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资本助力国产医械发展,企业创新探索方兴未艾

政策&资本助力国产医械发展,企业创新探索方兴未艾 清科研究中心 2020.04 2 【研究综述】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中国,受疫情影响,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品、核酸检测盒、ECMO 等医疗器械需求激增,部分医疗器械持续脱销,相关部门也紧急出台了加快审批、加强监管、保障医疗器械安全等多项政策。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政策环境持续改善,深化审评审批、高值耗材治理、DRG、SPD、医联体、分级诊疗、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等一批重大政策密集出台。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愈加重视,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医疗器械行业受到资本市场关注,正式迈入黄金发展期。 在此背景下,清科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通过对政策风向标、行业热点聚焦、资本市场投资、退出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深度剖析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投资人、创业企业和行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关报告链接:《2018 年中国创新药产业投资研究报告》、《2018 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17 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发展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9 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趋势洞察报告》 一、医疗器械种类多样,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规模突破 6000 亿元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结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和医疗器械市场投融资特点,本研究将医疗器械产品分为 10 个大类,包括:手术器械类、治疗类、医学成像类、生命支持及基础器械类、植入类、专科类、体外诊断类、临床检测器械类、康复器械类等。 图表 1 医疗器械主要类别(按产品属性) 3 受早期国内工业起步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基础研究落后、研发技术人员匮乏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进程缓慢。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连续发布多项政策,提出通过市场倒逼和产业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促进做优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共同驱动医疗器械行业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总体而言,医疗器械领域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医疗器械创新、进一步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的建设、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推行、分级诊疗政策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扩容、“医改”的纵深发展等。 2019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正式开始深入治理医用耗材,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这一举措是国家对药品“量价挂钩,统一采购”的延续和扩容。方案明确提出,2019 年底前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持续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2020 年 1 月 14 日,《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出炉,清单中包括金属骨固定器械、导丝、耳内假体、髋关节假体、颅骨矫形器械等 18 种医疗器械。 随着医疗器械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国产自主创新器械不断问世,资本助力行业加快兼并重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4-2018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2556 亿元持续增长至 5304 亿元,五年间市场规模扩大了一倍,年均增长率约 20.0%,按照 20%的同比增长率估算,预计 2020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 7700 亿元。 图表 2 2014-2020E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情况(亿元) 2,556 3,080 3,700 4,425 5,304 6,400 7,700 20.5%20.1%19.6%19.9%20.7%20.3%19%19%19%20%20%20%20%20%21%21%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E2020E2014-2020E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情况(亿元)销售金额(亿元)同比增长率来源:清科研究中心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4 二、产业链上游发展迅速,中游市场集中度低,下游扩容空间大 从医疗器械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是医疗器械用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第三方服务等;中游主要是医疗器械、耗材、IVD 所需试剂等;下游主要是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中小型民营医院、独立检验机构、私人客户等。 图表 3 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图 上 游中 游下 游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第三方服务医疗器械耗材IVD所需试剂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独立检验机构私人客户来源:清科研究中心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整体来看,医疗器械产业链上游技术日渐成熟,发展速度较快,对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及生物制剂产品的依赖度逐渐降低,国产替代进口成为发展主旋律。产业链中游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创新,市场集中度低。大部分国产医疗器械缺乏先进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攻克,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医疗器械行业下游扩容空间大,检验器械、家用医疗器械、康复器械需求增加。这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政策拉动基层医疗机构扩容,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增加;二是为满足患者对精准医疗的需求,独立检验机构发展增速;三是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关注度的提升,体检机构和家用医疗设备需求上升。 三、2017 年行业投资大爆发,随后逐步回归到“精挑细选”价值投资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逐渐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但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2018 年以来,医疗器械市场投资的盲目狂热逐渐褪去,回归到“精挑细选”价值投资。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进入洗牌时期,以代销、仿制、生产低值耗材为主营业务的低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将会被淘汰,而享有政策优惠,注重研发和创新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也将抓住机遇,整合优势,高速发展。 5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2020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2014-2019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累计披露投资案例 1548 起,披露投资金额 833.6 亿元。其中,2017 年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大爆发的一年,投资案例数、投资金额双双达到历年峰值,其中披露投资案例 361 起,同比增长 31.8%,投资金额达 236.3 亿元,同比增长 36.5%。2018 年,随着投资市场逐渐趋于理性,投资者在对投资标的的选取上变得谨慎,更加倾向于投资真正具备技术壁垒的创新企业。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2019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明显下滑,披露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同比下降了 53.5%、56.1%。 图表 4 2014-2019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投资情况 随着国家对医疗器械利好政策的不断兑现,叠加产业链上游、中游国产替代速度加快,下游基层医疗机构扩容、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带来的需求增长,技术实力雄厚的研发驱动型企业的利润逐年增加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0-04-23
清科
9页
2.03M
收藏
分享

[清科]:政策-资本助力国产医械发展,企业创新探索方兴未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3M,页数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1 腾讯医疗产品及服务图
医药生物
2020-04-23
来源:医疗科技案例_腾讯的医疗健康版图
查看原文
医保电子凭证全国推广时间点
医药生物
2020-04-23
来源: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破局之路,行则将至
查看原文
互联网医疗医保端政策预期演变分析框架
医药生物
2020-04-23
来源: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破局之路,行则将至
查看原文
《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框架
医药生物
2020-04-23
来源: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破局之路,行则将至
查看原文
互联网医院建设已提前反映政策预期,数量加速增长
医药生物
2020-04-23
来源: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破局之路,行则将至
查看原文
医院和企业主导的两种互联网医院模式差异
医药生物
2020-04-23
来源: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破局之路,行则将至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