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神经介入器械,百亿级市场尚处起步期,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神经介入器械:百亿级市场尚处起步期,国产替代潜力巨大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师:孙媛媛 S0190515090001徐佳熹 SAC: S0190513080003 SFC: BPU659研究助理:王 楠 wangnan20@xyzq.com.cn2020年8月5日投资要点◼ 中国脑血管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2020年国内神经介入支架系统需求量预计约3万套,市场规模约30亿元,长期来看,预估中国神经介入市场空间在200亿元以上。神经介入作为治疗脑血管重症的新兴有效方法,相关耗材需求大,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神经介入领域起步晚,仍处于发展初期,医疗器械进口量达70%左右,进口替代、创新研发空间大,同时国际市场仍然有较快的规模增长,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国产神经介入耗材有望实现加速发展,逐渐加大对进口的替代。未来投资研发关注重点:◼ 出血类-弹簧圈、支架1)国内颅内可电解脱弹簧圈、导管技术比较成熟,多家公司均有产品上市,如沛嘉医疗的jasper电解脱弹簧圈、泰杰伟业最新的水凝胶可膨弹簧圈等,未来如支架辅助弹簧圈,球囊导引导管等组合模式是新兴发展方向,能够应对更复杂的适应症,达到更好的针对性与治疗效果;2)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是治疗动脉瘤革命性产品,主流产品美敦力Pipeline已经研发至第三代,目前国内产品只有上海微创的Tubridge,泰杰伟业Nuva系统在研,未来随着技术发展,有望取代以填塞为主的传统动脉瘤治疗方法,使动脉瘤的治疗更加安全、可靠;3)设计独特形态的支架对复杂的动脉瘤及分支形态有针对性的效果,如强生公司的Pulserider支架,给特殊支架研发提供了思路;◼ 缺血类-取栓器械(取栓支架、抽吸导管)、扩张器械(球囊扩张导管、动脉支架)1)取栓支架国内上市产品只有江苏尼科(键适)的Reco取栓装置,随着机械取栓手术量的逐渐增长,取栓支架市场需求释放,未来空间广阔;2)使用抽吸导管的ADAPT技术取栓,目前暂无国产品牌。抽吸取栓能够极大缩短取栓时间,一次取栓再通率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平衡抽吸力与远端血管到达率是研发关注重点;3)脑血管扩张器械中自膨式支架市场发展空间广大,是国产企业可关注的重要研发方向4)目前,国产企业参考冠脉介入治疗器械的经验、技术,药物洗脱球囊成为研发的一个重点方向,是未来有望达到不借助支架解决血管狭窄问题的新兴技术,通过扩张球囊达到均匀涂抹药物的目的。pOsRoQvMmNpPpQtQsNqMoP7N9RbRoMqQmOpPiNoOvNfQoOmR8OoMsQxNrNnRxNrMtO◼ 神经介入领域国外头部企业有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波士顿科学、强生等,目前在国内市场份额仍旧占到70%左右。临床结果显示,国内产品如弹簧圈、密网支架等与进口产品有效率已无显著差异,且有良好术后随访证据,为神经介入出血类产品实行进口替代提供有利条件,处于急速成长期。缺血类介入器械待发展空间大,是国产企业研发重点方向,目前市场中国产产品仍然较少,处于起步期。◼ 建议关注:上海微创医疗:心脑血管介入领域国产龙头,专注自主创新,产品有国际影响力,进口替代趋势明显沛嘉医疗:神经介入领域领航者,公司在研产品数位居国内前列,有望加速神经介入领域进口替代赛诺医疗:掌握介入治疗领域多项核心技术,依托丰富的产品管线和专利布局优势保持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康德莱医械:海内外分销业务模式成熟,心血管支持类产品市占率高,在研产品丰富国内神经介入领域未上市企业有维心医疗、泰杰伟业、心玮医疗等,作为新锐企业积极投入研发,有丰富的在研产品梯队,未来有望登陆二级市场。风险提示:竞争格局加剧,产品注册及申报不达预期,技术迭代风险,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投资要点目 录 CATALOGUE脑血管病分类、介入疗法技术路径及市场空间01神经介入器械市场分析02重点公司介绍: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0304 风险提示01脑血管病分类、介入疗法技术路径及市场空间1.1、脑血管病分类1.1.1、出血性脑血管病1.1.2、缺血性脑血管病1.2、神经介入技术方法简述1.3、神经介入疗法1.4、神经介入市场需求与规模1.1◼ 出血性脑血管病指引起脑实质内、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的自发性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又常称为自发性颅内出血,出血性疾病一般主要由动脉瘤诱发。◼ 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的80%,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梗死,缺血性疾病一般由斑块和狭窄诱发。脑血管疾病分类:出血性+缺血性表、出、缺血性脑血管病图、2017年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比资料来源:《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常见病史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动脉瘤(先天性、动脉硬化性)血管畸形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心脏病26.21%73.79%出血性缺血性图、出血性脑血管病图、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ICH)和蛛网膜下隙出血(SAH),致残率、死亡率高。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减少复发。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资料来源:“Incidence of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emphasis on region, age, gender and time trend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news medical,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表、出血性脑血管病总结1.1.1病名定义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脑出血(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高血压、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脑淀粉样血管病、梗死后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烟雾病、瘤卒中等。主要表现为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有头痛、呕吐,可伴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的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头颅CT检查,高密度影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颅内动脉瘤(50%-80%),其次为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也可见于动脉炎、烟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以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短暂意识障碍及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1)头颅CT为首选方法 2)临床可疑诊断时需要行腰穿检查 3)脑血管影像学检查,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图、脑出血示意图、不同年龄段每年SAH发病数(10万人中)TIA是由颅内外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引起。临床表现: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症状多样。有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1)颈内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0-08-17
兴业证券
87页
4.09M
收藏
分享

[兴业证券]:医疗器械行业:神经介入器械,百亿级市场尚处起步期,国产替代潜力巨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09M,页数8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8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8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20 实体医院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模式
医药生物
2020-08-17
来源:蛋壳研究院-2020年互联网医院报告:防疫常态化下的价值归宿
查看原文
图 19 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概念的界定路径
医药生物
2020-08-17
来源:蛋壳研究院-2020年互联网医院报告:防疫常态化下的价值归宿
查看原文
图 17 青岛新阳光妇产医院对接山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审核报告
医药生物
2020-08-17
来源:蛋壳研究院-2020年互联网医院报告:防疫常态化下的价值归宿
查看原文
图 16 山东青岛新阳光妇产医院申办互联网医院流程
医药生物
2020-08-17
来源:蛋壳研究院-2020年互联网医院报告:防疫常态化下的价值归宿
查看原文
图 15 北京朝阳医院互联网医院(试点)申办及服务完善流程
医药生物
2020-08-17
来源:蛋壳研究院-2020年互联网医院报告:防疫常态化下的价值归宿
查看原文
表 9 互联网医院其他服务需要的资质
医药生物
2020-08-17
来源:蛋壳研究院-2020年互联网医院报告:防疫常态化下的价值归宿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