量需求带来的造船周期弹性大,持续时间短;替换需求带来的船周期或持续是将更长 ..................................................... 4 图表 3: 之前周期的特点是新订单增速在初期迅速上涨又迅速回落(月度累计数据) ..................................................................... 4 图表 4: 本轮周期新船订单稳定增加 ..................................... 4 图表 5: 2023 年全球活跃船厂降至 307 个 ................................. 5 图表 6: 新增订单/交付订单代表了船厂的订单保障时间,目前中国这一比例系数持续上升 ............................................................... 6 图表 7: 造船市场虽然在恢复,但边缘船厂更加难以接到新订单(单位:艘数) 6 图表 8: 中国船厂交付产能自 2019 年持续提升 ............................ 7 图表 9: 2023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加 11.8%(单位:DWT) ............... 7 图表 10: 中国船厂交付占比持续增加 .................................... 7 图表 11: 2021 至今约 13 家船厂重启 ..................................... 8 图表 12: 2023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加 11.8%(以 DWT 计) ............... 9 图表 13: 黄埔文冲龙门式和轨道式机器人焊接站,与人工比焊接效率提升约 12% .................................................................... 10 图表 14: 黄埔文冲 2023 年投产 20kw 高功率激光切割器 ..................
[国联证券]:国防军工:产能增加或为中国头部船厂打开利润空间上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3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