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估值资金数据跟踪周报:南下拥抱预期,外资坚守现实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 2023.03.14 南下拥抱预期,外资坚守现实 ——港股估值资金数据跟踪周报 本报告导读: 本报告主要是回顾港股上周表现,跟踪南向、港股外资和北向资金自 2 月初以来的流向,以及港股各行业估值最新情况。南向持续加仓带“中特估”主题的电信、以及未来流动性预期好转的医药,卖出修复预期计入较高的消费;而外资拥抱的是基本面修复确定性较高的消费者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外资持仓变动方向与南下刚好相反。 摘要: [Table_Summary] 上周海外美联储主席超预期鹰派发言叠加硅谷银行破产,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内外共振导致港股承压。1)美联储主席上周发言超预期鹰派;2)硅谷银行遭挤兑破产,全球避险情绪升温;3)两会设定2023 年 GDP 增速目标,处在市场预期下限附近;4)2 月 CPI 数据引发市场下修消费强复苏预期。恒指周度下跌 6.1%,至合理估值区间底部。 从行业表现来看,流动性敏感的行业在上周跌幅较大,而防御型行业展现抗跌属性。1)工信部部长指出 6G 推进工作组已经在开展工作,电信运营商股受消息利好驱动上行;2)国际油价上涨,叠加中国特色估值概念升温,石油股等央国企估值上修;3)多地方车企降价,汽车行业盈利预期下修,汽车及经销商股下跌;4)部分互联网零售公司进行补贴活动,叠加 CPI 不及预期,零售等行业指数表现不佳。 资金流动方面,内外资最大的分歧点在于电信、医药和消费者服务。2月以来,港股南向资金与外资中介资金的共识在于:均买入房地产、半导体和零售业行业,均卖出银行、保险、多元金融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分歧在于:南向资金买入电信服务、制药和医疗设备,卖出消费者服务和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而外资中介资金则反之。外资对待港股与 A 股方面,外资中介资金与北向资金均买入消费者服务行业,均卖出银行、制药、材料、能源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两者分歧最大的行业是:外资买入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零售业、房地产和半导体,卖出保险、电信服务、软件与服务和医疗保健行业,而北向资金则反之。 估值方面,汽车及零部件、软件和消费者服务等行业估值历史百分位较高,银行、能源、材料等行业估值历史百分位较低。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从 11.15 下降到 9.62,处于均值以下约 0.5 倍标准差的位置。大部分行业在年初上涨较快的行业,其估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2 月初以来,估值历史百分位下降最多的行业是媒体、消费、房地产等。 短期底部震荡,高股息策略为主,建议逢低布局流动性敏感品种。短期的震荡期,以高股息策略为主,推荐低估值的央国企品种以及黄金;同时关注目前拥挤度具备吸引力、中长期弹性较大的品种,1)拥挤度不高,与海外流动性敏感的行业,如恒生科技、创新药等。2)拥挤度较低,行业景气周期逐渐接近底部的行业,如半导体,消费电子等。3)需求端有企稳回暖迹象的行业,如地产链、金融等。 风险提示:1)美联储超预期收紧;2)中美关系超预期反复。 [Table_Author] 报告作者 戴清(分析师) 021-38031722 daiqing027241@gtjas.com 证书编号 S0880522090007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美股调整,港股或“独善其身” 2023.03.12 去人少的地方看看 2023.03.05 太阳照常升起 2023.03.02 倒春寒中逢低布局哪些行业 2023.02.26 新视角看 ERP 择时信号 2023.02.23 海外策略研究 策略研究 策略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海外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20 目录 1. 港股市场近期受到海外流动性收紧冲击 ............................................................................................ 3 2. 港股二级行业资金流动面 .................................................................................................................. 8 3. 港股二级行业估值方面.................................................................................................................... 14 4. 风险提示.......................................................................................................................................... 19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海外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of 20 1. 港股市场近期受到海外流动性收紧冲击 上周海外美联储主席超预期鹰派发言叠加硅谷银行破产,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内外共振导致港股承压。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美国国会证词发言中提及终端利率可能更高及维持更长的时间,鹰派发言提升市场无风险利率预期,港股承压下跌。2)美国硅谷银行遭挤兑破产,市场出现强烈的避险情绪。3)两会设定 2023 年 GDP 增速目标,处在市场预期下限。4)最新公布的中国 2 月 CPI 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市场对国内消费强复苏的预期降温。恒生指数周度下跌 6.1%、恒生国企指数下跌 7.1%、恒生科技指数周度下跌 10.2%。目前,恒生指数已下跌至合理估值区间的底部。 从行业表现来看,流动性敏感的行业在上周跌幅较大,而防御型行业展现抗跌属性。1)工信部部长指出 6G 推进工作组已经在开展工作,电信运营商股受消息利好驱动上行。2)国际油价上涨,叠加中国特色估值概念升温,石油股等央国企估值上修。下跌行业方面,3)多地方车企以不同形式降价促销,市场对汽车行业盈利预期下修,汽车及经销商股下跌。4)部分互联网零售公司进行补贴活动,叠加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速不及预期,零售等行业指数表现不佳。具体来看,能源(0.0%)、电信服务(-0.5%)、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1.2%)、食品饮料与烟草(-2.6%)、和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3.0%)等行业周度表现最好;而汽车与汽车零部件(-10.6%)、软件与服务(-10.2%)、零售业(-9.5%)、耐用消费品与服装(-6.9%)、和技术硬件与设备(-6.7%)等行业跌幅最大。 图 1
[国泰君安]:港股估值资金数据跟踪周报:南下拥抱预期,外资坚守现实,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21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