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区域研究报告 1 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严奇昊 经济实力: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地处我国最南端,具备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并积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海南省形成了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兴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中旅游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全省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经济不断发展,但经济总量仍位列全国下游,2022 年海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818.22 亿元,同比增长 0.2%。2023 年前三季度,海南省经济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274.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5%。 海南省内各市县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导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其中海口经济总量稳居第一,儋州由于和洋浦实现一体化发展,经济总量跃居第二,三亚紧随其后,与儋州同属第二梯队;其余市县经济实力相对较弱。2022 年由于本土疫情反复影响,各市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全省经济的领头羊儋州、三亚和海口由于经济外向度较高,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下滑幅度最大。2023 年前三季度,由于前期不利因素消散,海南省各市县经济均实现较快增长。 财政实力:海南省综合财力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构成,且对上级政府补助收入和债务收入有较大依赖,财政实力在全国排名靠后。2022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832.43 亿元,较上年下降 9.6%,收入规模位列全国第 28 名,其中税收收入为 609.33 亿元,较上年下降 18.0%,主要系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房地产业低迷影响;当年海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39.69%,较上年下降 7.04 个百分点,自给水平欠佳。2022 年海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468.86 亿元,同比增长 18.97%,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有所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省综合财力构成有所分化,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668.98 亿元,同比增长 14.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258.08 亿元,同比下降 3.7%。 2022 年,由于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影响,海南省各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减参半,但基本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各市县财政实力仍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其中海口仍遥遥领先,三亚、澄迈和儋州财政实力也较强,同时收入质量及自给率排名亦处全省上游,其他大部分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同时收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 区域研究报告 2 入质量及自给率水平较弱。2023 年前三季度,由于经济复苏,海南省多数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且增幅普遍较高。 2022 年海南省各市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然差距较大,其中海口与三亚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最大,位居前两名,规模远超其他市县,对地方政府财力的贡献也较大。从增速看,澄迈、昌江和海口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幅度位居前列,其余大部分市县呈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排名第二的三亚亦有 26.95%的降幅。2023 年前三季度,海口和三亚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分别为 79.02 亿元和 78.63 亿元,仍领先于其他市县,但两市差距大幅缩小;其余各市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各有增减,但规模均不足 16 亿元。 债务状况:2022 年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城投带息债务仍保持增长,但债务规模在全国各省处于较低水平。2022 年末,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486.63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478.73 亿元;与财政实力相对比,是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4.19 倍,该比例较上年增加 0.92,该指标位列全国各省市降序排列第 15 位,债务压力有所增大。海南省内公开发债城投企业相较于全国其他省市较少,城投债发行规模较为有限;2022 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 680.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7.85 亿元,规模位列全国 31 个省市第 28 位。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0.82 倍,该比率位列全国 31 个省市降序排列第 25位,城投债务负担相对小。 海南省下辖各市县政府债务规模体量差异较大,主要集中于海口、三亚、儋州、文昌和东方,2022 年末全省大部分市县政府债务余额呈增长态势,债务负担较上年有所加重。在债务规模较大的市县中,财政实力较强的三亚和海口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同时其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可对债务的偿付提供较好补充,其他大部分市县由于财力较为有限,现阶段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大。目前省本级、三亚、儋州和海口各有一家发债城投企业,其中省本级城投企业债券余额和带息债务规模最大,偿债压力较重。 一、海南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海南省经济实力分析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地处我国最南端,具备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并积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海南省形成了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兴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中旅游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全省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经济不断发展,但经济总量仍位列全国下游,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 区域研究报告 3 2022 年海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818.22 亿元,同比增长 0.2%。2023 年前三季度,海南省经济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274.9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5%。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隔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面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地处边疆海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海南省建省较晚,于 1988 年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辖 4 个地级市、5 个县级市、4 个县、6 个民族自治县,省会为海口市。海南经济特区与海南省同时成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 3.54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 200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海南省常住人口数量较少,截至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1027.0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56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1.49%。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受制于特殊的海岛地理环境因素,省内无与岛外直接连接的公路和铁路,也成为制约海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三大机场通航路线的增多、环岛铁路的建成运行以及“四方五港”格局的形成,海南省交通布局不断完善。具体来看,航空方面,海南省内设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琼海博鳌机场,目前已开通大量空中国际航线与国内航线;海运方面拥有 1944 公里长的海岸线,68 个自然港湾,已基本形成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等“四方五港”格局;公路方面,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超 4 万公里,路网密度 118.5 公里/百平方公里,环岛高速路网贯通全岛;
[新世纪评级]: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5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