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框架到政策探索: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路径(战略篇)-23页.pdf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养老金融蓝皮书从概念框架到政策探索: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路径 董克用 孙 博∗摘 要: 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 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三部分内容。 养老金体系主要包括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 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其中, 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 属于社会养老保险范畴, 与商业养老保险合并称为养老保险体系。 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实质是个人养老储蓄安排, 没有不同参加者之间的风险分散机制, 不属于保险范畴。 从我国实践来看,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枝独大, 第二支柱的企(职) 业年金发展缓慢,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尚未建立, 国家养老资产储备严重不足, 养老金制度发展不均衡, 远期面临巨大可持续压力。 因此, 加快建立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迫在眉睫。 在第三支柱发展过程中, 须充分结合我国国情, 以账户为核心, 并围绕账户建立、 运作和领取三个阶段建立完善的制度架构, 同时积极建设自动加入机制, 账户支取应急机制, 投资顾问体系, 第二、 第三支柱账户衔接机制等相关配套措施。 此外, 应合理探索基本养老保险统账分离和个人账户融入第三支柱的可行措500∗ 董克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秘书长,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全国 MPA 教指委秘书长, 研究领域为养老政策与养老金融; 孙博, 管理学博士, 金融学博士后, 中国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特邀成员, 供职于华夏基金养老金管理部, 研究领域为养老金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从概念框架到政策探索: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路径施, 理顺并优化我国养老金体系结构, 促进我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个人养老金 账户制 税收递延 投资多元化 统账分离一 养老金相关概念辨析按照联合国的老龄化标准, 当某一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 或 65 岁以上人口超过 7% 时, 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0 2% ,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2015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 2 22 亿, 占总人口的 16 1% 。 202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将增加到 2 55 亿左右, 占总人口比重为 17 8% 。 203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 5 亿, 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 25% 左右。另外, 我国老龄化进程速度很快。 65 岁以上人口从占比 7% 到 10% 所用的时间, 美国为 30 年 (1942 ~ 1972 年), 我国 为 14 年 ( 2000 ~ 2014年)。 从发展趋势看, 2000 年我国与世界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2050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 30 81% , 与发达国家的 32 03% 基本持平,而届时世界平均水平仅为 19 7% 。 换言之, 我国用 50 年时间, 追赶上了发达国家老龄化步伐。 这将对我国养老金体系提出巨大考验, 因此必须抓紧目前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的时间窗口, 加快完善养老金体系。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养老保障体系、 养老金体系、 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解并不一致。 概念的界定是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前提。 目前理论认识的误区与混淆也影响了养老相关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 因此, 有必要从理论上对相关概念予以清楚地界定, 为政策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养老保障、养老金、养老保险概念界定养老保障体系: 为了满足老年人各种养老需求, 一个经济体建立的涵盖养老资金积累、 老年风险分散和养老照顾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制度安排, 主要包括05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养老金融蓝皮书养老金体系、 商业保险、 养老服务。 其中, 养老金体系旨在为养老进行资产积累, 商业保险旨在提供风险保障, 养老服务旨在为老年人提供非物质支持。 其框架如图 1 所示。图 1 养老保障体系及相关概念关系养老金体系: 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国民老年生活, 通过经济再分配或者储蓄方式积累养老金融资产, 为国民提供经济保障的制度安排。 世界银行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了三支柱养老金模式, 成为世界各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普遍选择: 包括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 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2005 年世界银行又将三支柱扩展为五支柱, 增加了旨在解决老年贫困的非缴费型、 国家财政支撑的零支柱, 家庭成员帮扶等非制度化为主的第四支柱。 但从国际养老金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 政府、 单位和个人责任共担的三支柱仍然是现代养老金体系的核心。养老保险体系: 为了防范和应对老年风险, 按照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的原理汇集各方资金, 为社会成员在年老之后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 其中, 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属于社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机构为国民养老提供的保险产品,旨在为社会成员养老提供风险保障。05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从概念框架到政策探索: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路径(二)养老保障、养老金、养老保险的区别与联系第一, 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比养老保险和养老金体系更为广泛的综合性制度安排, 涵盖从物质到服务各个范畴, 是更为全面、 更为系统的一揽子制度安排。 养老金和养老保险则重在为国民养老提供经济和物质保障, 养老金体系和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能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第二, 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金体系重要补充, 但是不属于养老金体系。 首先, 养老金相关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 英文中养老金体系用的 Pension System,包括 Public Pension, Occupational Pension, Individual Pension 三部分, 而不是Endowment Insurance。 其次, 养老金体系主要功能是积累养老资产, 商业养老保险核心是风险分散, 两者目标存在显著不同。 再次, 养老金体系中, 政府责任更为突出, 介入程度也更深: 政府是第一支柱的兜底者, 为第二、 第三支柱提供税收激励, 监管也更加严格。 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市场行为, 政府主要负有监管责任, 除此之外介入相对较少。第三, 养老金体系与养老保险体系之间区别与联系并存。 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 其实质是社会成员之间具有互助共济性质的互助保险, 比如我国采取现收现付制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因此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与商业养老保险合起来可以称为养老保险。 但是完全积累制的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只是参加者个人自身的养老储蓄工具, 不具有任何保险属性, 属于养老金体系但不属于养老保险范畴。 养老金体系和养老保险体系区别与联系如图 2 所示。图 2 养老金体系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区别与联系05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重庆市委党校下载使用养老金融蓝皮书二 我国养老金体
从概念框架到政策探索: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路径(战略篇)-23页.pdf,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6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