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职季”招聘行业报告—行业篇
“超职季”招聘行业报告行业篇2020年8月2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近二十年各行业飞速变革,智能化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各行业加速迭代升级,推动就业市场稳步发展3.8%36.8%59.4%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地位不断提升,服务业蓬勃发展,占比约六成,未来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同时,互联网、5G、云计算等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已经实现了线上化,逐步实现智能化,推动行业更新升级,带动了就业需求增长线下实体行业蓬勃发展线上互联网行业突飞猛进智能行业萌芽兴起实体化线上化智能化2003年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非典疫情隔离,线上活动流行城镇化率增长迅猛,消费水平快速提升代表性行业:快消品、传统制造业、传统制药企业代表性企业:宝洁、沃尔玛、辉瑞代表性行业:手机行业、线上招聘、移动通讯、移动购物、新媒体代表性企业:腾讯、阿里、苹果、58同城、字节跳动代表性行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云计算、智慧医疗、语音识别代表性企业:特斯拉、华为、科大讯飞、华大基因近二十年来我国行业整体变迁状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极光研究院自主研究3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行业招聘需求随之更新升级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注:各行业研究数据以2015年Q1为基准02468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6亿4亿2亿1.010.661.011.752015Q12015Q22015Q32015Q42016Q12016Q22016Q32016Q42017Q12017Q22017Q32017Q42018Q12018Q22018Q32018Q42019Q12019Q2全国互联网、AI&大数据人才需求增长趋势AI&大数据互联网新旧行业招聘需求逐步扭转,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大,新兴行业人才需求增长最为强劲• 我国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吸纳我国大部分的就业人口• 中国服务业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行业的诞生,带动了大量就业需求,未来有望成为国家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举例来说,如互联网、AI&大数据等新兴行业近几年来人才需求增长迅猛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4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新岗位随科技发展与经济进步而诞生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2018年智能楼宇管理师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 …2019年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 …2020年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信息安全测试员互联网营销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无人机驾驶员3D打印设备操作员电子竞技运营师近几年我国新增岗位数字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数字经济就业岗位 1.91亿个就业占比24.6%数字产业化就业 1220万个产业数字化就业 1.78亿个•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新行业不断涌现,从而催生了许多新岗位,近年来新增的岗位有区块链应用操作员、3D打印设备操作员、信息安全测试员等• 以数字经济为例,近年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就业岗位的变迁,催生灵活就业新模式,推动就业优化升级;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产业结构的迭代升级,创造新招聘需求,催生众多新型岗位数据来源:58同城招聘研究院5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小企业崛起,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主力军100.0 136.0 142.4 110.1 89.0 100.0134.2157.0144.6106.75015020162017201820192020E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变化(指数)大企业小企业*以2016年为100•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小企业增长幅度高于大企业,小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释放就业压力• 据北大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统计,我国个体户体量庞大,2018年解决2.3亿人就业,占就业总人口的28.8%,解决大量就业需求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小企业数量增长幅度高,释放就业压力,解决大量就业需求数据来源: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支付宝《中国个体经营户系列报告之一》个体户体量庞大9776.4万根据支付宝“码商”数据,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估算8331.3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VS个体户解决大量就业28.8%占就业总人口2.3亿人就业数据来源:58同城招聘研究院6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新经济运作模式推进灵活用工方式普及数据来源:极光研究院自主研究• 新经济行业运作的去中心化,推动灵活工作模式成为未来用工趋势,新工作模式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工作自动派发,劳动者可灵活就业• 目前新工作模式层出不穷,求职者未来将拥有多样化工作模式的选择,包括弹性工作制、共享员工、在家办公等新经济行业运作的去中心化,推动雇佣模式发生了改变,为求职者创造全新的工作模式选项雇主不固定性• 工作由网络平台派发,不直接面对雇主• 雇主将工作上传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招募劳动力• 劳动者与平台不构成雇佣关系时间自由性• 雇主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发布用工时间,劳动力可自己决定工作时间• 用工时长多样化,可满足短工等兼职需求空间灵活性• 办公地点较为灵活,或工作地点经常改变,覆盖范围广• 可满足在家办公、移动办公等需求,突破地点或地域的限制3新经济行业工作模式的特点12在家办公共享员工自由职业新经济行业工作模式类型(举例)弹性工作制网络钟点工l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或固定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灵活自主安排工作时间l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的合作用工方式,特别适用于中小微企业l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不向任何雇主做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l在网络上受雇于同一雇主,每天工作超过4小时,以时薪计算的一种工作方式l去办公室化,无需去固定的办公地点办公,劳动者可自由选择办公地点,比如在住宿地等7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 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导向使得传统过剩产业用工需求降低,而新行业用工需求不断扩大,但由于以往招聘平台对行业信息传播不足及求职者技能和认知滞后,求职者就业仍重点选择传统行业,就业错位• 就业错位暴露出的问题,表现在就业无门(找不到工作)、一工难求(招不到人)、人员挤出(人员淘汰风险)等信息错位致使就业形势仍较严峻数据来源:极光研究院自主研究就业错位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因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就业无门一工难求人员
[极光大数据]:“超职季”招聘行业报告—行业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M,页数1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