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区域研究报告 1 云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陆奕璇 经济实力: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及多民族省份,是我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地理战略地位突出。依托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优势,全省形成了以烟草、电力、有色、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近年来以绿色硅和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烟草、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面临提质压力,新兴产业仍待培育壮大,服务业也面临主要依靠旅游拉动的结构性不足;2022 年以来云南省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产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为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蓄积力量。2022 年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0 万亿元,仍位列全国第 18 位,同比增速为 4.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1.3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排序由上年的第 18 位升至第 6 位;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消费持续回升,受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收紧影响,投资出现下滑,出口亦下行,经济持续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仍需巩固,当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低于全国水平 0.8 个百分点。 云南省各市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不均衡,基本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周围进行梯度递减的圈层经济格局,首位经济圈实力较强。近年来,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全境及红河州北部 7 个县组成的滇中城市群集聚了全省 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2020 年《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和《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强化了滇中城市群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2022 年《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进一步强调了“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从经济总量看,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及房地产下行对昆明、大理及边境城市经济冲击较大,而曲靖、楚雄、文山、保山等州市在绿色硅和新能源电池等产业方面发展较快,带动经济转型及增长。2022 年除楚雄和大理交换排序外,其余州市排位与上年格局一致,昆明地区生产总值继续领跑,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1.37 亿元,占全省 GDP 的比重为 26.0%,较上年下降 0.6 个百分点,经济首位度进一步下滑;曲靖及楚雄在产业带动下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22 年分别以8.1%和 6.7%的增速继续分列全省第一及第二位,曲靖与经济规模第三名的红河拉开差距,楚雄超越大理,经济规模上升至全省第五位。2023 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各州市经济均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差异较大。其中,昭通、怒江和曲靖分别以 8.0%、7.7%和 6.9%的经济增速分列各州市前三位;丽江和西双版纳在旅游业复苏带动下经济也实现较快增长;迪庆、大理、保山和德宏经济增速在 2.0%以下;昆明经济增速为 3.1%,仍主要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经济增速不及全省区域研究报告 2 平均水平。 财政实力: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云南省主体税种收入增长空间有限,以清缴历年专项收入等措施拉动非税收入增长亦后劲不足,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行、服务业长期承压等因素影响,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49.46 亿元,较上年自然口径下降 14.4%,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 2%,增速放缓;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亦较上年显著下降 42.9%至 620.82 亿元;云南省在我国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规模持续居全国各省市前列,2022 年大幅增长的上级补助收入较好地满足了重点领域支出需求,全省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也进一步凸显。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587.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 216.8 亿元,增长 15.8%,除经济恢复带动外,亦受 2022 年实施留抵退税政策拉低基数影响;土地成交仍较低迷,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408.7 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022 年受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行冲击,除迪庆外,云南省其余 15 个州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出现减收;仅昆明、曲靖、红河和玉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偏小;增速方面,德宏、大理和昆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相对明显,分别以-36.6%、-28.5%和-26.7%的增速分列各州市后三位,除政策性减收及非税下降外,昆明和大理与房地产和土地相关税收亦出现较明显下降。各州市税收比率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平衡普遍对上级补助收入依赖较大。2023 年前三季度,受上年低基数影响,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均大幅增长;昆明在规模上继续领跑各州市,当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口径同比增长 14.0%;红河该增速为 3.4%,为各州市最低增速。支出端,半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出现下滑,其中迪庆、玉溪、昆明和德宏前三季度支出规模同比呈两位数下降,而怒江和临沧支出规模同比上升较为明显。 2022 年以来,云南省大部分州市土地成交量持续收缩,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体呈负增长态势,昆明、文山、大理、西双版纳、红河和德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显著下降,降幅均超过 40%;其中昆明同比下降 67.6%,降幅在各州市中最大,其占全省的比重也大幅降至 23.53%;其余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未突破百亿,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普遍较低。2023 年前三季度,大部分州市土地市场仍处下行通道,仅大理、临沧、昭通、昆明和怒江当期土地出让金超过上年全年规模的 65%;迪庆、丽江、西双版纳、曲靖、玉溪和普洱当期土地出让总价不及上年的 40%;大部分州市 2023 年以来宅地楼面成交均价较上年有所抬升,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地成交热度向核心区位集中。 债务状况:云南省政府债务规模较大,2022 年末债务余额为 12098.32 亿元,区域研究报告 3 排名各省市第 12 位,较 2021 年末增加 1146.63 亿元,但期限分布结构较合理,5 年以上到期债务 5232.9 亿元,占比 43.2%。近年来再融资债券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偿付压力,且棚户区改造、收费公路、公立医院、农林水利等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的偿债资金来源多样化。整体看,云南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2 年末云南省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均有所增长,其中曲靖、红河、楚雄和昭通同比增速在 20%以上;怒江、昭通、丽江、曲靖、保山和文山举债空间相对较小。从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看,省本级、迪庆、怒江、昭通、临沧、普洱和文山近三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无法对其 2022 年末政府一般债务余额形成覆盖,一般债务偿付存在一定压力;土地出让持续缩量下,各州市专项债务偿付压力明显上升,其中大理、临沧、丽江和怒江偿付压力相对更大。此外,昆明、玉溪、保山等近年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波动相对较大的州市专项债务偿付亦值得关注。 2022 年及 2023 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城投债发行及存续余额均处于全国各省市中游水平。城投债发行、存量城投债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仍主要集中在省本级和昆明。与自身财力状况相比,除昆明外,其余州市 2023 年 9 月末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均小于其 2022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存量城投债负担
[新世纪评级]:云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3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