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育全景洞察
前言PREFACE在中国母婴市场持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宏观经济的稳步调整、生育观念的结构性变化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趋势等,构成了当前生育环境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各地生育支持政策持续落地,移动互联网生态不断深化渗透,共同推动行业迈向线上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作为移动互联网女性健康、母婴亲子领域的重要平台,美柚12年来服务并陪伴超3亿中国女性,过去5年间,见证超3000万中国宝宝的出生。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4万人,同年美柚平台登记预产期的用户数量超800万,其中超700万成功跑完全程晋级妈妈,“10个孕妈妈7个用美柚”的市场渗透率连续3年提升。基于美柚平台内备孕育人群的真实行为数据,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聚焦泛母婴群体,美柚联合厦门大学人口与生态研究所发布2025生育全景洞察。本报告旨在客观呈现新时代女性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变迁,为行业伙伴提供趋势参考与服务建议,共同助力中国家庭实现更加科学、安心与温暖的孕育体验。调研说明 RESEARCH METHODOLOGY报告研究对象: 本报告基于美柚App海量母婴数据与泛母婴群体调研,从人群特征、消费行为等客观数据切入,深入解读泛母婴群体在生育意愿、生育决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核心趋势。育龄女性(20-40周岁)未育女性其他妈妈预产期在2025年的准妈妈孩子在2025年出生的妈妈孕育女性洞察方向泛母婴人群生育需求人群画像及人群关注热点调研洞察泛母婴人群数据规模2573名2903万名育龄女性定向调研美柚数据洞察有过孕育行为女性人群 2176名未育女性人群 397名及生育观念洞察调研数据来源: 美柚数据洞察、育龄女性定向调研分析: 厦门大学人口与生态研究所、美柚目录CONTENTS 研究背景:生育新政概览与生育图景勾勒生育支持政策不断加码,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偏离,城市、代际呈现明显分化态势生育决策以家庭内部为中心,经济与育儿支持是关键因素人群洞察:泛母婴人群画像与备孕育需求洞察25–34岁为生育主力,科学孕育、家庭共育成主流备孕育需求分阶段演进,痛点差异分化明显母婴产品认知前置化,消费进入理性、细分时代平台价值:全周期场景服务能力与生态协同效能聚焦泛母婴人群核心需求,平台成深度服务信任入口从实用工具到信赖入口,平台构建全周期母婴服务生态深度聚拢高价值母婴人群,平台展现可持续增长市场潜能未来机会:母婴赛道增长前瞻与品牌升级路径从功能导向升级情感共鸣,开拓“情绪健康”新蓝海构建全周期服务闭环,探索智能化服务场景引领决策前置化,响应“家庭协同养育”趋势 研究背景生育新政概览与生育图景勾勒出生人口连续7年降低后企稳*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整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出生人口在经过2016-2017年的短暂小高峰后,连续多年下滑,于2023年降至902万人的低点。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实现小幅度回升,至954万,是在连续7年下跌后的首次企稳。16041635164016871655178617231523146512001062956902954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中国出生人口数(万人)2011年-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新政鼓励生育*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近年中央政策从个税减免、现金补贴、服务扩容到观念引导,呈现经济支持、服务保障与成本减负并举的系统性特征,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2025年7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经济补贴与税收减免类2023年8月 国务院 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赠养老人的支出负担,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2025年3月 国务院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服务支持与供给保障类2024年6月 国家医保局将各地原有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30项,以适宜的价格项目颗粒度,突出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赋能产科平稳运行和发展,同时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能够更好适应生育观念转变,促进生育服务提升优化,满足生育服务多元化需求,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2024年1月 国家卫健委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2025年3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社会保障与制度完善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10月 国务院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综合性纲领类2024年1月 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引导全社会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关于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建设的通知》地方多形式探索生育激励措施各地相继推出以直接育儿补贴、购房优惠及医保服务为核心的生育激励措施,补贴形式多样且力度显著加大,尤其向二孩、三孩家庭倾斜。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印发的《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对京籍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在个人住房贷款中认定为首套住房。2024年10月,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消息,将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 对京籍二孩以上家庭购房的,住房公积金可贷款额度将上浮40万元,最高可贷到160万元。加大住房购买及公积金支持力度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企业女职工生育一孩、二孩、三孩产假期间,分别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50%、80%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部分),补贴月份从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第一天
[美柚]:2025生育全景洞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53M,页数5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