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一周回顾
1 港股市场一周回顾 31/8/2023 本周恒指延续上周反弹态势行情震荡上行。 受上周日(27/8)国内监管机构提出降 A 股交易印花税、控 IPO、限减持、增融资融劵扛扞等多项资本巿场供给侧改革措施出台,以及 A 股股指本周初急升,港股恒指本周高开后全周震荡上行。基本面方面,上周日统计局发布七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6.7%,是自三月分以来连续 4 个月同比降幅收窄,显示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在持续改善过程中。八月最后一周截至八月末,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升约 2.4%、2.5% 和 3.0%。整个八月份,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约 8.5%、8.2%和 8.1%。 资本市场对中国房地产和制造业持谨慎态度。恒生综合指数 8 月份下跌近9%。 恒生综合指数内 12 个主要行业分类指数中,能源业指数和电讯业指数逆势上涨 2.7%和 0.8%。 7 月初以来油价的上涨提振了 8 月份能源股的上涨。中国三大电信服务公司宣布良好的中期股息也支撑了 8 月份的股价。 8 月份工业指数、地产建筑业指数以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超过 10% ,是行业分类指数中跌幅排名前三位的分项指数。 PMI 统计数据反映经济总体复苏步伐缓慢、基础不牢固。8 月末,国家统计局公布 PMI 统计数据,其中制造业 PMI 仍低于 50,但自 6 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回升;非制造业 PMI 虽维持在 50 以上水平,但自 4 月份以来已连续五个月回落。8 月份,中国制造业 PMI 和非制造业 PMI 分别为 49.7 和 50.1。 整体工业企业利润降幅呈收窄趋势,部分行业利润逆势加快增长。8 月 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 7 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15.5%。看来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仍面临较大压力,但周期改善趋势明显。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由 3 月份的 19.2%收窄至 4 月份的 18.2%、5 月份的 12.6%、6 月份的 8.3%和 7月份的 6.7%。供应链利润正在从上游向中游转移的现象。从供应链利润分配来看,上游采矿业利润降幅呈扩大趋势,制造业利润降幅呈收窄趋势,公用事业利润增速呈扩大趋势。尽管整体形势看起来充满挑战,但一些行业利润却逆势而上, 2 实现了利润的强劲增长。 1—7 月份,分行业看,电气机械行业受光伏设备、锂离子电池、家用空调等产品带动,利润增长 33.7%,增速较 1—6 月份加快 4.6个百分点;随着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持续发力,发电量增长加快,电力行业利润增长 51.2%,增速较 1—6 月份加快 4.7 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受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动车组等产品带动,利润增长 30.4% ;通用设备、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分别增长 14.5%、12.4%,均保持较快增长。 境外投资者净卖出 A 股, 内地投资者净买入港股。8 月,境外投资者通过沪深港股通累计净卖出 897 亿元人民币 A 股;而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深港股通累计净买入总额达755亿港元港股。这反映出境外投资者对 A股企业盈利前景非常谨慎, 尽管监管机构在 8 月份出台了多项提振经济、支持中国股市的措施。相反,在 8月份港股大幅调整后,中国大陆投资者逢低买入港股。8 月末,沪深 300 指数市净率(P/B)为 1.64 倍,相当于 5 年平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差;恒生指数市净率为0.99 倍,相当于 5 年平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差。 图 1: 沪深 300 指数滚动市净率(P/B) 当前市净率为 1.64 倍,相当于 5 年平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差 来源:彭博、农银国际证券 3 图 2:恒生指数滚动市净率(P/B) 当前市净率为 0.99 倍,相当于 5 年平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差 来源:彭博、农银国际证券 图 3:恒生指数预测市盈率 (PER) 目前预测市盈率为 9.3 倍。自二季度初以来,该指数在市盈率 8.5-10.0 倍区间波动 来源:彭博、农银国际证券 (15.00) (10.00) (5.00) - 5.00 10.00 15.00 20.0006/30/2307/03/2307/04/2307/05/2307/06/2307/07/2307/10/2307/11/2307/12/2307/13/2307/14/2307/18/2307/19/2307/20/2307/21/2307/24/2307/25/2307/26/2307/27/2307/28/2307/31/2308/01/2308/02/2308/03/2308/04/2308/07/2308/08/2308/09/2308/10/2308/11/2308/14/2308/15/2308/16/2308/17/23 4 造车新势力二季度业绩表现参差 但预期三季度环比大幅增长 理想汽车(2015 HK)、蔚来(9866 HK)、小鹏汽车 (9868 HK)和零跑汽车 (9863 HK) 等四家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已公布第二季度业绩。他们的业务表现差异很大。其中,只有理想汽车实现净利润并能够保持较高的毛利率。第二季度, 理想汽车净利润 22.93 亿元;但蔚来净亏损 60.56 亿元,小鹏汽车净亏损 28.05 亿元,零跑汽车净亏损 11.43 亿元。 第二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达到 21%,蔚来毛利率为 6.2%。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录得毛亏损,毛利率分别为 -8.6%和 -5.2%。从第二季度实际入账的平均每辆车售价来看,理想汽车均价为 32.3 万元,蔚来为 30.5 万元,小鹏汽车为 19.1 万元,零跑汽车为 12.9 万元。对比售价来看,理想和蔚来的平均售价接近,属于直接竞争关系。虽然零跑汽车也有部分车型价格接近小鹏汽车,但从零跑汽车实际入账的的均价来看,其主要客户群体与小鹏汽车不同。从二季度平均单车毛利润情况看,理想汽车平均每辆车售出毛利润为 6.79 万元,蔚来为 1.90 万元,小鹏汽车平均每辆车毛亏损为 1.64 万元,零跑汽平均每辆车毛亏损为 6.74 千元。汽车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竞争激烈的行业,经济规模效应对利润率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理想汽车的销量解释了其为何能够取得较高的利润率。 理想汽车、蔚来、小鹏汽车看好第三季度交付量。理想汽车预计交付量将从二季度的 86,533 辆增至三季度的 100,000-103,000 辆,环比增 15.6-19.0%;蔚来预计交付量将从二季度的 23,520 辆增至三季度的 55,000-57,000 辆,环比增134-142%;小鹏汽车预计交付量将从二季度的 23,205 辆增加到三季度的39,000-41,000 辆,环比增 68-77%。第三季度交付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第二季度新车型的推出带动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第三季度的交付目标很大可能实现。 我们判断第四季度的交付量才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告诉市场新车型对第三季度销量的积极刺激能否持续至第四季和明年。 三大造车新势力在三季度环比出货量强劲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这意味着竞争对手的市场增长空间将被三大造车新势力侵蚀。 截至
[农银国际]:港股市场一周回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4M,页数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