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
012024 New Energy Vehicle Insurance Development Report守正创新2024 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守正创新2024 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2024 New Energy Vehicle Insurance Development Report目 录新市场 06一、车险市场增长进入瓶颈,新能源车险成为新增长极 011.1 车险行业发展历程 01(1)初步发展(1981-2000) 01(2)改革第一阶段(2001-2006):初探改革,从放到收 02(3)改革第二阶段(2007-2015):巩固基础,推动信息化建设 03(4)改革第三阶段(2015- 至今):车险综改深入推进,科技赋能互联网车险发展 041.2 车险市场发展现状 05(1)车险在产险中比重下降,市场增长进入瓶颈 05(2)多重政策助推新能源消费,车险市场结构出现改变 07(3)新能源车险增速加快,成为车险市场新增长极 12新结构 14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存在结构性差异 152.1 核心硬件:三电系统替代发动机等成为关键部件 152.2 核心软件:智能系统覆盖率高于燃油车 162.3 生产工艺:一体化铸造的广泛使用 182.4 互补产品:充电桩的建设和使用 18新风险 19三、新能源车险面临新风险,多重挑战亟待解决 203.1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风险暴露差异 20(1)新能源汽车结构差异带来的新风险 20(2)新能源汽车驾驶者差异带来的新风险 23(3)新能源汽车使用差异带来的新风险 233.2 新能源车险专属政策部分覆盖“新风险” 25(1)新能源车险相较于传统车险保险范围显著扩容 25守正创新2024 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2)新能源车险车辆附加险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增改或删除 26(3)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部分解决用户痛点 27(4)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的不足 313.3 新能源车险产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32(1)用户端:保费高、续保难影响投保体验 32(2)保险公司:出险率高、成本高,产品创新难 32(3)新能源车企:涉足保险行业探索保费降低路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34(4)保险中介机构:经营模式发生变革,专业能力需要提升 36(5)4S 店及维修厂:售后服务能力不足,维修人才缺乏 36新方案 38四、保险科技赋能新能源车险,带来“多赢”方案 394.1 保险科技推动财险公司能力升级 39(1)保险公司专利对财险公司的影响 39(2)保险公司数字科技采购对财险公司的影响 414.2 保险科技中的大数据应用 44(1)大数据在新能源汽车保险中的应用 44(2)新能源汽车独有风险的大数据分析 45(3)应鼓励数字技术在新能源保险中应用 47新实践 48五、保险科技国内外应用案例 495.1 国内应用案例 49(1)主机厂商:理想汽车 49(2)互联网平台:微保 52(3)保险公司:平安车险 545.2 国外应用案例 56(1) “熟人互保 ”: InsPeer 56(2)区块链应用:Kasko2Go 58(3)驾驶行为数据:Progressive & Mile auto & 特斯拉 592024 New Energy Vehicle Insurance Development Report新趋势 64六、新能源车险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656.1 新能源车险产业发展趋势 65(1)渠道变革:线上化取代传统中介模式 65(2)科技创新:数字技术赋能新能源车险 65(3)生态重塑:主机厂与险企合作共赢 666.2 新能源车险产业发展建议 68(1)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新能源车险定价指导原则 68(2)加强科技和互联网平台作用,推动保险数字化转型 69(3)促进共享与合作,培育新能源汽车保险新生态 71(4)完善智能汽车保险制度,助力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73课题组成员 75新增长012024 New Energy Vehicle Insurance Development Report一、车险市场增长进入瓶颈,新能源车险成为新增长极2020 年 9 月,我国提出了力争 2030 年前碳峰值以及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推动新能源替代迫在眉睫。然而,这对于百年汽车产业并非易事。过去十年,全面有力的政策支持不仅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强心剂,更使其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诸多新科技的载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先发优势,改变了传统燃油车产业由国外汽车巨头主导的竞争格局,是形成和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典范。“新能源车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互补产品,对新能源客户的用车体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新能源车险产品的优化和创新,是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此外,“新能源车险”也处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及的“五篇大文章”中多篇“大文章”的结合点,是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的重要实践领域,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政策的指导下,新能源车险市场不断规范完善,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快速发展,正在成为车险市场的新增长极,带动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1.1 车险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的汽车保险行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50 年代,但真正的起步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全面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开始,而真正的发展是始于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随着汽车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日用品”,并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保险也从一种“小众产品”转变为与社会和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产品”。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在若干次大规模调整期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初步发展(1981-2000)1980 年,我国保险业开始复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全面恢复中断 25 年之久的汽车保险业务,以适应国内企业和单位对于汽车保险的需要,以及公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事故日益频繁的客观需要。但当时的汽车保险仅占财产保险市场份额的 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动车辆迅速普及,相应的保险业务也随之迅猛发展。到 1988 年,汽车保险收入首次超过 20 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 37.6%,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进入了02守正创新2024 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以及管理也日趋完善,尤其是中国保监会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机动车辆保险的条款,加大了对费率、保险单证以及保险人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加速建设并完善了机动车辆保险中介市场,对全面规范市场、促进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改革第一阶段(2001-2006):初探改革,从放到收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第一次车险市场化改革正式开始。入世前,中国共有内外资保险公司 40 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占有率仅约 1%,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四家公司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 96%,全国保费收入
2024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69M,页数8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