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区域研究报告 1 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 钟士芹 经济实力:江苏省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结构优良,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全省经济增速波动较大,其中 2022 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经济呈小幅增长态势,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2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8%;GDP 规模仍仅次于广东稳居全国第二位,人均 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位。2022 年,全省工业经济指标表现总体尚可,先进制造业増势相对较好,但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承压;服务业支柱地位仍保持稳健,其中金融业和邮政电信行业保持较稳定增长,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主要指标降幅明显。从三大需求看,2022 年江苏省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均保持增长,但增速均呈下降态势;受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影响,房地产投资及商品房销售均有所下降。2023 年前三季度,江苏省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恢复,当期 GDP 同比增长 5.8%,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 3.5 个百分点。 2022 年,除宿迁和连云港之外,江苏省其他地市 GDP 总量排名与 2021 年相比未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差异化仍较显著。其中苏南地区的苏州、南京、无锡和苏中的南通经济总量均超万亿元,经济体量较小的地级市仍主要分布于苏北地区。各地市在人均 GDP、地均 GDP 以及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仍表现为较明显的梯度特征。从经济增速看,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 年各地市经济增速较上年均有所回落,经济增速均在 2.0-5.0%的区间。从三大需求看,2022年多数地市投资、消费及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绝大多数地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呈下降态势。2023 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复苏回暖,除南京和苏州 GDP 增速分别为 4.5%和 4.2%之外,其他地市经济增速均在 5%以上,其中连云港 GDP 增速达 11.9%。 财政实力: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前列,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好,财政自给能力较强;2022 年,主要受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土地相关税收减少等因素影响,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下降态势,当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58.88 亿元,同比下降 7.55%。2022 年,全省实现税收收入 6803.22 亿元,同比下降 16.74%,税收占比为 73.48%,财政收入稳定性仍较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62.13%,较上年下降 6.53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六位,位于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和浙江之后,财政自给能力总体较强。江苏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维持在较大规模,对综合财力形成较强支撑,但2022 年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因素影响,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转呈下降态势,当年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1478.58 亿元,同比下降 15.80%,但仍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2 系地方财力的第一大来源。2023 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税收收入増势较好,但土地增值税继续呈较大幅下降;上半年度以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亦呈下降态势。 江苏省各地级市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与 2021年相比存在部分微调,规模排名总体与 GDP 排名相当,部分地市存在 GDP 总量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倒挂的情况,侧面反映出地区经济质量与创税能力的差异。分区域看,苏南地区财政实力较强,苏北地区财力整体偏弱,其中苏州、南京、无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千亿元,显著领先于其他地级市,合计占比达 55.37%。从增速看,主要受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土地相关税收减少等因素影响,2022 年多数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负增长,正增长地市仅 3 个,分别为宿迁、淮安和盐城,增速均未超过 2%。各地级市财政收入质量差异有所增大,财政自给程度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苏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整体较好,苏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相对较弱。 2022 年江苏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苏州、南京、常州、南通和无锡等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地市。2022 年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因素影响,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转呈下降态势,且增速差异较大,仅淮安、连云港、常州和镇江为正增长。以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2022 年绝大多数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地方财力中占比总体仍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财力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依赖程度总体较高。 债务状况:2022 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为 20694.0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12%,债务规模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但因其财政实力强,财政收入对债务的覆盖程度相对较好,2022 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2.24 倍,位列全国 36 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升序排列第 7 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22 年,在隐债化解背景下,城投债发行延续严监管态势,严格控制增量的同时逐步化解存量,江苏省城投债发行规模有所下降,当年全省城投债发行额 10816.71 亿元,同比下降 22.76%,发行规模及城投债余额仍居全国各省首位。若考虑城投平台带息债务,江苏省平台企业多,平台带息债务规模大,全省城投企业 2022 年末带息债务达 7.77 万亿元,是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8.40 倍,在全国排名均居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较弱。 从各地级市来看,2022 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城投企业存量债券及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地市。政府债务方面,2022 年末共有 10 个地级市政府债务余额超过千亿元,其中南京以 2988.15 亿元的规模居于首位;镇江得益于省级层面化债支持,政府债务余额经过连续几年高增长后,以 2188.52 亿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3 元的规模跃居第二位;苏北地区的宿迁、淮安、连云港政府债务规模仍相对较小。从政府债务负担看,苏南 3 市苏州、无锡和南京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小,镇江因化债因素,2022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高达 720.00%,显著高于其他地市。从城投债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看,2022 年在严监管背景下,多数地市存续城投债余额虽呈增长态势,但增速回落幅度较大,部分地市城投债余额出现下降;2022 年末各地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压力均有所增加,但增幅总体不大,其中泰州、盐城、淮安和连云港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负担相对最重,债务偿付面临较大压力。 一、江苏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江苏省经济实力分析 江苏省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结构优良,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全省经济增速波动较大,其中 2022 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经济呈小幅增长,GDP 规模仍仅次于广东稳居全国第二位,人均 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位。2022 年,全省工业经济指标表现总体尚可,先进制造业増势相对较好,但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承压;服务业支柱地位仍保持稳健,其中金融业和邮政电信行业保持较稳定增长,但受外部环境影响,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主要指标降幅明显。从三
[新世纪评级]: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3M,页数2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