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季度报告:交易逻辑有望回归国内基本面
2023 年 4 月 2 日 星期日 金融·季度报告 国贸期货·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郑雨婷 从业资格号:F3074875 投资咨询号:Z0017779 交易逻辑有望回归国内基本面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1 号 一季度,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优化,国内疫情感染人数在年初“达峰”,随后居民生产经营活动明显复苏,A 股整体反弹。 当前来看,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节奏已逐步明朗,银行危机使得美联储放弃利率“higher”,但仍坚持“longer”,市场期待的降息时点将延后,美国利率水平将在下半年维持高位。不过,仍需注意的是,在海外高利率环境下,全球经济活力、金融体系受到的冲击仍不容忽视。 国内方面,经济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在地产投资属性明显下降,居民财富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地产和消费的复苏预计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国内经济和政策对股指的驱动总体向上,但斜率偏缓。 展望二季度,随着海外银行风险事件的阶段性平息,海外因素对 A 股的冲击有所减弱,A 股交易逻辑或回归国内基本面,短期经济复苏预期难以证伪,市场有望呈现震荡上行走势,策略上回调做多股指为主。 金融·季度报告 2 一、行情回顾 一季度,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优化,国内疫情感染人数在年初“达峰”,随后居民生产经营活动明显复苏,A 股整体反弹。指数方面,一季度涨跌幅排名为:科创 50(11%)>中证 1000(8.4%)>中证 500(7.2%)>深证综指(6.7%)>中小综指(5.9%)>上证指数(5.6%)>沪深 300(4.3%)>创业板指(1.5%)>上证 50(1.1%)。 指数涨跌幅对比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研究院&Wind 板块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一季度涨跌幅排名为:通信(29.75%)>计算机(29.3%)>传媒(27.0%)>建筑装饰(15.%)>电子(13.0%)>机械设备(9.6%)>石油石化(7.8%)>轻工制造(6.7%)>有色金属(6.5%)>国防军工(6.4%)>纺织服饰(6.2%)>环保(6.1%)>钢铁(5.9%)>家用电器(5.6%)>建筑材料(4.6%)>基础化工(4.1%)>公用事业(2.4%)>非银金融(2.4%)>汽车(2.1%)>煤炭(2.0%)>医药生物(1.9%)>食品饮料(1.3%)>交通运输(1.1%)>社会服务(-0.4%)>农林牧渔(-0.8%)>电力设备(-1.5%)>银行(-1.7%)>房地产(-3.0%)>美容护理(4.7%)>商贸零售(-5.4%). 板块涨跌幅对比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研究院&Wind 0.9511.051.11.1512-3001-0601-1301-2001-2702-0302-1002-1702-2403-0303-1003-1703-2403-31A股指数上证指数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科创50中证1000中小综指深证综指创业板指0.91.412-3001-0601-1301-2001-2702-0302-1002-1702-2403-0303-1003-17农林牧渔基础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医药生物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房地产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综合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电力设备国防军工计算机传媒通信银行非银金融汽车机械设备煤炭石油石化环保美容护理 金融·季度报告 3 二、宏观层面:国内经济和政策的驱动总体向上,斜率偏缓 当前国内宏观环境整体向好,但改善斜率和速度偏缓,对股指的驱动力较为温和。 一是“两会”已落地,从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高层对于今年的各种量化指标的设定,基本处于市场预期的下沿,体现谨慎乐观的态度。2023 年政策可能更注重增长与结构的平衡,总量政策层面强刺激的概率较小。 其中,2023 年 GDP 增速预期目标为 5%左右(市场预期为 5%-5.5%,去年为 5.5%左右),专项债额度为3.8 万亿(市场预期为 3.8 万亿-4 万亿,去年为 3.65 万亿),赤字率为 3%(市场预期为 3%及以上,去年为 2.8%左右),失业率为 5.5%左右(去年为 5.5%以内)。 财政政策方面,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2023 年财政政策出现明显退坡的概率较小,但总体支持力度预计难超预期。一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2023 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 3.8 万亿(市场预期为 3.8 万亿-4 万亿,去年为 3.65 万亿)。二是提升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弥补地方土地财政的不足,2023 年目标赤字率赤字率为 3%(市场预期为 3%及以上,去年为 2.8%左右)。三是,报告中未提及减税降费政策,预计 2023 年大面积进行减税降费的概率较低,扩内主要在延续和优化现行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3 年货币政策在考虑“稳增长”的同时将考虑防风险与政策长效调控。总量层面加码的紧迫性有所降低,更多地是根据后续信贷、内需等实际修复情况相机决策,并继续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强化对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除此以外,产业政策方面,“两会”具体体现了以下四点:一是,稳产保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报告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目前我国部分能源和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动荡的背景下,保供稳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是,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 R&D 经费投入 30870 亿元,相当于 GDP 的 2.55%,与美国、日韩、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相对偏低,未来将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税收优惠、设立基金等方式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三是,“大力发展数宇经济”是今年的重头戏之一。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 GDP 比重偏低,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约 45.5 万亿元,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54.1 万亿元左右。如果到 2025 年均复合增长 9%左右,那么数字经济规模将占 GDP 达到 50%左右(发达国家的水平)。 四是,报告指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保供”和“增收”。我国农业目前的现状是大而不强,竞争力较弱,后续政策或将加大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22 年,我国农产品进口 金融·季度报告 4 2360.6 亿美元,占全部进口金额的 8.7%。在国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背景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较大战略意义。 2023 年政府经济工作目标 指标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GDP 增速 5%左右 5.5%左右 6%以上 - 6-6.5% 6.5%左右 6.5%左右 CPI 增速 3%左右 3%左右 3%左右 3.5%左右 3%左右 3%左右 3%左右 M2
[国贸期货]:金融·季度报告:交易逻辑有望回归国内基本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5M,页数1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