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区域研究报告 1 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钟士芹 经济实力: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小,近年来经济增速变动较大,2022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32.64 亿元,同比增长 1.1%,增速较上年下降 5.6 个百分点,GDP 总量仍居全国末位、增速居全国第 26 位。2022 年,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但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出现下降,旅游业主要指标降幅明显。从三大需求看,2022年西藏自治区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但投资和消费均呈下降态势,房地产投资及商品房销售亦大幅下降。2023 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恢复,当期 GDP 同比增长 9.8%,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 9.6 个百分点。 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其中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2022 年拉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47.57 亿元,占全区 GDP的比重达 35.05%;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 2022 年 GDP 规模依序次之,经济规模总体较小;位于藏西北区域的那曲市、阿里地区因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规模最小。从增速看,2022 年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和那曲市 GDP 总量总体呈明显放缓态势,其中昌都市 2022 年 GDP 增速相对较高,为 5.00%,其他地市均未超过 2%。 财政实力:2022 年,主要受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影响,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下降,当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9.63 亿元,同比下降 16.69%,规模仍居于全国各省末位;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亦较小,且受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影响,当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 24.59%至 34.76 亿元。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程度弱,但基于西藏重要的国防边陲地位及特殊的政治战略地位,全区能够持续获得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补助,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支持,2022年全区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和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 92.26%。2023 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4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5.8%。 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集中于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2022年拉萨市以 72.47 亿元的规模继续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在 20 亿元左右或以下。从增速来看,2022 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差异较大,除昌都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正增长之外,其他地市均呈负增长。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弱,2022区域研究报告 2 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高的拉萨市仅为 20.40%,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未超过 10%。各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总体较小,且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拉萨市,2022 年拉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为 15.78 亿元,同比下降 37.82%,占当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为 45.39%。 债务状况: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2022 年末全区政府债务限额及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645.30 亿元和 567.93 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 16.42%和 14.58%,规模在全国仍排名末位,政府债务负担相对不大。截至 2023 年 9 月末,西藏自治区发债城投企业共 3 家,其中自治区级平台、拉萨市平台和日喀则市平台各一家,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共 252.47 亿元,较 2022 年 9 月末增加 21.94 亿元,存量债券余额超过青海、内蒙古、宁夏、海南、甘肃和黑龙江,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 25 位;上述 3 家城投平台 2022 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合计为 645.14 亿元,较上年末略降1.53%,平台带息债务余额超过青海和宁夏,在全国排名第 29 位。全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是 2022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3.59 倍,该比重在全国降序排列中位于第 18 位,债务偿付压力尚可。 一、西藏自治区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西藏自治区经济实力分析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小,近年来经济增速变动较大,2022 年全区 GDP 总量仍居全国末位、增速居全国第26 位。2022 年,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但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转呈下降态势,旅游业主要指标降幅明显。从三大需求看,2022 年西藏自治区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但投资和消费均呈下降态势,房地产投资及商品房销售亦大幅下降。2023 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恢复,当期 GDP 同比增长 9.8%,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 9.6 个百分点。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国境线长达 4000 多公里,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全区总面积 120.28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仅次于新疆,位列第二位。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以藏族居民为主,少数民族占比超过 90%,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级行政区,2022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 36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36 万人,占总人口的 37.36%。 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维稳、民生保障等各方面的特殊政策扶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小,近年来经济增速变动较大。2022 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区域研究报告 3 地区生产总值 2132.6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增速较上年下降 5.6 个百分点,GDP 总量仍居全国末位、增速居全国第 26 位。2023 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28.5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 9.8%,GDP 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 9.6 个百分点。 图表 1. 2013-2022 年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2013-2022 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 2. 2022 年西藏自治区与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各省市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其矿产资源、水资源、物产资源、草场耕地及森林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各省前列。作为我国主要的牧区之一,西藏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牧业是主要经济体,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玉米等,牲畜主要有牦牛、绵羊、山羊、黄羊等,虫草、天麻、贝母、灵芝等藏药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西藏自治区初步形成了藏药、农畜产品深加工和民族手工、绿色食品饮品加工、矿产、建筑建材、旅游业等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2022 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 180.16 亿元,同比增长 6.2%;第二产业增加值
[新世纪评级]: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5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