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四大治疗领域亮点频频,外部BD+内部整合有望带来长期成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Title] 评级:买入(维持) 市场价格:4.20(港元) 分析师:祝嘉琦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40001 电话:021-20315150 Email:zhujq@r.qlzq.com.cn 分析师:崔少煜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2060001 Email:cuisy@r.qlzq.com.cn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 18809.22 流通股本(百万股) 18809.22 市价(港元) 4.20 市值(亿港元) 789.99 流通市值(亿港元) 789.99 [Table_QuotePic]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相关报告 1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Q3 呈快速恢复态势,创新管线持续兑现-(中泰证券)-20221102 2、中国生物制药(1177.HK):收入持续稳健,创新药占比持续提升,四大治 疗 领 域 不 断 突 破 -( 中 泰 证券)-20220823 [Table_Finance]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 26861.4 28780.0 33118.2 37806.2 42763.8 增长率 yoy% 13.6% 7.1% 15.1% 14.2% 1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14608.4 2543.6 3706.2 4335.8 5055.6 增长率 yoy% 427.2% -82.6% 45.7% 17.0% 16.6% 每股收益(元) 0.78 0.14 0.20 0.23 0.27 每股现金流量 0.29 0.22 0.27 0.31 0.30 净资产收益率 48.2% 8.6% 11.1% 11.5% 11.8% P/E 4.7 27.2 18.7 16.0 13.7 PEG 0.01 -0.33 0.41 0.94 0.83 P/B 2.3 2.3 2.1 1.8 1.6 备注:股价截至 2023.04.03 投资要点 事件:2023 年 03 月 31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业绩公告。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7.80 亿元,同比增长 7.1%;归母净利润 25.44 亿元,同比下降 82.6%;经调整Non-HKFRS 归母净利润 29.9 亿元,同比增长 16.4%。 主业增长稳健,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2022 年收入同比+7.1%,归母净利润-82.6%,我们预计主要系:①2020 年投资科兴中维,新冠疫苗销售利润计入应占联营盈利大幅增加,而 2022 年新冠疫苗销售放缓;②2022 年国内疫情反复,终端销售略有波动所致,更能反映公司主业盈利能力的经调整 Non-HKFRS 归母净利润+16.4%,增长持续强劲。2)此外,收入结构上看,2022 年创新药收入约 67.5 亿元(+20.0%),占营收比重达 23.5%(+2.5pp)。3)受益于新产品放量增长,公司抗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心脑血管等领域分别同比增长 14.3%、2.8%、15.4%、-6.5%、7.8%。 四大治疗领域亮点频频,研发管线持续丰厚。1)肿瘤领域:①安罗替尼:2022 年获批第五个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应性,2018-2022 年销售 CAGR 约 39%;②派安普利:2022年获批一线治疗鳞化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1 个新适应症处上市审评过程,另外 3 个III 期临床有望在未来两年逐步递交上市申请;③F-627:目前处上市申请阶段,预计2023 年有望在国内获批;④肿瘤整体看:预计未来三年将有 8 个创新药和 11 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2)外科/镇痛领域:①PL-5:已完成国内治疗继发性创面感染的 III 期临床试验,预计 2023 年申报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抗菌肽产品;②外科/镇痛整体看:预计未来三年将有 2 个创新药和 9 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3)肝病领域:①Lanifibra: 拉尼兰诺优势显著,目前处全球临床 III 期,有望填补国内 NASH 市场的空白;②肝病整体看:预计未来三年将有 4 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4)呼吸系统领域:①天晴速畅:2022 年受集采影响同比略有下滑,预计在今年集采冲击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②恩司特韦(Ensitrelvir): 目前已向国家药监局 CDE 提交上市申请,或将成为 COVID-19 治疗领域的优质口服药物;③呼吸整体看:预计未来三年将有 1 个创新药、8 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外部 BD”+“内部整合”协同发展,有望带来长期成长:“国际化 & BD”方面,2022 年同盐野义及普莱制药合作,分别引进恩司特韦与 PL-5。此外,2023 年初收购F-star 获得差异化的四价(2+2)双抗技术平台及 5 款处临床前至临床阶段的双抗产品,有望拓展公司在双抗领域的技术布局和产品管线。“内部整合 & 效能提升”方面,公司在营销、研发、生产、职能、采购、零售等方面进行内部整合优化,有望逐步降低成本及费用率,实现整体降本增效。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 2022 年利润端受新冠疫苗销售放缓,联营盈利降低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331.2 亿元、378.1 亿元、427.6亿元(2023-2024 年预测前值约 346.8 亿元和 392.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1%、14.2%、13.1%;我们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亿元、43.4亿元、50.6亿元(2023-2024年预测前值约 37.1 亿元和 4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5.7%、17.0%、16.6%。公司仿制药根基深厚,创新基因逐步开始表达,未来有望成功实现仿制到创新的转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超过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和上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四大治疗领域亮点频频,外部 BD+内部整合有望带来长期成长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化学制药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点评 2023 年 04 月 03 日 [Table_Industry] -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00%中国生物制药恒生指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公司点评 内容目录 主业增长稳健,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集采影响逐步消退 .......................... - 3 - 四大治疗领域亮点频频,研发管线不断丰厚 ....................................................... - 4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中泰证券]: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四大治疗领域亮点频频,外部BD+内部整合有望带来长期成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56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