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度报告:国内经济有望“冬去春来”
1、本周商品指数震荡走高,工业品主要是受国内复苏预期推动,农产品则受到极端天气的干扰。展望下一阶段的行情,当前正处于岁末年初,市场的交投情绪并不高,成交量有所下滑。国内依旧是“弱现实强预期”的格局,一方面,疫情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实际需求仍处于低点;另一方面,疫情高峰过后经济的自然修复、稳增长政策的推出又带来较为乐观的预期;海外则仍是“强现实弱预期”的格局,经济基本面的现实状况尚可,但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经济衰退依旧是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风险。此外,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供应链恢复缓慢,供应端的扰动持续存在。综合来看,多空因素切换较快,商品走势或仍有反复,建议以波段操作为主。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本周商品指数震荡走高,受国内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推动,黑色系商品涨幅居前,受天气因素的干扰,农产品板块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此外,能化和基本金属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2)美国房价继续下行,日本央行重申超级宽松。○1 美国公布的房价数据显示,伴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及人们担心未来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房价继续下滑,而美国房价走势往往领先于 CPI 中的住房租金分项,预计美国住房租金 CPI 在 2023 年某个时点也将转为下行,从而减弱对美国通胀的支撑。○2 黑田东彦表示在观察到日本债券市场的恶化后,调整 YCC 旨在改善市场功能,日本央行将通过保持宽松的金融条件来维持“最大程度的支持”。12 月 26 日,黑田东彦重申,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绝对不意味着退出超级宽松政策的第一步,而是宽松政策可持续并顺利平稳运行的一种方式。目前来看日本经济复苏仍偏弱势,未来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3)国内经济有望“冬去春来”。中国 12 月制造业 PMI 指数下滑至 47.0%,主因是防疫政策放开之后,疫情大规模扩散,对经济的供需两端均造成了明显冲击。往后看,国内的专家普遍认为疫情可能在 1 个月左右达到感染高峰,同时,百度健康问诊指数和百度疫情搜索指数已经开始回落,这些或表明本轮疫情对经济冲击最为明显的阶段在 12 月至 2023 年 1 月初。而随着第一轮新增感染触顶回落,经济活动料将重新回归修复的轨道,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主要城市的地铁出行人数、拥堵指数在 12 月下旬已经有所回升。不过,考虑到今年春节较早,经济正式修复可能要等到 2 月春节假期后,彼时疫情影响减弱叠加节后返岗或将正式推动国内经济进入修复期。 国贸期货·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郑建鑫 投资咨询号:Z0013223 从业资格号:F3014717 宏观·周度报告 2023 年 1 月 1 日 星期日 2 一、 宏观和政策跟踪 1.1 国内经济有望“冬去春来”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12 月制造业 PMI 指数下滑至 47.0%,预期 48.0%,前值 48.0%;非制造业 PMI 指数为 41.6%,预期 45.0%,前值 46.7%。 12 月 PMI 下探至年内最低读数,并连续第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其中,PMI 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 2.5、3.2 和 2.6 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分别回升 0.4、0.9、1.6 个百分点此外,新出口订单和进口订单指数分别下降 2.5 和 3.4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防疫政策放开之后,人员大规模感染,对经济的供需两端均造成了明显冲击,一方面,人流状况明显走弱,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和拥堵指数有所回落,另一方面,感染激增导致缺勤现象严重。 往后看,国内的专家普遍认为疫情可能在 1 个月左右达到感染高峰,同时,我们观察到 12 月下旬开始,百度健康问诊指数和百度疫情搜索指数已经开始回落,这些因素或表明本轮疫情对经济冲击最为明显的阶段在 12 月至 2023 年 1 月初。而随着第一轮新增感染触顶回落,经济活动料将重新回归修复的轨道。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主要城市的地铁出行人数、拥堵指数在 12 月下旬已经有所回升,例如,北京地铁客运量(7 日移动平均)从 12 月 17 日的 156 万人次修复至 29 日的 369 万人次,拥堵延时指数也从 1.14 的低点回升至 30 日的 1.61。不过,考虑到今年的春节比较早,1 月 7 日即开启春运,“返乡潮”的到来可能会使得 1 月就业、生产等修复速度偏慢,同时,大量的人口流动可能带来第二轮疫情感染高峰,将对春节期间的消费造成拖累。因此,经济正式修复可能要等到 2 月春节假期后,彼时疫情影响减弱叠加节后返岗或将正式推动国内经济进入修复期。 图表 1:国内 PMI 二次探底 图表 2:多数指标均出现回落 数据来源:Wind 图表 3: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万人) 图表 4: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 40.0042.0044.0046.0048.0050.0052.0054.00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PMIPMI:生产PMI:新订单PMI:新出口订单38.0040.0042.0044.0046.0048.0050.0052.00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2022-122022-11 3 数据来源:Wind 1.2 国内政策跟踪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2023 年 1 月 8 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发布会主要内容有: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重症患者救治是当前工作重点;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监测报告将根据疫情情况作动态调整,最终回归到乙类传染病每月公布一次;现在出现的“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2、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四季度例会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 2022 年第四季度例会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要精准有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信心,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
[国贸期货]:宏观·周度报告:国内经济有望“冬去春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9M,页数1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