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场行业2023年度信用展望
新世纪评级 民航机场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1 民航机场行业 稳定 民航机场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工商企业评级部 张佳 2020-2022 年受疫情和防控措施影响,我国民众航空出行量受到冲击,机场主要经营指标下降。2022 年 12 月以来全国范围内防疫政策显著优化,基于国内潜在较大的航空运输需求,预计 2023 年我国机场国内旅客吞吐量将有明显增长态势。同时,我国大陆出入境政策和国际客运航班航线亦逐步优化,预计 2023 年国际出行需求将受到刺激,推动我国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的动态修复,或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2020-2022 年在疫情影响之下,我国机场行业营收增长承压,并将呈现三年连续较大额亏损。2023 年在航空运输需求释放和航司运力改善的预期下,行业收入有望实现较为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利润或有扭亏之势。 我国机场持续推进建设,目前民航机场个数较中期规划仍存在差距。民航机场行业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未来行业整体投资规模仍将保持较高位。2023 年我国疫后经济恢复过程中,在债务融资环境相对宽松的背景下,预计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或将显著加大;“十四五”中后程也将是行业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中长期市场前景持续看好。 民航机场作为国家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可获得较强的政府支持和金融机构支持,包括建设期资本金和运营期补贴,以及较低成本的信用贷款等,保障机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资金投入的安全性和减缓运营期亏损压力,项目风险和债务压力相对可控,2021 年以来行业内发债主体信用等级集中于 AAA 级,行业内主体信用质量高。因财政资金支持度高,民航机场行业发债需求偏少,2022 年前三季度,行业公开发行债券 10 支(超短除外),发行利差均低于 100BP,市场认可度很高。 总体看来,我国机场行业受到疫情较为明显的冲击,但支持机场长期发展的供需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可增长的客运需求、主业较强的现金流、以及较强的外部支持等,仍可有效支撑中国民航机场行业信用质量保持稳定。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新世纪评级 民航机场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2 行业基本面 1.民航机场行业基本状况 持续基建投资之下,我国民用机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深圳、成都、杭州、昆明、重庆、西安、厦门、武汉、乌鲁木齐、大连等区域枢纽机场为骨架,与其他城市干线、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机场数量(不包含香港和澳门)由 2009 年末 166 个增至 2021 年末 248 个。 2017 年 2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进一步完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2025 年,形成 3 大世界级机场群、10 个国际枢纽、29 个区域枢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形成并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明显加强,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枢纽作用显著增强,航空运输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18 年 11 月,民航局发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该纲要提出到 2035 年全国运输机场达到 450 个左右并形成一批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对国内机场网络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枢纽机场和非枢纽机场及通用机场建设提出进一步布局意见。 2022 年我国各大城市机场客运随“疫”而动,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等诸多城市实施不同程度封控,冲击全国航班量、客座率和机场客货运量。2022 年 1-11 月机场旅客吞吐量 4.81亿人次,较上年同期缩减 43.5%,各地疫情散发叠加部分城市实施静态管理,2022 年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将呈现明显缩减态势。2022 年 12 月以来全国范围内防疫政策显著优化,基于国内较大的航空运输需求,预计 2023 年我国机场国内旅客吞吐量将有明显增长态势。 全球航空业市场的连通性明显影响机场行业国际旅客吞吐量的恢复态势。各个国家出入境政策产生的连接性能差异很大,2022 年欧美及亚太部分地区对疫情管控限制和出行政策明显放宽,2022 年 12 月 27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于 2023 年 1 月 8 日起实施入境检疫、国际客运航班、来华签证和口岸运行以及出入境旅游的优化措施。预计 2023 年国际出行需求将受到刺激,推动我国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的动态修复,或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图表 1. 2020 年以来单月机场旅客吞吐量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 从核心机场角度观察,2021 年吞吐量排名前二十的机场年度吞吐量合计 5.27 亿人次,该二十家机场仅恢复至疫情前(2019 年)的 64.5%,不及全国平均水平(67.1%),国际航线的停运仍影响国内机场吞吐量的恢复结构,以国内市场为主及疫情散发区域少的所属机场的恢复速度较优。 -100-5005010015020025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2020-11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机场吞吐量当月[万人次,右轴]增速[%,左轴]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新世纪评级 民航机场行业 2023 年度信用展望 3 图表 2. 2021 年全国前二十大机场旅客吞吐量情况(单位:万人次,%) 机场 2021 年排名及变动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同比增减 较疫情前 2019 年增减 广州/白云 1 [-] 7337.85 4376.04 4024.97 -8.0 -45.1 成都/双流 2 [-] 5585.86 4074.15 4011.75 -1.5 -28.2 深圳/宝安 3 [-] 5293.19 3791.61 3635.82 -4.1 -31.3 重庆/江北 4 [-] 4478.67 3493.78 3576.63 2.4 -20.1 上海/虹桥 5 [↑] 4563.79 3116.56 3320.73 6.6 -27.2 北京/首都 6[↓] 10001.36 3451.38 3263.90 -5.4 -67.4 昆明/长水 7[↓] 4807.60 3298.91 3222.13 -2.3 -33.0 上海/浦东 8[↑] 7
[新世纪评级]:民航机场行业2023年度信用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9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