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区域研究报告 1 天津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郭燕 经济实力: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体系门类齐全,但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实施下,天津市仍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近年来,受传统重工业景气度较低等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乏力;同时,人口总体净流出、全市资金面持续承压、叠加外部环境冲击等因素影响,天津市投资及消费增速整体放缓,经济增速持续低于全国水平。2022 年,天津市投资、消费及工业经济增速均转负,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倒数第 5 位,低于全国增速 2.0个百分点。2023 年前三季度,随消费及工业经济恢复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4.6%,经济增速排名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上升 6位至第 21 位,但仍低于全国增速 0.6 个百分点;当期,随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同比均大幅下降,全市投资降幅进一步扩大,天津市仍面临经济增长及转型压力。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天津市下辖各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中滨海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总量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成左右,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6715.49 亿元,2022 年经济总量数据未获取。环城区域工业基础较好,各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均衡,在全市排名均相对靠前,其中津南区 2021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03.11 亿元,2022 年该区经济总量数据未获取;除津南区外,其余环城三区 2022 年经济总量均处于 680 亿元至 950 亿元之间。中心城区发展已较为成熟,偏远郊区发展起步较晚,两大板块内区域经济总量分化均较大,其中中心城区的河西区、和平区和南开区,偏远郊区的武清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强,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均处于 690 亿元至 1150 亿元之间,其余板块内各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其中蓟州区和红桥区以 279.33 亿元和 180.77 亿元经济总量位列全市后两位。2022 年,受外部环境冲击、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各区经济增速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约半数区域经济增速转负,均分布于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滨海新区和中心各区经济均呈现低速增长,经济增速均低于 3.5%。2023 年以来,已获取相关数据的天津市下辖各区经济增速均较 2022 年全年有所回升,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经济增速也纷纷转正,但各区经济增速普遍仍低于全国增速,仍面临经济增长压力。 财政实力:天津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全市财力形成重要贡献,2022 市级财力约占全市的三成。近年来,天津市 区域研究报告 2 税收收入总体增长乏力,2022 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市税收收入转为同比大幅下降 17.0%至 1346.94 亿元,同期非税收入经历 2019 年一次性明显增长后又总体大幅回落,2022 年非税收入同比下降 3.7%至 499.75 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随房地产行业下行于 2022 年同比显著下降 62.4%至 423.66 亿元,全市财政实力总体明显下滑,2022 年财政收入合计同比下降 23.6%至 2924.47 亿元。近三年,主要随城乡社区支出规模压降,全市财政支出规模逐年下降,财政收支缺口与高峰时相比有所缩减,但平衡压力仍较大,2022 年全市财政支出合计 3849.40 亿元,同比下降 20.4%,超过财政收入合计 924.93 亿元,资金缺口主要依靠债务收入来弥补。2023 年以来,随经济恢复发展及外部冲击影响消退等,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大幅回升 14.8%、43.5%至 1568.6 亿元和 408.8 亿元,其中基金收入已超过 2022 年全年规模,全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有所缓解。 与经济实力相匹配,滨海新区财政实力在天津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22 年财政收入合计为 816.03 亿元;中心城区、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总体财力相差不大,2022 年财政收入合计均处于 430 亿元至 490 亿元之间;其中,中心城区土地出让收入上缴市级财政,各区财政收入合计均相对较小,区域财力主要受经济实力影响有分化,2022 年财政收入合计分布于 55 亿元至 105 亿元之间;环城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差较小且规模均相对较大,财政收入合计在全市排名均相对靠前,2022 年均处于 85 亿元至 130 亿元之间;偏远郊区财力分化较大,武清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财政收入合计均排名全市第二位,静海区财政实力在全市处于中游水平,其余三区财政实力较弱,2022 年偏远区域财政收入合计分布于50 亿元至 175 亿元之间。2022 年,受经济下行及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因素影响,天津市下辖各区税收收入均同比下降且多数降幅超过 8.5%;同年,随房地产行业下行较快,多数区域成交土地出让金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均超过 50%,当年除滨海新区基金收入接近百亿元外,其余区域基金收入均小于 32亿元。近年来,中心城区土地交易情况在全市相对较有支撑,持续获得较大规模土地出让金补助收入,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总体较好。2022 年,除中心城区财政收入合计在基金补助收入增加带动下同比增长 6.5%外,滨海新区、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财政收入合计同比分别下降 11.4%、20.0%和 19.0%。同年,随收入下滑,滨海新区、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均大力压缩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合计同比分别下降 15.7%、34.6%和 28.4%,但主要受限于土地交易收入远不能覆盖基金预算支出,上述三大板块财政收入合计对支出合计的覆盖率虽有所回升但仍均处于 78%至 82%之间,收支平衡压力仍较大。2023 年以来,已获取相关数据的多数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均较快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土地成交总价已超过 2022年全年规模,主要系中心城区土地成交额显著回升所致。整体看,除中心城区外, 区域研究报告 3 仍需关注其他板块内区域的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债务状况:天津市存续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很大,近年来叠加区域经济发展欠佳,个别国企发生债务危机、永煤违约事件冲击以及融资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城投企业融资受限,城投债发行期限明显趋短,以短券发行为主,发债利率明显抬升,同时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总体净偿还,但受制于债务利息负担较重且全市土地成交情况下滑,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总体降幅较有限。2022 年末,天津市存续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 1.25 万亿元,同口径同比下降 1.7%,城投企业债务负担重。同期,为支撑城乡社区及重大项目建设支出等,天津市政府债务规模扩张较快,2022 年末余额为 0.86 万亿元,同比增长 9.7%,是其 2022年财政收入合计的 2.96 倍,全市政府债务及城投企业债务负担双重。 天津市发债城投企业分布于市级、滨海新区、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中心城区仅和平区存续一个发债城投企业。目前,天津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集中于市级和滨海新区,合计占比接近 80%;全市存续城投债余额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12-28
新世纪评级
29页
1.59M
收藏
分享

[新世纪评级]:天津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9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30. 湖北省各州市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9情况
金融
2023-12-28
来源: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查看原文
图表 29. 各省市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对比情况
金融
2023-12-28
来源: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查看原文
图表 28. 湖北省各州市城投债存续余额7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对比情况
金融
2023-12-28
来源: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查看原文
图表 27. 2021 年以来湖北省各州市城投债发行情况
金融
2023-12-28
来源: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查看原文
图表 26. 2022 年及 2023 年前三季度各省市城投债发行及余额情况
金融
2023-12-28
来源: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查看原文
图表 25. 2022 年末湖北省各州市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及相关指标对比
金融
2023-12-28
来源: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