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简评:程序化交易新规政策解读
证券研究报告• 政策简评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程序化交易新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3 年 09 月 04 日 分析师:胡玉玮 SAC 编号:S1440522090003 核心观点 9 月 1 日程序化交易新规出台,既是继新《证券法》和可转债市场报告制度后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又是回应近期市场呼声的举措。从监管现状看,监管持续加强量化交易监管举措,包括可转债市场报告制度、量化私募备案等。从监管态度看,监管既要发挥出量化交易的积极作用,又要坚决打击违规交易,引导其合理规范发展。程序化交易新规明确监管对象、监管主体、监管范围、事前审批制度、责任主体和重点监控领域。警戒线每秒 300 单或每日 20000 单相对宽松,目前市场大部分量化策略尚未触发监管重点监控要求。短期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报备主体和重点监控主体都属于少数。中长期来看,国内量化交易将更加规范发展,同时相关机构合规成本有所上升。 信息或事件: 2023 年 9 月 1 日,为落实《证券法》有关规定,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分别简称《报告通知》《管理通知》)。这是证监会顺应市场呼声,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报告通知》主要明确了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安排,包括报告的主体、方式和内容等,并对高频交易作出额外报告要求。《管理通知》主要是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工作,与《报告通知》相互衔接、互为配套,共同组成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是明确证券公司程序化交易管理职责。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自身及其客户程序化交易行为管理。二是规定证券交易所对包括可能影响证券交易价格、证券交易量或者交易所系统安全的异常交易行为等重点事项加强监测监控。三是明确证券交易所可对高频交易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包括调整异常交易认定标准、增加报告内容等。 证监会表示,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的发布,有助于摸清程序化交易底数,明确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预期,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交易监管的精准度,对于传导合规交易理念,引导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证券交易所抓好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的落地实施,持续抓好相关监管安 证券研究报告• 政策简评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排等基础性制度建设,丰富完善程序化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完善证监会与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的监管协作安排,进一步压实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责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管理职责,强化对高频交易的差异化监管安排。证监会将督促证券交易所确保市场各参与主体严格遵守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切实维护良性健康的市场秩序和生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政策简评 简评: 一、政策背景 (一)法律法规背景 一方面,程序化交易新规是证监会在前期法律法规大框架下的落实。“证监会高度重视程序化交易监管工作,积极推动程序化交易纳入《证券法》规制范围并持续完善相关监管安排”。2015 年 10 月,证监会发布 《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加强对股指期货量化交易的监管,明确申报核查、接入方式、指令审核和差异化收费等要求。2019 年 12 月 29 日,新《证券法》第四十五条规定1,“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进行程序化交易的,应当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并向证券交易所报告,不得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另一方面,程序化交易新规也是可转债市场程序化交易的报告制度试点成功后的推广。“先后指导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可转债市场建立了程序化交易报告有关机制,推动证券、基金业协会建立了重点机构数据报送、统计监测机制,健全了量化私募产品备案制度。”2021 年 2 月 5 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在资本市场试点落地。 (二)现实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程序化交易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相较于国际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仍有一定空间。我国和国际市场都曾经发生因程序化交易操作失误而发生风险事件。市场期待优化程序化交易监管制度。经过一系列前期政策的铺垫,量化新规已经成熟。证监会表示,“这是证监会顺应市场呼声,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 二、监管现状 (一)既有监管政策 证监会高度重视程序化交易监管工作,自 2020 年新《证券法》生效以来,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积极推动程序化交易纳入《证券法》规制范围并持续完善相关监管安排。新《证券法》专门针对程序化交易作出了规范:一是在交易行为方面,明确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二是在信息报告方面,从事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告;三是在行为影响方面,明确程序化交易不得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新《证券法》明确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 第二,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在可转债市场建立了程序化交易报告有关机制。2021 年 2 月 5 日,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可转债领域先行先试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规定会员客户必须经过报告程序后才能进行可转债交易,报送内容包括投资者身份、证券账户、资 1 2020 年 3 月 1 日正式生效。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政策简评 金来源等内容。近年来,可转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17 年初,市场上仅有 17 只可转债,总市值不到 400 亿元。根据 Wind 数据,截至 2023 年 9 月 3 日,市场上共有 560 只可转债,总市值8811.70 亿元。量化交易是可转债重要的交易策略之一,由于可转债实行 T+0 制度,且可转债波动很低,可以采取高频量化交易策略赚取稳健收益。通过算法模型,提前一天计算出各个可转债对应正股品种每个涨跌点位所对应的可转债合理价格,再针对市场价格与合理价格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获取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理论上可转债没有交易次数,但是每日特别高频的交易仍会受到监管限制,因此一般市场机构也会严格控制每日回转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程序化交易新规政策解读,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5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