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药品适老化研究报告-中国药品适老化课题研究组

1中国药品适老化研究报告中国药品适老化课题组自 2000 年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截至 2022年末,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达到 2.8 亿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到 19.8%;65 岁及以上老年人 2.1 亿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到 14.9%。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老年人医疗健康需求的迅速增加。作为健康领域的基本构成要素,药品是满足老年人疾病治疗需求、维持老年人健康状态、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性物质。人口老龄化将是伴随中国整个 21 世纪发展的基本国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过程,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深化紧密交织、相互影响。从这一背景出发,研究规模日渐庞大的老年人用药的基本状况、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推动老年人用药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不仅同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福祉息息相关,也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两大战略的成功实施紧密相联,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2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人口老龄化和迅速增长的健康需求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进入 19 世纪之后,在生产力快速提升带来的生活改善以及科技革命带来的医疗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人类首次迎来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按照国际社会惯用标准1,中国在2000 年进入到老龄化社会。2021 年,随着 65 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到 14.2%,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到老龄社会。(一)老年人是我国当前的主要健康风险人群,健康需求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紧密相联迄今为止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风险,经历了从瘟疫、饥荒到传染病再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变化。在生活水平提升、饮食结构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也逐步转化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016 年,我国全人群中死因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COPD、肺癌、肝癌、高血压心脏病、胃癌、道路交通事故、糖尿病和1 虽然近些年中国国内对于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划分有着不同的定义,但从最严谨的人口学定义看,研究界对于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依次为:65 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到 7%,为进入老龄化社会(agingsociety);65 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到 14%,为进入到老龄社会(aged society); 65 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占比达到 21%,为进入到超老龄化社会(super-aged society)。3食道癌2。当前,由主要慢性病引发的死亡人比占比超过了 88%。从健康风险人群分布看,进入 40 岁后我国居民有各类健康问题的比例明显增多,当前的健康风险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特别是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调查显示,进入 40 岁之后,居民中有各类健康问题的比例超过 10%;进入 60 岁之后,人群中有各类健康问题的比例超过四成;进入 70 岁以后,这一比例增长至六成(图 1)3。在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的大背景下,老年人成为我国的主要健康风险人群,也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图 1 分年龄看我国居民的健康风险(%)2 数据来源:《中国死因数据集 2016》。3 数据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入户问卷部分,调查每年在全国 12 个省随机抽取 12000 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涉及到的家庭成员数量超过 40000 人,详情参照:冯文猛,《“十四五”养老工作需关注三个重点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21 年 3 月。4(二)人口老龄化将迎来更为迅猛的发展,带来了健康需求的继续快速增加人口出生状况以及人均预期寿命情况是决定人口老龄化发生以及进展快慢的两个基本要素。在人口出生方面,中国的总和生育率4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发生了显著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高达6 左右,之后经历了起伏波动,高峰期的 1963 年超过了 7,进入 1980 年代之后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在全国范围的实施迅速进入下降轨道,到 1990 年代初期跌破2.1 的更替水平后继续下降,到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时降至 1.3 的水平。在预期寿命方面,随着战乱结束后国民经济迅速转入恢复增长轨道,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快速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40.8 岁增至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 67.8 岁,2000 年进一步增至 71.4 岁,到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增至77.9 岁。生育率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相互叠加,共同导致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生。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4 总和生育率是指按照当前的生育状态,一位女性一生中所生子女的数量。2.1 被称为总和生育率中的更替水平,是指维持当前的人口总量和结构所需的生育子女的数量。当总和生育率高于 2.1 时,人口总量将保持增长;当总和生育率低于 2.1 时,人口总量将步入下降空间。5时,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7.1%,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经过 21 年的发展,中国便从人口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不仅 2.67 亿老年人的规模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总和,且老龄化速度在迄今为止的各国中也是最迅速的5。生育率的快速变化,带来了年度出生人口数量的剧烈变化。新中国成立至今,从年度出生人口数量的增减可以看出,中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人口生育高峰(图 2)。不同时期的出生人口在经过 60 年后都会进入老年阶段。2022 年到 2035 年,恰恰是我国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将陆续进入老年阶段的时期。从历史上的出生状况不难推断出,到 2035 年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会迎来更为迅猛的发展。到 2050 年前,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将相继进入老年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和在总人口占比会进一步增长。预测显示,到 2050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 5.2 亿人,在总人口中占比增至 39%。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将带来医疗健康需求的进一步攀升。5 国际上衡量一国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常用从人口老龄化社会(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7%)到老龄社会(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14%)的时间衡量。依照这一原则,中国用了 21 年,比迄今为止最短的日本的 24 年还少三年。6图 2 历年出生人口数量:1949-2021 年(万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高龄老人规模和占比进一步增加,将引发健康需求的更快增长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也是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和医疗技术继续改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还将迎来进一步增长。更多长寿人口的出现,将导致老年人口规模整体增长同时,群体中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的数量和规模迎来快速增加。近三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 年、2010 年、2020年我国 80 岁以上人口规模分别为 1199 万人、2099 万人以及 3580 万人,在总人口占比分别为 0.96%、1.57%和 2.54%,增长态势迅猛。在过去的 20 年间,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5.6%,增速高于 60 岁7及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3-12-21
80页
1.34M
收藏
分享

2023中国药品适老化研究报告-中国药品适老化课题研究组,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4M,页数8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8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8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中国在研基因药物管线分析——按技术路线.png
医药生物
2023-12-21
来源:2023基因药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沙利文
查看原文
主要国家、地区基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png
医药生物
2023-12-21
来源:2023基因药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沙利文
查看原文
全球获批的基因药物载体类型.png
医药生物
2023-12-21
来源:2023基因药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沙利文
查看原文
中国在研基因药物管线分析——按临床分期.png
医药生物
2023-12-21
来源:2023基因药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沙利文
查看原文
中国在研基因药物管线分析——按疾病领域.png
医药生物
2023-12-21
来源:2023基因药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沙利文
查看原文
全球获批的基因药物治疗领域.png
医药生物
2023-12-21
来源:2023基因药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沙利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