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企业AI应用进程研究报告
2025年中国企业AI应用进程研究报告2 企业AI应用发展背景01企业AI应用进程评估02企业AI应用图谱及案例03企业AI应用发展趋势04第一章:企业AI应用发展背景4 企业AI应用发展背景•近年来,中国社会数智化发展迅速。5G网络、智能算力等基础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规模逐年上升。在数字化的沃土下,Gartner预测,中国社会AI普及率将在2030年达到50%。•从资本市场上看,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投热度正在缓慢下降,人工智能企业正在逐渐成熟。其中生成式AI领域持续火热,吸引资本市场目光。•从C端渗透情况来看,受生成式AI应用爆火的影响,2025年智能AI应用的月活数据相较去年同一时间实现了超70%的增长。社会智能化发展现状:从社会宏观发展格局、资本市场走向与 C 端渗透率变化来看,中国社会智能化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已建成5G基站439.5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2024年,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占2023年,产业数字化规模为 43.84万亿元,同比增长 6.9%,占 GDP比重为企业软件中整合自主型AI的比例将从2024年的不足1%跃升至2028年的到2030年,中国社会的AI普及率达75.9%50%32%34.77%33%-50%-20%10%40%70%1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2024-07 2024-08 2024-09 2024-10 2024-11 2024-12 2025-01 2025-02 2025-03 2025-04 2025-05 2025-06近一年智能AI应用月活跃用户数据情况02004006008001000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生成式AI投资总额其他AI投资总额0200400600800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生成式AI投资事件数量其他AI投资事件数量2022年-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事件数量与总额(亿元)数据来源:极光月狐iAPP数据,IT桔子,Gartner,《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 年)》,《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5 企业AI应用发展背景AI政策:近两年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逐渐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建立指南与监管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6月5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2024年1月31日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显著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7年,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5月29日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健全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综合能力,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围绕创新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研制、推进信息化标准国际化、提升信息化标准基础能力4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9月9日《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框架主要由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原则、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构成、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分类、技术应对措施、综合治理措施、人工智能安全开发应用指引等六部分构成。国务院202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人工智能+”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务院202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年3月7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标识办法》明确服务提供者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规范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需核验相关标识材料,用户使用时需主动声明并标识。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2024年6月27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础性研究工作,建设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赋能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为此工信部教考中心推出了人工智能系列职业技术证书,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提供了权威标准。6 企业AI应用发展背景•从技术发展状况看,数字化技术的逐渐成熟让全场景数据实时汇聚成为可能,获取稳定、高质量、的数据集将为智能化发展形成底层支撑。随着时间的发展,大模型的文本处理能力、多模态处理能力、模型处理容量、推理能力以及训练与部署时的成本都得到了完善。目前在攻克的问题为AI幻觉、缺乏高质量数据集进行高精度应用。•超大模型拥有海量的参数和强大的通用语言理解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自然语言任务,需要生成高质量、富有创意的文案或进行跨语言交流的场景中,超大模型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但部署和运行成本、响应速度受限。轻量级大模型通过模型压缩、蒸馏等技术,将大模型的参数精简,使其能够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高效运行。AI技术成熟度:数字化技术接近成熟,大模型各能力逐渐提升,超大模型与轻量级AI解决方案将并存Gartner:2024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目前大模型已发展至万亿参数级模型,为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奠定了基础,助力模型精准捕捉复杂的语言模式。文本能力1大模型上下文长度最大输出拓展到了160k,文本训练量级可达TB~PB级。模型处理容量32实时对话实现毫秒级响应(Voila 195ms),具有强大的图像理解、图像生成、视频生成能力。多模态能力42025年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推理大模型迎来集中发布热潮,推动大模型从“知识密集型”向“思维密集型”转变。推理能力数据来源:Gartner,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第二章:企业AI应用进程评估8 企业AI应用进程评估企业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智能化流程发展情况应聘/招聘考核管理生成招聘计划投放、宣传简历初筛多次面试候选人决策背调、资料合规等审核入职培训绩效规划记录与试用期评定制定考核策略下发考核策略记录安排考核任务(线下、线上)考核并评估人员职位、薪资等调整方案审批并确定调整薪酬等方案通知并执行制定规章制度提出申请多层审批对薪资、职级等进行调整人员管理AR/VR面试智能推送匹配AI生成动态职位描述多源数据构建人才画像AI拆解战略量化目标动态决策、调整薪酬等方案分
[月狐数据]:2025年中国企业AI应用进程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21M,页数2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