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长江渔文化资源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报告

长江渔文化资源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2024 年 7 月报告作者:李琴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江大保护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录一、前言................................................................................11.1 概要...........................................................................11.2 背景与意义...............................................................2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22.1 研究范围.................................................................12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32.3 研究方法.................................................................14三、长江渔文化资源类型和特征.....................................173.1 主要类型.................................................................173.2 总体特征.................................................................193.3 空间分布特征........................................................ 223.3.1 空间聚集区域测定....................................... 223.3.2 核密度分布特征........................................... 233.4 案例分析.................................................................253.4.1 江西渔文化资源主要特征和保护举措.......253.4.2 安徽渔文化资源主要特征和保护举措.......313.4.3 重庆渔文化资源主要特征和保护建议.......343.4.4 国际上渔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借鉴...39四、长江渔文化资源分布和发展的影响因素.................434.1 自然—地理因素.................................................... 434.2 经济—社会因素.................................................... 454.3 社会—人文因素.................................................... 46五、长江渔文化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9六、对策与建议................................................................. 526.1 渔文化保护传承对乡村振兴和治理的驱动作用526.2 长江渔文化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53七、结论与启示................................................................. 587.1 主要发现.................................................................587.2 政策启示.................................................................59参考文献..............................................................................611一、前言1.1 概要长江流域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渔文化资源,形成了一个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融合的文化系统。渔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深刻联系。长江渔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自成体系,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和人地关系,还为乡村振兴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遗产,对于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文化共识、发展休闲渔业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也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十年禁渔期间,渔村的人地关系和生计发生了重大转变,渔文化保护传承尤为迫切。本研究对长江渔文化资源调查记录项目以及渔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研究长江渔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类型特征上,长江渔文化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类 14 个具体形式。长江渔文化资源类型极为丰富,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涉及渔文化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江苏省,其次为江西和湖北省;入选类别最多为渔舞(渔灯),其次为诗歌(渔歌)和渔味。重要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渔2业工程与景观、饮食风味、渔业习俗、舞蹈、渔具和诗歌等领域具有最高比例的重要文化价值资源。在地理空间分布上,长江渔文化资源表现出显著的局部集聚特征,存在以长江中游干流和鄱阳湖区、长江下游干流和太湖流域为核心的 2 个高密度区,以长江中游武汉和洞庭湖区、长江上游重庆和四川地区为核心的 2 个次高密度区。涉及渔文化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长江上、中、下游空间上呈现出 4 个高密度区。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河流和湖泊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在渔文化资源的产生、发展、分布和演变中的作用,且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治理的角度,本研究提出了渔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多维策略,包括对渔业文化资源的全面挖掘和调查、技术协同的保护传承方法、当代叙事的创新解读、法律框架的不断完善以及公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旨在促进渔文化资源保护在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1.2 背景与意义“农业遗产”这一概念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倡议的核心内容。农业遗产融合了有形、无形和文化遗产的元素,使其成为一种多层面的遗产形式。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文化的演变与传播,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文3化区域。诸多学者对农业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5-21
74页
5.05M
收藏
分享

2024长江渔文化资源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05M,页数7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7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7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57 公募基金市场情况及权益类基金占比
综合
2025-05-21
来源: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毕马威
查看原文
图56 企业年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规模及增速
综合
2025-05-21
来源: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毕马威
查看原文
图55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情况
综合
2025-05-21
来源: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毕马威
查看原文
图54 保险业“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规模及占比
综合
2025-05-21
来源: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毕马威
查看原文
图53 2014-2024年中国吸收外资情况
综合
2025-05-21
来源: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毕马威
查看原文
图5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的意见》重点任务
综合
2025-05-21
来源: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毕马威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