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供需两侧政策密集落地,风光储锂车普迎利好,重视绿醇与SOFC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整体观点:能源领域政策超密集下发,工信部部长就“非理性竞争”强硬表态,顶层设计充分贯彻“供需两侧发力”宗旨,指向新型电力系统及相关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储能及风光消纳全面受益,坚定看好电新板块行情持续性。 风电:大金重工再签 12.5 亿元欧洲海风订单,明阳与英国业主达成 6GW 风机战略合作协议,国内企业出海节奏继续提速;金风计划投资 189 亿建设绿色氢氨醇项目,龙头新业务加速扩张、中长期成长性可期;稳增长工作方案强化 26年需求增长预期,看好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氢能与燃料电池:IMO 绿色航运法案即将落地,绿醇千亿市场启动,看好绿醇生产商盈利弹性;Oracle 指引大超预期,坚定看好 SOFC 需求,当前时点预期差仍然很大。 光伏&储能:中国能建启动 2025 年 17GW 光伏组件集采招标;9 月组件排产预计环增 6%。当前重点看好三条主线:大储龙头、第二成长曲线、反内卷受益。 锂电:梅赛德斯-奔驰搭载固态电池的纯电 EQS 测试车再度上路测试,一次充电行驶达 1205 公里,电池由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团队与 HPP 团队的 F1 技术专家联手打造,电芯由 Factorial Energy 提供,能量密度提高至 450Wh/kg,配备气动执行器应对固态电池充放电的体积变化。我们看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前景,建议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AIDC: 阿里巴巴宣布拟发行 32 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甲骨文发布 2026 财年一季度业绩,剩余履约订单金额超预期,全年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英伟达发布 Rubin CPX 为柜内液冷环节带来边际变化,坚定看好国内企业在全球液冷市场后续地位提升所带来的板块投资机会。 电网:1)巴丹吉林-四川特高压完成可研,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疆电送电川渝特高压前期工作,两条直流项目均有望于年内核准开工,关注后续特高压招标提速;2)《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提出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开拓国际市场、核准重点互济工程等,看好电网设备国内外需求稳健增长。 新能源车: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涵盖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生产准入、高质高效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等重点急需标准研制任务,规范汽车企业 OTA 升级活动,完善企业退出机制等。本次政策着力推进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等新技术进步,或全面推进行业下一轮技术创新周期落地。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风光储:能源与电力领域多项重磅政策密集发布(详见正文);山东省 2025 年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全国首个);中国能建启动 2025 年 17GW 光伏组件集采招标。 电网:国网计量产品第二批开标;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的通知。 新能源车&锂电: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梅赛德斯路测全固态电池;宁德宜春矿复产。 氢能与燃料电池:能源局绿色液体燃料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确保绿色成色,开展不力将退出试点;奔驰 GenH2 氢燃料电池卡车测试年报公布,百公里氢耗5.6-8公斤;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发起共建绿氨燃料海运供应链倡议。 投资建议与估值:详见报告正文各子行业观点详情。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子行业周观点详情 整体观点:本周能源与电力领域政策超密集下发,工信部部长就“非理性竞争”强硬表态,顶层设计充分贯彻“供需两侧发力”宗旨,全面指向新型电力系统及相关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储能及风光电力消纳全面受益,坚定看好电新板块整体性行情持续性。 早在今年 2 月 10 日的国常会上,李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本周,市场迎来能源领域“供需两侧”政策密集落地,全面指向新形势下我国能源系统、尤其是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尤其是通过促进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设定具体装机目标、容量补偿机制)、进而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获得政策端明显聚焦。简言之:利好储能、利好风光消纳。 我们将本周相关重要事件与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解读如下: 1)9 月 8 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并提出包括电网、新能源、油气、火电、水电等八大典型应用赋能场景。 2)9 月 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部长李乐成表示:“绝不能容忍千辛万苦培育的企业产业,因非理性竞争而被一夜之间毁掉”,并提出“坚持依法治理、强化行业自律、落实监管责任”等具体措施方针。 3)9 月 10 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总结了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五年来的进展和成效,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考虑。 4)9 月 11 日,国网新能源云公示山东省 2025 年度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出清结果,风电 0.319 元/度,光伏 0.225 元/度。我们认为,这一竞价结果与山东省境内较大比例的光伏装机量以及光伏项目较高的出力同时率直接相关,并进一步验证我们自 136 号文发布以来反复重申的重要观点:全面市场化交易背景下,风电项目将在大部分地区实现较光伏项目显著的收益率优势,并驱动“十五五”期间的新能源电源投资向风电倾斜。 5)9 月 12 日,工信部、市监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设定 2025-2026 年主要目标: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方案》针对风电、电网设备相关举措值得关注。 风电设备方面,《方案》充分贯彻“供需两侧发力”政策宗旨。①供给侧,提出“研究制定风电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办法,推动风电装备研发迭代保持合理节奏。”体现对风电产品质量重视程度增加,同时防范过于激进的风机大型化。②需求侧,提出“加快推进陆上大基地、推动海风规范有序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电网设备方面,《方案》明确电网投资的两大核心方向:①电网升级扩容与智能化:为解决新能源消纳和区域间电力调配问题,明确提升系统接纳与配置能力,特高压、超高压输电工程核准和建设有望提速,同时加快配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②电力设备出海:国内电网企业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的技术和工程经验全球领先,政策支持将加速海外市场拓展,从单一设备出口迈向系统解决方案和 EPC 总包输出。 6)9 月 12 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目标到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 亿千瓦(180GW)以上(截至 2025H1 累计装机 95GW),并明确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方案》提出“促进应用场景拓展、推动利用水平提升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供需两侧政策密集落地,风光储锂车普迎利好,重视绿醇与SOFC,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2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