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行业2023年度信用展望
新世纪评级 汽车制造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1 汽车制造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工商企业评级部 楼雯仪 关耀达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性。汽车制造上游行业主要为钢铁、化工等行业,下游主要为个人消费、基建、客运和军事等。汽车制造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钢材价格、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芯片供应、油气价格、消费者偏好以及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也是影响汽车制造行业的重要因素。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得到大幅提高。2021 年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上涨背景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我国汽车产销量结束了自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2022 年以来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在积极政策、疫后物流和供应链改善等多因素促进下,汽车产销量增长态势仍以延续。 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暖,样本企业 2021 年以来整体净利润水平有所好转,经营性现金流表现向好,投资性现金净流出明显增加。细分领域状况与相关市场变动相关性较高,2021 年以来乘用车市场保持增长,而商用车市场回落,主要受此影响,乘用车企业相关财务表现自 2021 年起回升,而商用车企业则明显回落。样本企业财务杠杆水平普遍较高,大部分为上市公司或拥有下属上市公司,具有直接融资渠道,企业总体债务压力尚可,但细分市场信用质量分化较大。 2022 年前三季度,行业内仍以发行中期票据、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等传统债券为主,发行时发行主体信用评级均为 AAA 级,发行利差总体较小。2022 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内无企业主体信用级别发生调整。 展望 2023 年,国内稳增长、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政策基调有利于推动汽车消费,但世界经济衰退风险、疫后消费者信心恢复、前期政策刺激并较大量释放有效需求等因素将对其形成一定制约,预计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汽车行业发展将持续面临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的技术变革,新能源汽车增长趋势确定,同时竞争加剧,自主品牌向上发展具备潜力。 汽车制造行业 (弱)稳定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新世纪评级 汽车制造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2 行业基本面 2022 年以来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在积极政策、疫后物流和供应链改善等多因素促进下,汽车产销量增长态势仍以延续。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汽车产业自 2000 年起步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下半年我国汽车销量由高速增长转为低迷。2009 年得益于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以及推出《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汽车产销量实现爆发式增长,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之后陆续在宏观经济调整、汽车消费刺激及推广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有所波动,以 2015 年 10 月 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执行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为界点,随着后期购置税优惠退出及 2018 年开始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冲击的外部环境下,2018-202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下降。其中 2020 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常态化,同时在扩大内需、救市政策出台、汽车消费刺激等因素驱动下,自 4 月起国内汽车单月销量同比保持正增长,全年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 2.0%和1.9%,降幅较上年有所收窄。 2021 年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上涨背景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08.2 万辆和 2627.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和 3.8%,较 2019 年分别增长1.4%和 2.0%,结束了自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趋势。并且受国际市场恢复与国产品牌竞争力等因素推动,加之国内汽车产业链韧性,2021 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为 201.50 万辆,首次超过 200 万辆,同比增长 101.10%。 2022 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散发局面较明显,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地及消费大省均有涉及,对车市店端供给与消费购买的两端均有冲击,在疫后物流和供应链持续改善、出口韧性、积极政策叠加下,且主流车企强化优惠活动以弥补前期因疫情造成的销量损失、追回年度预期目标,行业产销形势总体好转。2022 年 1-11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2.8 万辆和 2430.2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 6.1%和 3.3%。 图表 1. 近年来我国汽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右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世纪评级整理 乘用车市场与居民个人生活息息相关,需求端直接受消费者需求潜力及消费偏好等因素影响。2020 年下半年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且持续的增长势头,带动 2021 年以来乘用车市场整体回暖,同时因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及对境外疫情地区产能补缺,出口市场成为乘用车市场销量的补充。 2021 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 2148.2 万辆,同比增长 6.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335.9万辆,同比增长 169.5%。2022 年 1-11 月我国乘用车销量为 2129.2 万辆,同比增长 11.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573.7 万辆,同比增长 102.5%。2022 年 3 月中下旬以来吉林、上海等地区新冠疫情的多点爆发,汽车行业生产、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发展受阻,5 月中下旬以来随着一系列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举措,包括购置税减半政策及多个省、市、地区-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112021.1-11汽车乘用车商用车销量汽车同比[右轴]乘用车同比[右轴]商用车同比[右轴]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新世纪评级 汽车制造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3 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加之油价上涨预期、疫情下私车出行拉动的新能源车强势增长,8 月起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增幅由负转正。但 9 月以来散发疫情扩散至四川、河南、广东、内蒙、福建、重庆、北京等汽车消费大省,对整体市场形成扰动,10 月起乘用车产销出现环比下降,其中 10 月产销环比分别下降 2.7%和 4%,11 月产销环比分别下降 7.8%和 7%。 2021 年以来乘用车出口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2021 年我国乘用车出口达 161.4 万辆,占汽车出口量的比重约为 80%,同比增长 1.1 倍。2022 年 1-11 月,我国乘用车出口数量达225.1 万辆,占汽车出口量的比重约为 80.8%,同比增长 57.8%;当期我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 227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新世纪评级]:汽车制造行业2023年度信用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9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