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型基金: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新途径(产品篇)-41页.pdf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养老型基金: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新途径养老型基金: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新途径 孙 博∗摘 要: 受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程度、 个人选择权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 海外补充养老金产品模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般产品模式和专设产品模式, 分别以美国, 智利、 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为代表。 本文在总结国际补充养老金产品模式、 分析我国养老型基金市场概况, 剖析我国养老型基金发展机遇和阻碍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应该以专设产品模式及早推出养老型基金, 为第三支柱落地和第二支柱放开个人选择权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为国民自主性养老需求提供合适投资工具。 养老型基金包括两类, 一是配置型产品, 主要是目标日期基金、 目标风险基金; 二是工具型产品, 即股票、 混合、 债券等类别基金,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年龄及风险偏好自由进行基金选择和资产配置。 同时结合养老型基金长期属性, 应适度扩大投资范围, 包括投资一定比例海外资产、 另类资产等。关键词: 一般产品模式 专设产品模式 配置型产品 工具型产品1994 年, 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三支柱养老金模式以来, 众多国家纷纷改革并建立了三支柱模式的养老金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 在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国073∗ 孙博, 管理学博士, 金融学博士后, 中国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特邀成员, 供职于华夏基金养老金管理部, 研究领域为养老金融。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与供职单位无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养老金融蓝皮书家当中, 以第二、 三支柱为主的补充养老金得到了充分发展, 较大程度地缓解了第一支柱的财务压力, 提高了国民养老保障能力。纵观我国的补充养老金发展历程, 企业年金建立至今已有十多年, 覆盖 2300 余万企业职工。 2016 年职业年金市场化运作政策出台, 尚未真正落地。 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概念虽然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提出了,但至今尚未落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公共养老金一枝独大的养老金体系面临巨大的给付压力和结构性缺陷。 因此积极发展补充性养老金制度, 倡导企业及个人承担相应养老责任, 成为我国养老金体系改革完善的紧迫任务。补充养老金往往采用完全积累制, 基金存续时间跨度长, 数额积累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面临较大的由通货膨胀引起的贬值压力, 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投资运作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不同国家由于资本市场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程度、 个人选择权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 补充养老金的产品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总结国际补充养老金产品模式, 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补充养老金产品模式,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补充养老金保值增值和提高参加者退休保 障水平。一 养老型基金概述(一)海外养老型基金概述 养老型基金指的是根据养老金客户特征及资金风险收益要求, 专门设立的基金产品类别。 从国外来看, 美国、 加拿大等国家并没有养老型基金这一类别, 而是允许投资者在全市场范围选择现有共同基金产品。 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 则专门创设了针对养老金的基金产品类别, 倡导或者要求某类别养老金只能定向投资于该类养老型基金产品, 这主要包括澳大利亚、 智利、 中国香港。总体来看, 是否设立养老型基金主要有如下两方面考虑。一是与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程度有关。 是否设立养老型基金产品要考虑本国资本市场特征、 投资者行为特征和投资顾问体系发展情况。以美国为例, 美国股市呈现 “ 牛长熊短” 的特征, 推动共同基金等金融产3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养老型基金: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新途径品获取长期稳健良好的投资业绩, 也推动了 TDF 等养老属性鲜明的共同基金产品迅速发展。 另外, 美国资产管理行业中, 投资顾问体系发达, 投资者教育充分、 投资经验相对丰富。 因此, 尽管美国市场金融产品类型丰富,数量众多, 在养老基金投资方面没有过多限制, 也不会对个人养老金资产投资造成选择困难和较大风险。 相对而言, 澳大利亚、 智利等国家尽管资产市场长期处于增长态势, 但是在投资教育、 信息获取、 投资以及投资顾问等方面发展相对缓慢。 如果对养老金融产品不做限制, 则投资者在选择时将面临较大困难, 甚至容易出现因无力辨识产品风险而导致自身养老资金亏损的情况。 因此, 需要从政府角度帮助个人实现第一层次的筛选, 以帮助投资者选择与其风险偏好及生命周期特征匹配的产品, 从而更好地实现养老资产的稳健保值增值。二是与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开放程度有关。 美国第二支柱的 401 (k) 计划,虽然给予了个人投资选择权, 但雇员只能在雇主为其提供的投资范围中选择投资的产品。 也就是说, 雇主从受托人责任出发, 需要从投资管理人及产品中为员工划定一个选择范围。 同时, 2006 年出台的养老金保护法案 ( PensionProtection Act 2006, PPA) 引入了合格默认投资工具制度 ( Qualified DefaultInvestment Alternative, QDIAs)。 如果参加者没有主动选择, 其账户资金将自动投入 QDIAs 产品中, 主要是目标风险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 而在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中, 对个人选择权限制较少, 除投资个人账户中的可选产品外, 还能够自由选择投管人及其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 其自由选择权的扩大可能会使个人无法准确选择市场优秀投管人及产品, 此时专设产品通过设置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 产品进入门槛帮助, 使个人有效选择符合其养老特性的基金产品, 使养老金投资更具安全保障。(二)我国养老型基金概述近年来,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 国内基金行业在对接百姓养老金融需求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主要有两种思路。 一方面, 早在 2006 年, 汇丰晋信发行了我国首只具有养老属性的混合型目标日期基金,随后大成基金、 工银瑞信也发行了混合型和债券型目标日期基金; 另一方面,2012 年天弘基金推出了我国首只养老主题公募基金———天弘安康养老混合型3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养老金融蓝皮书基金, 此后随着养老主题持续升温, 养老主题基金发行逐渐增多, 海富通、 华夏、 泰达宏利等多家基金公司相继发行了十余只养老主题基金。 截至 2016 年年末, 市场上分别有 9 家和 3 家基金公司发行了 13 只养老主题公募基金和 5只目标日期基金, 基金资产净值总额达到 257 9 亿元。在市场机构自主探索的同时, 政策层面也对养老型基金进行了积极推动。2016 年 3 月,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和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养老型基金产品, 鼓励个人通过各类专业化金融产品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 提高自我养老保障能力, 这是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养老型基金。 2017 年 5 月, 证监会发布 《养老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指引 (试行)》, 并向行业征求意见,意味着养老型公募基金将真正落地。二 海外养老型基金的国别经验(一)智利 1981 年, 智利实行养
中国养老型基金: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新途径(产品篇)-41页.pdf,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9M,页数4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