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区域研究报告 1 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周晓庆 经济实力:湖北省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及经济基础较好。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超预期因素冲击,湖北省大力推动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 19 条接续政策措施落地,区域经济实现韧性增长,不过发展速度较上年高位回落。2022 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 53734.9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4.3%,同比下降 8.6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3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位次保持在全国第 7 位,不过与后一位的福建省呈现追赶态势,经济体量差距已较小。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9.21 万元,居全国第 9、中部第 1,比上年增长 3.4%。从三大需求看,2022 年湖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及外贸分别在基建、工业投资支撑和出口带动下维持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5.0%和 14.9%;但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支出疲软,削弱了消费增长动力,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 2.8%。2023 年前三季度,湖北省经济增速持续回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237.97 亿元,同比增长 6.0%,高于全国平均 0.8 个百分点,与后位福建省的差距得以拉大;当期消费有所回暖,投资明显放缓,外需持续走弱,增速分别为 8.5%、5.5%和-1.5%。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2022 年,湖北省下辖各州市经济规模分化明显,位序与上年保持一致。武汉市经济首位度强,在省内处绝对领先地位,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18866.43 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 35.11%。其次是宜昌市和襄阳市两大副中心城市,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均突破 5500 亿元,均约占全省的10%,整体发展优于其他城市。同年,大部分市投资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消费大幅回落至不及 4%,外贸大多加速,但除武汉市外进出口规模相对有限。各市经济增速普遍回落,主要集中在 3-6%区间。黄石市以 5.6%增速水平位列第一;受投资大幅减缓拖累,神农架林区经济低至 0.2%,天门市为唯一经济负增长地区,增速为-1.8%。2023 年上半年度,湖北省各州市消费复苏,经济普遍提速发展,且增速处于相近水平,大部分州市的经济增速在 4-7%区间,最低的鄂州市为 3.8%;经济体量排位基本未有变动,仅随州市超越恩施州升至第 11 位。 财政实力:2022 年,受经济承压及留抵退税影响,湖北省税收小幅缩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凭借非税收入增长,实现基本持平,规模及质量在全国仍处于中上水平。全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281.13 亿元,位居全国各省市第 14 位,较上年后移 2 位;税收比率为 73.50%,在全国各省市降序排列第 8 位,较上年后移 1 位。同年,湖北省一般公共财政自给率较上年降低 3.34 个百分点至 38.05%,收支矛盾加大。由于省内土地市场景气度持续走低,湖北省政府性区域研究报告 2 基金预算收入大幅减收,全年收入为 2870.84 亿元,同比下降 26.63%,对地方财力贡献度已不及一般公共预算。2023 年前三季度,湖北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恢复增长,当期完成 2803 亿元,同比增长 8.3%;自给率升至42.50%,仍处于较低程度;房地产市场仍处调整期,土地市场表现低迷,预计拖累整体基金收入水平。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2022 年,湖北省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位回落,收入规模排序基本稳定。武汉市是全省唯一超过 1500 亿元的地市,规模优势明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 45.86%,但在减税降费以及经济下行压力下增速为-4.68%,降幅已至全省第二,仅高于-7.03%的仙桃市。宜昌市上升表现较为突出,加快追赶襄阳市,两市收入在 220 亿元左右。其后荆州市以小幅优势反超黄冈市升至第 4 位,处于约 140 亿元的相近规模。黄石市增加矿产资源出让和特许经营权出让等一次性非税收入,迅速拉近与孝感市两市规模差距,当年黄石市和孝感市分别为 136.75 亿元和 137.21 亿元,分列第 6-7 位。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尚可,收支平衡能力整体较弱,除武汉市和鄂州市外的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不足 50%。2023 年上半年度,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普遍增长,有 9 个市增速超过 20%,整体表现强劲。武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转正为 1.1%,仍显低迷;宜昌市增量为全省最高,强势反超襄阳市,规模居于全省第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2022 年,受房地产景气度低迷、房企拿地意愿趋弱及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湖北省下辖绝大多数地区土地出让收入下行压力加剧,且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呈显著差异化。武汉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大降 32.29%至 1330.42 亿元,规模占全省的 46.34%,仍稳居全省第一。宜昌市收入规模小幅下降至 215.53 亿元,保持全省第二位次。黄石市得益于土地出让收入高速增长,政府性基金实现 178.01 亿元收入及 53.15%增速,占全省比重的 6.20%,跃升至省内第三。襄阳市、黄冈市和鄂州市收入减量显著,增速分别为-45.70%、-46.25%、-61.53%。大部分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有所下降,但地方财力受土地市场波动影响程度仍高,2022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的 4 市中,黄石市和天门市实现较高增幅,分别达 1.30 倍和 1.29 倍,仅次于 1.68 倍的潜江市。2023 年前三季度,除仙桃市、随州市、宜昌市外,湖北省下辖州市的土地出让成交额均同比下滑,且大部分城市跌幅较大,区域土地市场下行明显,后续基金收入存在缩量可能。 债务状况:2022 年以来,湖北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保持增长,政府债务规模继续扩张。2022 年末,湖北省政府债务余额为 13900.11 亿元,较 2021 年末增长 16.49%,维持全国 36 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降序第 9区域研究报告 3 位,处于全国上游水平。湖北省财力对债务保障程度有所弱化,2022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上年提升 0.60 倍至 4.24 倍,位列全国 36 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降序第 14 位,较上年前移 1位,处于中上水平。湖北省债务期限较为合理,新增债务需遵循严格的限额管理,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2022 年,湖北省各州市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除神农架林区外增幅均在两位数,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均有所升高,均在 3 倍以上,各地政府债务负担均有不同程度加重。武汉市债务规模突出,2022 年末,武汉市存续债务余额高达 6295.13 亿元,占全省债务余额的45.29%;但凭借其强劲的财政实力,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为4.18 倍,仍居于全省中后位次。恩施州上升幅度最高,亦是负担最重地区,该比率高达 6.73 倍,同比上升 1.51 倍。同年抬升幅度次之的潜江市整体负担尚可,该比率提升 1.08 倍至 3.46 倍,仍处于省内中后水平。2022 年以来,湖北省城投债发行保
[新世纪评级]: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6M,页数3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