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大众汽车-中山大学
[文档标题] [文档副标题] [日期] [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 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 作者: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罗斯琦、马家骏、海克南、胡溢、陈冰、黄静蕾、楼安哲等 联系方式:luosq5@mail.sysu.edu.cn 本研究项目得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资助,并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团队实际完成 关键词:汽车制造、产业转型、技能发展、职业培训、产业工人 引用格式建议:罗斯琦等 (2025),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项目报告. https://ccpar.sysu.edu.cn/article/263. 目录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 二、汽车产业重组与劳动技能供需趋势 ........................ 4 (一)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带来产业结构变化 .......................... 4 (二)新的产业特征 ................................................ 6 (三)就业类型与劳动力市场供需 .................................... 9 三、不同类型企业的转型路径与技能制度 ..................... 12 (一)“旧”体制 .................................................. 12 (二)“新”世界 .................................................. 20 (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27 四、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 ............................... 32 (一)职业技术学校概况 ........................................... 32 (二)三所职业学校现状 ........................................... 35 (三)关于汽车产业转型的教育和技能培训 ........................... 37 (四)职校与企业在技能培训上的关系 ............................... 39 五、讨论与结论 ........................................... 42 (一)不同类型车企的技能培训体系特点及其影响 ..................... 42 (二)新技能需求及其对职业学校培训供给的挑战 ..................... 44 (三)结语与思考 ................................................. 46 1 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 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 作为制造业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重大转型。“新四化”,即智能化、网联化、自动化和共享化,被视为未来汽车行业的方向。整体的产业结构和单个企业的生产均处于变动之中,而与之对应的生产管理、劳动实践和技能供需等,也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汽车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动能的代表之一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在此背景下,政府在大力推动先进智能制造、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同时,职业技术学校也在积极尝试新的课程与校企合作方式等以期跟进新产业变化。那么,汽车产业转型所带来的生产制造变化会怎样影响劳动实践呢,特别是劳动者的技能和职业培训?而这些对于中国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无论是对产业、企业或是职业学校来说,这些问题尚没有确切答案,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探索。 当前新的汽车产品和技术带给产业和劳动的冲击已经引发了各方的热烈讨论,也逐步进入世界多国政府的政策议程中。首先,历史上新技术浪潮常常引发对技术性失业的普遍担忧,特别是数字技术往往被视为“工作杀手”。为此,大多政策最先关注到的往往是就业和失业议题,而培训和再培训劳动者的需求和潜力却相对被忽视。然而,技能问题也逐步引起重视,西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广泛争论过“去技能化”还是“再技能化”的问题。这在当前的转型中是否能找到新的答案呢?一些国家和组织在探讨未来工作和劳动的新模式或者新战略,比如德国针对工业 4.0 提出了工作 4.0(Work 4.0)的理念。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践中,“技术性失业”至今为止似乎并不是行业转型所带来的最大问题,事实上,许多数据显示转型过程中并未出现整个行业大规模的失业或者总量下降,而更严重的改变可能是结构性的,包括技能供需的变化。于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可能是:对于新进入的以及仍然留在汽车业的从业者们,其培训机会和技能水平, 1 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2024 年 12 月 12 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2/content_6992258.htm;人民日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新旧动能转换,2025 年 02 月 20 日 09 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attachement/202502/20/bb127d6f-5201-42f7-8b95-19fd60b17288.pdf. 2 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作质量和工资福利等是否会因新技术应用和行业转型而得到提升? 为此,本研究强调的是“情境化”的分析,从中国实践出发,着重探讨汽车行业转型对劳动者的实际技能状况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当前存在的不同培训体系又能否有效应对这种转型带来的挑战?和历史上的自动化浪潮相比,当前汽车制造行业的转型更为复杂,因为自动化和数字化同时与电动化带来的新制造技术挑战叠加在一起。汽车制造业技术变化与劳动技能问题是涉及众多劳动者生计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相应的制度和实践可能均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比如,技能培训在我国常常是由管理方制定,但从国际经验来看这可能并非唯一或者“最优”的方式;作为一种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整体性制度,技能培训在企业之外还需要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参与,而劳资双方的利益代表,像在德国式协调型市场经济中的工会、行业协会等(Hall and Soskice, 2001;王星,2015;Zhang, 2021),其角色亦不可或缺。事实上,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被视为一个可能的范例已经在中国许多职业技术学校中推行,而这种移植来的制度是否切实落地,在行业转型过程中又能产生何种实际成效,仍然有待观察。在一定程度上,本研究所探讨的“中国经验”可以为其他相似国家,特别是制造业占比巨大而技能培训制度仍处于不断探索当中的广大发展中国
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大众汽车-中山大学,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59M,页数5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